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12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包括稳定持力层与位于稳定持力层上方的软土层,还包括钢管预应力长桩、水泥土搅拌短桩、钢筋系梁、卵石置换层及路基;卵石置换层位于软土层上方,路基位于卵石置换层上方;钢管预应力长桩穿过软土层,其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其下端嵌入稳定持力层;水泥土搅拌短桩的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其下端嵌入软土层;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交错分布,两者的上端经钢筋系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预应力钢管桩,有效抵抗侧向围压,减小侧胀变形,提高承载能力;长短桩交错布置,并通过钢筋系梁结构使其连接成片,防止桩体因沿海地下水产生浮动;卵石层阻碍毛细水上升,有效防止冻融现象。

A Composite Subgrad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Deep Soft Soil in Col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软土地基的抗剪不能承受上部结构物的自重和外荷,建于软土上的路基容易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会发生工后沉降。通过改善天然土体土质、置换软土层以及嵌入桩体等方法可以实现改善深厚软土路基稳定性的作用,但是针对于北方寒冷地区沿海的深厚软土路基,常规的软土路基处置方式牢固性有待加强,且不能消除冻融对深厚软土路基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包括稳定持力层与位于稳定持力层上方的软土层,还包括钢管预应力长桩、水泥土搅拌短桩、钢筋系梁、卵石置换层及路基,卵石置换层位于软土层上方,路基位于卵石置换层上方,钢管预应力长桩穿过软土层,钢管预应力长桩的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钢管预应力长桩的下端嵌入稳定持力层,水泥土搅拌短桩的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水泥土搅拌短桩的下端嵌入软土层,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交错分布,钢管预应力长桩的上端与水泥土搅拌短桩的上端经钢筋系梁连接。进一步地,钢管预应力长桩的下端嵌入稳定持力层的深度为2至3米,钢管预应力长桩的外形与水泥土搅拌短桩的外形均为圆柱体,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的横截面直径一致,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之间的距离为2至3倍的横截面直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管桩,有效抵抗侧向围压,减小侧胀变形,提高承载能力;长短桩交错布置,并通过钢筋系梁结构使其连接成片,防止桩体因沿海地下水产生浮动。桩顶的卵石层阻碍毛细水上升,有效防止冻融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布置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稳定持力层、2-软土层、3-钢管预应力长桩、4-水泥土搅拌短桩、5-钢筋系梁、6-卵石置换层、7-路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包括稳定持力层1与位于稳定持力层上方的软土层2,还包括钢管预应力长桩3、水泥土搅拌短桩4、钢筋系梁5、卵石置换层6及路基7,卵石置换层6位于软土层2上方,路基7位于卵石置换层6上方,钢管预应力长桩3穿过软土层2,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6,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下端嵌入稳定持力层1,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上端嵌入卵石置换层6,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下端嵌入软土层2,钢管预应力长桩3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交错分布,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上端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上端经钢筋系梁5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管桩,有效抵抗侧向围压,减小侧胀变形,提高承载能力;长短桩交错布置,并通过钢筋系梁结构使其连接成片,防止桩体因沿海地下水产生浮动,长短桩结合使用兼顾了复合路基的牢固与建筑成本。桩顶的卵石层阻碍毛细水上升,有效防止冻融现象。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1、清除地表一定厚度粉土;2、按照“先长后短”原则进行长、短桩的测量放线定桩位;3、打设钢管预应力长桩,使其嵌入岩层;4、按复合地基桩间距规范要求打设水泥土搅拌短桩;5、对长短桩进行破桩头处理;6、构筑钢筋系梁,将长短桩进行连接;7、在软土层上方铺设卵石层;8、在卵石置换层上铺设路基。进一步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下端嵌入稳定持力层1的深度为2至3米,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外形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外形均为圆柱体,钢管预应力长桩3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横截面直径一致,钢管预应力长桩3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之间的距离为2至4倍的横截面直径。预应力钢管桩嵌入岩层2~3m,提高整体稳定性,钢管预应力长桩与水泥土搅拌短桩之间的距离根据软土层质地、深度及相对海平面的距离进行选择,兼顾复合路基的强度要求与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包括稳定持力层(1)与位于稳定持力层上方的软土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管预应力长桩(3)、水泥土搅拌短桩(4)、钢筋系梁(5)、卵石置换层(6)及路基(7),所述卵石置换层(6)位于所述软土层(2)上方,所述路基(7)位于所述卵石置换层(6)上方,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穿过所述软土层(2),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上端嵌入所述卵石置换层(6),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下端嵌入所述稳定持力层(1),所述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上端嵌入所述卵石置换层(6),所述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下端嵌入所述软土层(2),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与水泥土搅拌短桩(4)交错分布,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上端与所述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上端经所述钢筋系梁(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深厚软土的复合路基结构,包括稳定持力层(1)与位于稳定持力层上方的软土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管预应力长桩(3)、水泥土搅拌短桩(4)、钢筋系梁(5)、卵石置换层(6)及路基(7),所述卵石置换层(6)位于所述软土层(2)上方,所述路基(7)位于所述卵石置换层(6)上方,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穿过所述软土层(2),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上端嵌入所述卵石置换层(6),所述钢管预应力长桩(3)的下端嵌入所述稳定持力层(1),所述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上端嵌入所述卵石置换层(6),所述水泥土搅拌短桩(4)的下端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谙男张权张立涛潘健张广涛姜相松董庆波罗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