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陡坡道路
本技术涉及陡坡施工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陡坡道路。
技术介绍
现有陡坡地段,道路形式基本上分两种道路横断面形式:一种是并行等高双向道路断面形式,一种是并行不等高双向分幅道路断面形式。前者会出现内侧路堑边坡高、挖方量大而外侧填方量大路堤边坡高的情况出现,目前传统的路堑高边坡往往采用高重力式挡土墙、桩板墙等结构形式,但是受限于其支挡能力,往往挡土墙最高不会超过8m,桩板墙也一般不会超过10m,即便是加预应力锚索的情况下,桩板墙也不会超过15m,而下挡采用衡重式挡土墙一般也不会超过10m,再高的话需要加桩基托梁或承台,或者采用桩板墙,甚至需要换成桥梁形式,即便如此,也会大大增加征地拆迁的面积和费用,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程度以及产生滑坡溜坍的地质灾害风险;若是采用后者,会有效降低征地面积,降低水土流失和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但是需要增加上下分幅道路之间的挡护工程,整体上虽比并行等高的道路断面形式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土建投资规模未必降低或者降低不够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陡坡道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陡坡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陡坡上设置有若干条抗滑桩且所述抗滑桩露出陡坡面一段,所述抗滑桩的上端部设置有等高布置的悬挑梁和平衡板,所述悬挑梁和所述平衡板分别位于所述抗滑桩相对的两个侧面;在相邻所述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挡土板,通过所述挡土板和所述平衡板形成土体回填区;通过所述悬挑梁和所述土体回填区构建并行不等高双向分幅道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坡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陡坡上设置有若干条抗滑桩且所述抗滑桩露出陡坡面一段,所述抗滑桩的上端部设置有等高布置的悬挑梁和平衡板,所述悬挑梁和所述平衡板分别位于所述抗滑桩相对的两个侧面;在相邻所述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挡土板,通过所述挡土板和所述平衡板形成土体回填区;通过所述悬挑梁和所述土体回填区构建并行不等高双向分幅道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坡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土体回填区的上表面构建第一道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承磊,谢淼,裴利华,徐永浩,贺敏杰,张健,李晓娜,焦世杰,杨昆,王海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