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157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包括两侧贴钢板、混凝土及钢筋笼,所述两侧贴钢板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用以伸入剪力墙内,所述两侧贴钢板平行且等高设置,并且所述两侧贴钢板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混凝土内。针对常规连梁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采用两块侧贴钢板平行间隔设置作为连梁的两侧壁,两侧贴钢板可有效承担连梁剪力,在不改变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刚度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的连梁抗剪能力不足的问题,避免在连梁的钢筋笼内部放置过多的抗剪钢筋,保证连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技术介绍
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的梁,即,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墙肢在平面内相连的梁。在建筑结构中,连梁是高层建筑剪力墙或核心筒结构体系中的重要耗能构件,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等特点。对于高烈度地区结构,采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极易出现剪压比超限的情况。因此,为了改善连梁的抗震性能,提高连梁的剪压比限值,通常在钢筋混凝土连梁内配置对角暗柱钢筋、菱形配筋、对角斜钢筋或交叉斜钢筋等。尽管上述这些方案均能够实现提高连梁延性的效果,但是,由于上述这些方案均需要额外配置对角暗柱钢筋、菱形配筋等,钢筋配置过多,因此材料耗费过多且施工不方便,不利于控制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梁钢筋配置过大导致材料耗费过多和建筑结构施工不方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包括两侧贴钢板、混凝土及钢筋笼,所述两侧贴钢板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用以伸入剪力墙内,所述两侧贴钢板平行且等高设置,并且所述两侧贴钢板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混凝土内。其中,所述两侧贴钢板平行且间隔设置,形成所述侧贴钢板式混凝土连梁的两侧壁,并且优选地,所述侧贴钢板的高度等于所述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高度减去楼板的厚度。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还包括若干栓钉,所述侧贴钢板沿其长度方向及其高度方向上均设置有所述若干栓钉,相邻的两根所述栓钉间隔且等距设置。其中,采用在每一块所述侧贴钢板内设置有所述若干栓钉的方式,能够利用所述栓钉来保证所述侧贴钢板内部的所述混凝土与所述侧贴钢板的协同工作。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侧贴钢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以伸入所述剪力墙内。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侧贴钢板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延伸板的厚度等于所述侧贴钢板的厚度。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锚固于所述剪力墙内,且所述延伸板内设置有若干栓钉。其中,每一块所述延伸板在所述剪力墙内的锚固长度按照规范CECS230《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中的要求计算。其中,所述延伸板内的栓钉可保证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剪力墙的连接强度。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纵筋及若干箍筋,所述纵筋沿所述侧贴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箍筋垂直于所述纵筋设置。其中,所述钢筋笼还可包括若干对腰筋,所述若干对腰筋与所述纵筋平行设置,且所述若干对腰筋设于所述箍筋内。其中,所述纵筋应满足连梁受弯计算要求及构造要求,所述箍筋为矩形框架,所述箍筋及所述纵筋均包裹在所述混凝土内。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每一根所述纵筋的两端均用以伸入所述剪力墙内。其中,所述纵筋主要用以承担所述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弯矩,所述纵筋在所述剪力墙内的锚固长度可按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要求计算。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再生块体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或者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够实现对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中,所述再生块体混凝土为利用旧有建筑物、旧有构筑物、旧有道路、旧有桥梁或旧有堤坝拆除后所得的去除全部或部分钢筋之后的废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一起浇筑而形成的混凝土。优选地,所述侧贴钢板及所述延伸板均可采用Q235B钢材,因其具有综合性能好、低温性能好、冷冲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佳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有效提高连梁的延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采用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侧贴钢板来形成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两侧壁,两侧贴钢板可有效承担连梁剪力,在不改变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刚度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的连梁抗剪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采用将混凝土浇筑在两侧贴钢板形成的浇筑空间内的方式,能够防止侧贴钢板发生局部屈曲,可更充分发挥侧贴钢板的滞回耗能能力,保证形成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避免形成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发生脆性剪切破坏。(2)施工方便且构件制作质量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采用两侧贴钢板平行设置形成浇筑空间,能够方便内部浇筑混凝土,从而使得两侧贴钢板能够作为混凝土的浇筑模板,减少支模等工序,节约工期,并且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构件制作质量高。此外,在侧贴钢板内设置钢筋笼结构,由于侧贴钢板主要用于承担形成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剪力,而钢筋笼主要用以连梁抗弯,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连梁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所需的钢筋少,减少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3)节约资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可选用在侧贴钢板形成的浇筑空间内浇筑再生块体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实现将废旧混凝土进行再利用,大大地节约了资源,减少废旧混凝土的废弃堆填。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连梁的延性要求,且施工简单、安装方便且安装质量高,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图1的II向内部剖面图。图3是图1的III内部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1的装配示意图。该侧贴钢板式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贴钢板、混凝土及钢筋笼,所述两侧贴钢板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用以伸入剪力墙内,所述两侧贴钢板平行且等高设置,并且所述两侧贴钢板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混凝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贴钢板、混凝土及钢筋笼,所述两侧贴钢板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用以伸入剪力墙内,所述两侧贴钢板平行且等高设置,并且所述两侧贴钢板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混凝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还包括若干栓钉,所述侧贴钢板沿其长度方向及其高度方向上均设置有所述若干栓钉,相邻的两根所述栓钉间隔且等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贴钢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以伸入所述剪力墙内。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祥刘伟刘智敏郑庆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