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诱导合成红色荧光金纳米簇的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诱导合成红色荧光金纳米簇的方法及应用,属于红色荧光金纳米簇
技术介绍
金纳米簇具有光稳定性好、荧光光谱可调、生物相容性好、斯托克斯位移大等优点,使其在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细胞成像、疾病检测、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导了合成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一种是“刻蚀”法,即通过“刻蚀”试剂或“刻蚀”技术,使被包裹的大颗粒纳米粒子破碎或溶解,使纳米粒子的粒径变小,从而制备出发不同光的金纳米簇;另一种是化学还原法,即选用特定的包被剂或模板分子,将金属离子包裹,然后使金离子还原,制备出发光的金纳米簇。金纳米簇的合成对模板分子的筛选十分重要,不同的模板分子作为包被剂合成的金纳米簇性质不同。常见的合成金纳米簇的模板分子有巯基化合物、蛋白质、多肽、DNA和有机聚合物等等,其中以DNA和蛋白质作为模板分子合成金纳米簇最为普遍。除了模板分子外,合成方法对金纳米簇的合成也有重要影响,选择不同的合成方法会影响合成速度和金纳米簇的性质。现有技术中金纳米簇的缺点:(1)合成金纳米簇的方法有很多,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诱导合成红色荧光金纳米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在室温条件下,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加入到氯金酸中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至溶液无色得到溶液A;(2)在步骤(1)的溶液A中缓慢加入硝酸银得到混合体系A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9~10min,然后再加入硫辛酸得到混合体系B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9~10min,然后采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3.5~4.5得到溶液B;(3)将步骤(2)的溶液B置于LED灯光下反应85~90min得到淡黄色溶液,即得到红色荧光金纳米团簇Au(0)@Au(I)‑6‑SH‑β‑C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诱导合成红色荧光金纳米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在室温条件下,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加入到氯金酸中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至溶液无色得到溶液A;(2)在步骤(1)的溶液A中缓慢加入硝酸银得到混合体系A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9~10min,然后再加入硫辛酸得到混合体系B并在搅拌速率为550~600rmp下反应9~10min,然后采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3.5~4.5得到溶液B;(3)将步骤(2)的溶液B置于LED灯光下反应85~90min得到淡黄色溶液,即得到红色荧光金纳米团簇Au(0)@Au(I)-6-SH-β-C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诱导合成红色荧光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剑,李钰,文秋林,彭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