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60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撞性能更好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包括筒状薄壁壳体(3)、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前端固定连接的前端板(1)、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固定连接的后端板(4),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椭圆形截面的短半轴(5)与长半轴(6)的长度比值为0.7~0.8:1,所述短半轴(5)的长度为35~45mm。

A Kind of Energy Absorbing Box for Automobile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被动安全防护装置
,特别是一种耐撞性能好、易于制造的汽车碰撞吸能盒。
技术介绍
众多研究表明,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前端吸能盒结构通过压溃变形可以耗散约50%的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成员和货物安全。因此,设计出优异的汽车的吸能盒装置来增强汽车的耐撞性,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传统的汽车吸能盒结构仍然是薄壁方管和薄壁圆管,例如长安福特福克斯1.5TGDi自动精英版采用的是方形薄壁管吸能盒。薄壁管作为吸能结构的优点是在满足一般性吸能的要求下非常容易批量化制造生产。然而,薄壁方管和薄壁圆管由于碰撞力峰值大和比吸能小的原因,存在耐撞性能不够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耐撞性能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筒状薄壁壳体3、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前端固定连接的前端板1、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固定连接的后端板4,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截面呈椭圆形。优选地,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椭圆形截面的短半轴5与长半轴6的长度比值为0.7~0.8:1,所述短半轴5的长度为35~45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耐撞性能好:汽车耐撞性指标主要包括碰撞总吸能、单元比吸能、碰撞峰值力和平均碰撞力。实验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椭圆薄壁管的汽车碰撞吸能盒,与薄壁圆管在碰撞力峰值相近时,比吸能高出薄壁圆管10.51%。2、易于制造:传统的吸能盒采用的都是薄壁方管或薄壁圆管,这类吸能盒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制造步骤少,制造方法简单,易于生产。椭圆形薄壁管吸能盒相对与现在传统的吸能盒只是截面形状的改变,只要改变管坯形状,就可以直接生产制造,所以也具有此类优点,在提高耐撞性的同时,不增加制造难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碰撞吸能盒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截面图。图中,前端板1,螺栓孔2,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板4,短半轴5,长半轴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筒状薄壁壳体3、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前端固定连接的前端板1、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固定连接的后端板4,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截面呈椭圆形。吸能盒的后端板4与车辆的前纵梁通过螺栓连接,前端板1通过螺栓连接车辆的防撞梁。从而更易于拆装。吸能盒壳体、前端板和后端板可以直接冲压成型。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椭圆形截面的短半轴5与长半轴6的长度比值为0.7~0.8:1,所述短半轴5的长度为35~45mm。优选地,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厚度7为0.7~2mm。作为一个最佳实施例,所述椭圆形截面的短轴直径是43mm,长轴直径是58mm,椭圆形薄壁管筒长80mm,薄壁管的壁厚7是2mm。在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上设有至少一道环形诱导槽。例如,环向可以布置3-4道环向诱导槽,诱导吸能盒轴向变形。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内填充泡沫铝作为吸能缓冲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筒状薄壁壳体(3)、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前端固定连接的前端板(1)、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固定连接的后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截面呈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筒状薄壁壳体(3)、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前端固定连接的前端板(1)、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后端固定连接的后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的截面呈椭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薄壁壳体(3)椭圆形截面的短半轴(5)与长半轴(6)的长度比值为0.7~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模葛承强孙会明高强王陶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