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030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背光单元包括:电路基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贴装于电路基板;多个反射部件,布置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部;以及光扩散部件。光扩散部件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射出光的射出面,并且布置于电路基板的上部。多个反射部件相互层叠,使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表面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反射。而且,光扩散部件的入射面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反射部件的侧面及反射部件的上表面。

backligh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光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
技术介绍
作为不具有自发光源的受光型元件的显示装置,需要能够从后面照亮整个屏幕的单独的光源装置。用于这种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通常被称为背光单元(BackLightUnit)。通常,背光单元根据布置射出光的光源(例如LED芯片)的方式区分为边缘型及直下型。边缘型背光单元采用在引导光的光扩散部件的侧面布置光源的方式。但是,对于边缘型背光单元而言,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沿光扩散部件的侧面布置,因此在减薄显示装置的边框方面具有局限性。并且,对于边缘型背光单元而言,通常贴装于电路基板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串联连接,从而具有无法单独地进行操作的问题。直下型背光单元采用通过在光扩散部件的下部排列光源来照射显示面板的前面的方式。但是,对于直下型背光单元而言,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布置于光扩散部件的下部,因此在减小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的厚度方面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的背光单元。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局部调光(LocalDimming)并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的背光单元。本专利技术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电路基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贴装于所述电路基板;多个反射部件,布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部;以及光扩散部件,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射出光的射出面,并且布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部,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相互层叠,使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表面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入射面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所述反射部件的侧面及所述反射部件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8 KR 10-2017-0168249;2018.01.22 KR 10-201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电路基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贴装于所述电路基板;多个反射部件,布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部;以及光扩散部件,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射出光的射出面,并且布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部,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相互层叠,使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表面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入射面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所述反射部件的侧面及所述反射部件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面积互不相同,面积越小的反射部件距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表面越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利用金属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反射部件与其他反射部件材质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反射部件与其他反射部件厚度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为含有反射物质的透光树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入射面紧贴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所述反射部件的侧面及所述反射部件的上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还包括:波长转换部件,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及上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贞勳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