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薄型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薄型化概念已成为显示装置持续努力的方向。因薄型化的趋势,显示装置的厚度相应的受到限制,而显示装置薄型化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背光模组的厚度。LED已经广泛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现有的LED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两种型式,一是侧入式(edge-littype),另一是直下式(direct-littype)。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具有窄边框的优点,在大尺寸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却具有厚度增加的问题。若采用小尺寸的迷你发光二极体(mini-LED)以更小的间距(pitch)排列则可获得较小的混光距离,达到小尺寸直下式背光源实现轻、薄、窄的可能性。然而更小的间距意味着单一背光需要采用更多颗mini-LED,因而产生增加成本的问题。此外,目前小尺寸显示器采用侧入式LED背光源,由于LED本身具有一定厚度,需要通过导光板等元件将光线均匀扩散,避免近光处产生热点(hotspot)现象,因此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然而为了缩短混光距离实现降低厚度的需求,但通常降低混光距离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源,每一所述发光源阵列布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上;荧光层,所述荧光层表面设置有多个表面微结构,每一所述表面微结构对应每一所述发光源;及多个粒子微结构,每一所述粒子微结构对应每一所述表面微结构设置,其中所述粒子微结构与所述表面微结构共同构成散设所述发光源光线的引导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源,每一所述发光源阵列布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上;荧光层,所述荧光层表面设置有多个表面微结构,每一所述表面微结构对应每一所述发光源;及多个粒子微结构,每一所述粒子微结构对应每一所述表面微结构设置,其中所述粒子微结构与所述表面微结构共同构成散设所述发光源光线的引导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微结构包括一定浓度的雾度粒子,所述浓度介于10-90%,且所述粒子微结构的厚度介于1-100微米(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微结构的中心对应所述发光源的中心设置,且所述表面微结构的中心至所述荧光层的表面的连接面为斜面或弧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