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94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其中在外壳管(3)的外周面上可移动地支承一个输出滑块。为此在外壳管(3)的外周面上布置两个导向面对(36,37),该导向面对各具有两个沿着外壳管(3)延伸的和在外壳管(3)的第一横轴线(38)的轴向上相互相对的导向面(35),该导向面对在外壳管(3)的与第一横轴线(38)成直角的第二横轴线(39)的轴向上相互相间隔。在外壳管(3)的横截面上看,导向面(35)分别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横轴线(38,39)倾斜,其中布置在输出滑块(17)上的第一轴承元件(42)啮合在一个、第一导向面对(36)的上导向面(35),该第一轴承元件可以相对于一个在外壳管(3)的纵向延伸的回转轴线(44)相互独立地相对于输出滑块(17)回转,和其中布置在输出滑块(17)上的第二轴承元件(43)啮合在另一个、第二导向面对(37)的导向面(35)上,第二轴承元件在第一横轴线(38)的轴向上相对于输出滑块(17)所占据的横向位置可以改变地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管,在该外壳 管中可线性移动地安置一个驱动活塞,该驱动活塞与一个在外壳管的外 周面上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地支承的输出滑块运动耦联,其中在外壳管的 外周面上为了支承输出滑块布置有两个导向面对,该导向面对各具有两 个沿着外壳管延伸的和在外壳管的第一横轴线的轴向上相互相对的导 向面,该导向面对在外壳管的与第一横轴线成直角的第二横轴线的轴向 上相互相间隔。在由EP0603471B1已知的这种线性驱动装置中,驱动活塞借助于永 久磁铁的耦合装置无接触地与输出滑块按照驱动方式相连接。外壳管具 有长形的横截面,其中由耦合装置产生的磁力主要在与外壳管横截面的 纵轴线成直角的方向上有效。在外壳管的窄侧边和宽侧边之间的过渡区 域构造成导向面,其上可以滑动移动地啮合输出部件。在磁性耦合力分 另'J不均匀的情况下在输出部件和外壳管之间的接触区域中可以出现不 希望的磨损。为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各单个的部件需 要以窄的公差进行非常精确的制造和安装。其结果是制造成本相当高。由DE3436977C2已知一种线性驱动装置,它的外壳管在外周面上 具有轴向延伸的,倾斜的导向条板, 一个滑块通过可以转动地支承的滚 子支撑在导向条板上。DE10143878B4公开了一种线性执行机构,它具有可移动地支承的 滑动器,滑动器通过磁力与 一个通过流体驱动的活塞耦联。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结合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线性驱动装置提出一些 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在减小费用的情况下实现低磨损的运行。为了解决该任务,规定导向面,在外壳管的横截面上看,分别相对 于第 一和第二横轴线倾斜,布置在输出滑块上的第 一轴承元件啮合在一个第一导向面对的上导向面,该第一轴承元件可以相对于一个在外壳管 的纵向延伸的回转轴线相互独立地相对于输出滑块回转,和布置在输出 滑块上的第二轴承元件啮合在另一个第二导向面对的导向面上,第二轴 承元件在第一横轴线的轴向上相对于输出滑块所占据的横向位置可以 改变地设定。这样,在外壳管和输出部件之间的相对于外壳管的纵轴线所处于的 角度位置可以改变地调节。对第二轴承元件的调节引起输出滑块相对于 外壳管的转动角度位置的改变,其中第一轴承元件由于它们可回转地支 承在输出滑块而能够自动地 一 起跟着改变转动角度。因此不管采取的调 节情况如何,都保证了在轴承元件和导向面之间的可靠的和低应力的接 触u由此可以将摩擦减小到最小,其有利于达到高的寿命。虽然一种具有输出滑块和可调节的滑动支承的压力介质缸已经由D3124878 C1公开,但是在那里外壳管的导向面是由楔形导向槽构成的 并且调节只是通过线性地移动啮合在导向槽中的轴承元件进行的。 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扩展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限定。那么将保证相互处于导向接触的部件具有特别均勻的负载。优选倾斜角 分別为45°。但是与其不同的角度也是可能的。如果导向面构造成平的面时,那么保证特别简单的制造导向面。原则上可以这样地设计输出滑块,使得它仅仅部分地包围外壳管。 但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与 一 种例如套筒式的输出滑块相结合的结构证明是 特别有利的是该输出滑块完全包围外壳管。由在这种情况下在横截面为 环形或框架形结构的输出滑块产生 一种特别高的刚度和由此形成轴承 元件的可靠的支撑而没有屈服变形的危险。驱动活塞可以原则上机械地与输出滑块耦联,例如通过一个穿过外 壳管的长形狭口的同步件通过,如在已经提到的D3124878C1中示例性 地说明的那样。但是在这种纯粹的机械耦联情况下,按照角度的精细的 调节的必要性不是如在驱动活塞和输出滑块之间存在无接触的,基于磁 力的运动耦联的结构形式情况下那样迫切明显。就此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 扩展方案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即驱动活塞和输出滑块通过永久磁铁的耦 合装置无接触地相互运动耦联。在一种具有永久磁铁的耦合装置的线性驱动装置中,由于永久磁铁 的部件的与公差相关的不同的尺寸和/或磁化而可以沿着外壳管的周面 产生不同的磁力分布。这种问题在以下的结构形式中特别明显,其中永 久磁铁的耦合装置是这样地设计的,使得由其产生的磁性耦合力基本上 在外壳管的一个惟一的横向上有效。在此可以由于不同大小的磁力而相 应地产生不同强度的压紧力,其可能在一些导向面中导致增大的磨损。但是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可调节性,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改变在布置在 输出滑块上的外部的磁铁装置和布置在驱动活塞上的内部的磁铁装置 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改变空气隙的大小可以影响局部作用的磁场的强 度。由此整个装置可以最佳地以一种方式进行平衡,从而产生一种均匀 的负载和由此没有局部过度的磨损。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外壳管,优选地也包括它的管内腔, 具有一种长形的横截面。如果这种线性驱动装置配有永久磁铁的耦合装 置,那么外部的磁铁装置合适地处于在外壳管的宽侧边的区域中。在窄 侧边的区域中不需要磁铁装置。在一种这样构造的外壳管的情况下,两个导向面对优选这样地布 置,在外壳管的两个窄侧边的每个的区域中设置两个导向面对的一个。 可以主动调节的第二轴承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窄侧边的区域中在 的外壳管的横截面横轴线的轴向上作用到所属的导向面上。可回转的第 一轴承元件位于相对的另一个窄侧边上。一些或全部轴承元件可以构造成滚子元件。但是一种实施例优选作 为滑动元件构造,例如由耐磨损的塑料材料制造。当轴承元件条板形地构造和在相对较大长度上与配属的导向面接 触,那么可以获得特别小的面压力和由此输出滑块具有特别容易进行的 移动性。第一轴承元件的可回转的支承尤其是借助于合适的圆弧导向装置 实现。这可以取消常规的轴承销。在输出滑块上和在第一轴承元件上可 以在此情况下设置相互互补的圆弧形地拱曲的回转支承面,它们滑动运 动地相互啮合在对方上。此时优选布置在输出滑块上的是一个凸起的回 转支承面,它与配属的轴承元件的一个凹入的回转支承面相配合。但是 该设置也可以相反地进行。由此有利于输出滑块的按照角度的调节,即第二轴承元件可以相互 独立地调节。在 一种优选结构形式中,第二轴承元件在第 一横轴线的轴向上可以 滑动移动地支承在输出滑块上和通过支撑在输出滑块上的加栽结构预 张紧在所属的导向面上。通过将加载结构可调节地布置在输出滑块上, 由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改变该调节。加载结构涉及的尤其是螺钉,优选是 完全沉入驱动滑块中的埋头螺钉。以下对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的 一 种优选结构形式 的透—见图,图2是图1上的装置,其带有部分断开的输出滑块,从而可以看见各有一个条板形的第一和第二轴承元件,图3是通过线性驱动装置按照图1和4的剖面线m-m的纵截面, 图4是线性驱动装置按照图1和3的剖面线IV-IV的具有相对于图3旋转90。的截平面的纵截面视图,图5是按照图1的剖面线V-V通过线性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6是在输出滑块和外壳管之间的改变的按照角度的定向情况下的图5的横截面,图7是按照图5的剖面线VII-VII通过线性驱动装置的在第二轴承 元件的区域中的纵截面,和图8是按照图5的剖面线vm-vin通过线性驱动装置的在第一轴承元件的区域中的纵截面。在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线性驱动装置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管(3),在该外壳管中可线性移动地安置一个驱动活塞(7),该驱动活塞与一个在外壳管(3)的外周面上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地支承的输出滑块(17)运动耦联,其中在外壳管(3)的外周面上为了支承输出滑块(17)布置有两个导向面对(36,37),该导向面对各具有两个沿着外壳管(3)延伸的和在外壳管(3)的第一横轴线(38)的轴向上相互相对的导向面(35),该导向面对在外壳管(3)的与第一横轴线(38)成直角的第二横轴线(39)的轴向上相互相间隔,其特征在于,导向面(35),在外壳管(3)的横截面上看分别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横轴线(38,39)倾斜,布置在输出滑块(17)上的第一轴承元件(42)啮合在一个、第一导向面对(36)的上导向面(35),该第一轴承元件可以相对于一个在外壳管(3)的纵向延伸的回转轴线(44)相互独立地相对于输出滑块(17)回转,和布置在输出滑块(17)上的第二轴承元件(43)啮合在另一个、第二导向面对(37)的导向面(35)上,第二轴承元件在第一横轴线(38)的轴向上相对于输出滑块(17)所占据的横向位置可以改变地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瓦格纳R韦伯鲁斯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