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阀芯和包括该阀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80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阀阀芯,该阀芯包括阀体(1)和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包括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阀体(1)中装配有与进油口(3)轴向贯通的导柱组件(6)、位于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9)、与回油口(5)径向连通的导柱(8)、位于导柱(8)内部的球体(10)、位于球体(9)和球体(10)之间的轴芯(7)以及位于球体(10)和柱体(2)之间的轴(11)。(*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阀阀芯和包括该阀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二位三通电磁阀通常包括一个进油口P、两个工作油口A和B以及阀芯C,且三个油口皆沿径向设置,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和图1b分别为电磁阀的两个工作状态。当在图1a的工作状态下,阀芯C所处的位置使得进油口P与工作油口A连通。当在图1b的工作状态下,阀芯C所处的位置使得进油口P与工作油口B连通。从而可以看出,油路的通断,即油口的打开和关闭是通过整个阀芯C的整体动作来实现的。然而,这种现有电磁阀的缺点在于,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当输入电流为直流时,起动力小,反应速度较慢,换向时间长。当输入电流为交流时,换向冲击大,频率低,而且有可能出现阀芯被卡死而使电磁线圈烧毁的现象,因此工作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性高的电磁阀阀芯。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电磁阀阀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阀阀芯14包括阀体1和柱体2,其中,阀体1上包括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阀体1中装配有与进油口3轴向贯通的导柱组件6、位于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9、与回油口5径向连通的导柱8、位于导柱8内部的球体10、位于球体9和球体10之间的轴芯7以及位于球体10和柱体2之间的轴11。本技术提供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包括外罩12、线圈组合13以及阀芯14,其中,所述阀芯14包括阀体1和柱体2,阀体1上包括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阀体1中装配有与进油口3轴向贯通的导柱组件6、位于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9、与回油口5径向连通的导柱8、位于导柱8内部的球体10、位于球体9和球体10之间的轴芯7以及位于球体10和柱体2之间的轴11。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阀阀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由于仅包括单个工作油口,且进油口沿轴向设置,所以仅通过通电和断电,即可实现油口的连通和切断。因此本技术提供电磁阀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而且还具有换向频率高、冲击振动小、噪音小、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由于油路的通断,即油口的打开和关闭是通过球体的受力来实现的,因此不会出现阀芯被卡死而烧毁电磁线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结构简图,其中图1a和图1b分别为电磁阀的两个工作状态;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阀阀芯14包括阀体1和柱体2,其中,阀体1上包括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阀体1中装配有与进油口3轴向贯通的导柱组件6、位于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9、与回油口5径向连通的导柱8、位于导柱8内部的球体10、位于球体9和球体10之间的轴芯7以及位于球体10和柱体2之间的轴11,如图2所示。通常,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可以设置在阀体1的任何位置上。优选情况下,进油口3沿轴向设置在阀体1的端部,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分别沿径向设置在阀体1的不同高度上,且工作油口4的位置更靠近进油口3。优选情况下,导柱组件6包括外导柱15和位于外导柱15中的内导柱16,其中内导柱16包括与进油口3连通的通孔17,外导柱15的远离进油口3的一端包括通孔18,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9位于通孔17和通孔18之间。优选情况下,所述球体9装配在球体限位座19中,球体限位座19位于导柱组件6的内部。所述球体限位座19用于对球体9进行限位,使其只能沿轴向移动,而在径向方向上固定。并且球体限位座19中形成有轴向的花槽,以便于流体的通过。因此球体限位座19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只要能够实现此功能以及适于装配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阀体1中还装配有轴芯导座20,轴芯导座20位于导柱组件6与导柱8之间。轴芯导座20用于对轴芯7进行轴向导向,因此其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结构,只要能够适于装配在阀体1中即可。优选的,所述轴芯导座20的横截面形状为蝴蝶形,以有利于流体通过,从而减少流体压力损失。优选情况下,所述阀体1中还装配有弹性件21,弹性件21位于导柱组件6与轴芯导座20之间。弹性件21用于对轴芯导座20进行轴向固定,以及卸载导柱组件6上的一部分压力。因此所述弹性件21可以选用各种公知的适于实现此功能的构件,如压簧、卷簧、扭簧等,优选为压簧。优选情况下,所述阀体1中还装配有复位件22,复位件22套装在轴11的靠近导柱8的端部。复位件22用于依靠弹性力帮助轴11以及轴芯7向下移动,以回复到初始位置。因此所述复位件22可以选用各种公知的适于实现此功能的构件,如压簧、卷簧、扭簧等,优选为压簧。优选情况下,所述进油口3和/或工作油口4处安装有过滤装置23。过滤装置23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以防止杂质、沉淀物等进入阀体内部,而对零部件造成损坏。所述过滤装置23可以选用各种公知的能够实现过滤功能的构件,优选为过滤网,且更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经过冲压加工,从而更加结实耐用。优选情况下,所述阀芯14还包括包裹柱体2和阀体1的靠近柱体2的端部的内套24,以及固定阀体1和内套24的连接盖25。其中连接盖25用于对阀体1和内套24进行轴向固定,而阀体1和内套24的径向则通过冲压工艺进行固定。优选的,在将所述电磁阀装配到泵体上时,优选在阀芯与泵体之间装配多个密封圈,以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密封圈可以选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密封圈,优选为O型密封圈。此外,应当注意,所述轴11受柱体2的推力以及复位件22的回复力作用沿轴向上下移动,且其行程受到柱体2与阀体1之间以及球体10与导柱8上的通孔之间的距离的限制。轴芯7的轴向尺寸及导柱组件6与导柱8的相对位置应当保证当阀体处于通电状态时,球体9能够处于悬空位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二位三通电磁阀,除了包括本技术所提供的阀芯14之外,还包括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其他必要构件,如外罩12、线圈组合13等,如图3和4所示,其中这些必要构件的结构以及电磁阀中各个构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阀芯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当通电时,柱体2受电磁吸引力的作用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轴11上移,以使球体10堵死导柱8上部的通孔,与此同时复位件22受力压缩。向上运动的轴11推动球体10,从而带动轴芯7上移,以顶住球体9,使其处于导柱组件6中的通孔17和18之间的悬空位置。因此来自液压泵的由进油口3经过滤装置23过滤后进入的油液,依次流经内导柱16、外导柱15的内腔、球体限位座19、通孔18而进入阀体1的内腔。由于导柱8上部的通孔被球体10堵死,因此工作油口4与回油口5之间的连通被切断,油液经过滤装置23从工作油口4流出,进入执行元件液压缸中。而当断电时,柱体2不受磁力作用,而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这时复位件22恢复弹性变形,依靠其弹力使轴11下移,以使球体10离开导柱8上部的通孔,从而带动轴芯7下移。因为失去轴芯7向上的支撑力,同时由于来自液压泵的油液的压力作用,球体9将下降,以将导柱组件6的通孔18堵死,从而进油口3与工作油口4之间的连通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阀芯,该阀芯包括阀体(1)和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 述阀体(1)上包括进油口(3)、工作油口(4)和回油口(5),阀体(1)中装 配有与进油口(3)轴向贯通的导柱组件(6)、位于导柱组件(6)内部的球体 (9)、与回油口(5)径向连通的导柱(8)、位于导柱(8)内部的球体(10)、 位于球体(9)和球体(10)之间的轴芯(7)以及位于球体(10)和柱体(2) 之间的轴(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建平胡卫华戴士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