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22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水陆两用挖掘机,包括上体、下体,所述下体包括盘承、两个第一浮体、两个第二浮体,所述第二浮体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桩、升降杆,所述定位桩包括外壳、开口、外套、内套,第一轴承体,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两端依次设有第一轴封、压盖,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轴封与压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封、压盖且连接有减速齿轮,所述外壳外安装有液压减速马达,所述升降杆上设有齿条。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定位升降功能,推进力度大,前进速度快,便于转场运输,实用性强。

A Multifunctional Land-Water Exca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淤工程使用的工程机械,湿地景观、河湖治理等工程等领域所使用的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
技术介绍
在任何工程的施工中都离不开使用工程机械,而作为陆地上的挖掘机却不能在河湖清淤工程及湿地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体积、重量、重心以及设备本身缺陷的约束,因此有人就专利技术了水陆两用挖掘机,但是现有的水陆挖掘机还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在悬浮的状态时,由于下体没有与施工面产生附着力,当挖斗要在工作面进行挖掘施工时,要么整个第一浮体会跟着移动而无法将工作面淤泥挖掘起来,要么在回转的时候,上体不动,下体会转动。由于水陆挖掘机施工工况是复杂的,水底无法通过驾驶员的肉眼看到障碍物,现有的水陆挖掘机通常采用传统船上用的螺旋桨工作模式,很容易损坏。另外,螺旋桨在运行时,很容易将杂草、垃圾等卷进去,这样会造成推力减弱,效率降低。现有的水陆挖掘机为了要达到一定的平稳性,通常增大下体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均要达到长6.5米宽4.5米以上。这样的体积是解决了稳定性,但是在转场运输由于体积超宽无法直接运输,需要分解拆卸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包括上体、下体,所述上体包括挖斗、机械臂、车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包括盘承、两个第一浮体、两个第二浮体,所述盘承设于两个第一浮体之间,所述第二浮体设于第一浮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浮体的前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浮体的后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浮体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桩、贯穿定位桩的升降杆,所述定位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侧壁的开口、设于开口处的外套、套设于外套内的内套,所述内套内设有第一轴承体,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两端依次设有第一轴封、压盖,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包括上体、下体,所述上体包括挖斗、机械臂、车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包括盘承、两个第一浮体、两个第二浮体,所述盘承设于两个第一浮体之间,所述第二浮体设于第一浮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浮体的前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浮体的后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浮体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桩、贯穿定位桩的升降杆,所述定位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侧壁的开口、设于开口处的外套、套设于外套内的内套,所述内套内设有第一轴承体,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两端依次设有第一轴封、压盖,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轴封与压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封、压盖且连接有减速齿轮,所述外壳外安装有与减速齿轮相啮合的液压减速马达,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内设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具有通向第二浮体侧面的进水口,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具有通向第二浮体尾部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出水口形成弯曲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内安装有第二轴承体,所述第二轴承体的两端设有第二轴封,所述第二轴承体中间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伸出第二轴封,所述第二转轴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有螺旋叶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出水口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液压马达连接,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油缸、设于第一浮体靠近盘承一侧的凹槽、设于盘承前后两端的支架杆、设于第一浮体内可供支架杆插入的伸缩孔,所述伸缩油缸包括伸缩缸体、套设在伸缩缸体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浚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