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搬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696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的搬运设备。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水上、陆地及水陆交界处的水陆两用搬运机。水陆两用搬运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吊架、箱体结构、走行部件,其中吊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上,走行部件活动连接在箱体结构下,由可旋转的前、后轮组或履带结构而构成走行部件和箱体结构构成水陆两用运输部件,通过驾驶室控制吊架的横梁上固定的吊具升降可实现货物在水上、陆地及水陆交界处无港口及专用吊运设备时的搬运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的搬运设备。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水上、陆地及水陆交界处的水陆两用搬运机。水陆两用搬运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吊架、箱体结构、走行部件,其中吊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上,走行部件活动连接在箱体结构下,由可旋转的前、后轮组或履带结构而构成走行部件和箱体结构构成水陆两用运输部件,通过驾驶室控制吊架的横梁上固定的吊具升降可实现货物在水上、陆地及水陆交界处无港口及专用吊运设备时的搬运工作。【专利说明】水陆两用搬运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的搬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搬运机。
技术介绍
在水中搬运物品一般使用船只,在陆地上搬运物品一般使用吊车、门吊等搬运设备,而在水陆交界的地方一般通过港口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搬运,这就造成了在一些荒岛、河畔、海洋沿岸没有港口及专用设备时搬运工作的困难,尤其是在浅滩搬运时,船只会因为水深不足而搁浅,会给货物搬运造成极大不便,而现有的搬运设备不能同时实现水上搬运和陆地搬运及水陆交界处的搬运。 为改善以上问题,本专利针对既能实现水上搬运,也可实现陆地搬运,并且可实现水陆交界处的搬运问题,设计了一种水陆两用搬运机专用于解决这些搬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满足既能实现水上搬运,也可实现陆地搬运,并且可实现水陆交界处无港口及专用设备时的搬运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水上、陆地及水陆交界处无港口及专用设备时的水陆两用搬运机。 一种水陆两用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水陆两用搬运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吊架、箱体结构、走行部件,其中吊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上,走行部件活动连接在箱体结构下,当吊架吊起货物后,水陆两用搬运机可以在水面上或陆地上进行货物的搬运。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吊架由两组门式钢架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而成,每组门式钢架由一根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柱的上端构成“门”形结构,门式钢架的支柱下端与互成角度的四根固定柱上端固定连接于一点,互成角度的四根固定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箱体结构上。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吊架的两组门式钢架和连接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C”形,连接梁与横梁上布置有平台走道及控制管线,通过这些控制管线将两个箱体结构之间连接并构成一个机电液的整体系统。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门式钢架的横梁上安装有吊具系统可以提升或降低重物的高度,门式钢架的支柱中部安装有驾驶室,驾驶室可以控制吊具系统升降动作的开启与关闭。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箱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呈船形,箱体结构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分别与前轮组或后轮组活动连接。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箱体结构的后端或下端安装有螺旋桨,在深水区时螺旋桨可驱动箱体结构行进,在浅水区或海滩时螺旋桨和走行部件共同驱动箱体结构行进,在陆地上时走行部件驱动箱体结构行进。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走行部件包括前轮组和后轮组,前轮组或后轮组分别由轮架和一对轮组组成,每一个轮组是由一对轮子通过轮轴连接在轮架上。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走行部件采用履带结构,安装在箱体结构的下方,该走行部件可以升降,在水上使用时走行部件可升至箱体结构内,在陆上或浅滩时走行部件可降低至箱体结构之下支撑整机行走。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前轮组中的轮组前后放置,轮组的轮轴平行且轮组的中心点投影落在一条直线上,前轮组的轮架上端通过旋转轴与箱体结构的前端相连,前轮组可从箱体结构的下方以旋转轴为轴旋转至箱体结构的上方。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后轮组中的轮组并列放置,轮组的轮轴在一条直线上,后轮组的轮架上端通过旋转轴与船体箱体结构的后端相连,后轮组可以旋转轴为轴从箱体结构的下方旋转至箱体结构的上方。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其所述箱体结构内部空间可分隔为不同功能空间,主要布置有动力工作间、乘员休息室、带控制台的控制室、吃水线控制舱。 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设计先进,结构简单,可满足浅滩货运要求,也可同时满足水用或陆用货运要求,具有货物运输过程中减少运输设备和卸装工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搬运不同运输环境下需多次倒手的易损件货物,可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采用轮组结构时,在水面环境时,将前后轮组旋转至船体箱体结构上方后,由驳船轻易的拖动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在水面运输,在陆上或浅滩环境时,将前后轮组旋转至船体箱体结构下方可实现水陆交界处的运输;采用履带结构时,安装在箱体结构的下方的走行部件可以升降,在水上使用时走行部件可升至箱体结构内,可由驳船拖动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在水上运输,在陆上或浅滩时走行部件可降低至箱体结构之下支撑整机行走。本技术吊具系统易于调整,适用于多种规格货物,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运输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水陆两用搬运机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左视图; 图3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吊架与箱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吊架与箱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箱体结构与走行部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的箱体结构与走行部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走行部件的前轮组主视图; 图8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轮组结构时走行部件的后轮组主视图; 图9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履带结构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履带结构时的左视图; 图11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采用履带结构时的俯视图; 1、吊架;2、箱体结构;3、走行部件;4、门式钢架;5、连接梁;6、横梁;7、支柱;8、吊具系统;9、驾驶室;10、固定柱;11、旋转轴;12、前轮组;13、后轮组;14、轮架;15、轮组;16、轮子;17、轮轴;18、货物;19、货船;20、栏杆;21、梯子;22、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陆两用搬运机,水陆两用搬运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吊架1、箱体结构2、走行部件3,其中吊架I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2上,走行部件3活动连接在箱体结构2下,当吊架I从货船19上吊起货物18后,水陆两用搬运机可以在水面上或陆地上进行货物18的搬运。所述箱体结构2内部空间可分隔为不同功能空间,主要布置有动力工作间、乘员休息室、带控制台的控制室、吃水线控制舱。 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水陆两用搬运机的吊架与箱体结构,所述吊架I由两组门式钢架4通过连接梁5固定连接而成,每组门式钢架4由一根横梁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柱7的上端构成“门”形结构,门式钢架4的支柱7下端与互成角度的四根固定柱10上端固定连接于一点,互成角度的四根固定柱10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箱体结构2上。门式钢架4的横梁6上安装有吊具系统8可以提升或降低重物的高度,门式钢架4的支柱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用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水陆两用搬运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吊架(1)、箱体结构(2)、走行部件(3),其中吊架(1)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2)上,走行部件(3)活动连接在箱体结构(2)下,当吊架(1)吊起货物后,水陆两用搬运机可以在水面上或陆地上进行货物的搬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滨潘达陈炜南彭川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