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67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宽集装箱,超宽集装箱包括:四个第一底角件和至少两个支撑件。四个第一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底角件孔,四个第一底角件中的两个第一底角件分别设置在超宽集装箱的一侧的底部两端,四个第一底角件的第一底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两个支撑件分别设置在超宽集装箱的两端。其中,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开孔,开孔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宽度,开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长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宽集装箱,可以实现大尺寸货物的运输,船舱的舱位利用率高,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Ultra Wid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宽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超宽集装箱。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船舱10的结构的一个局部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此处仅示出了船舱10的两个舱位空间。图1中示出的船舱10具有八个角件支撑11,每一个角件支撑11可以和集装箱的底角件配合,以此将集装箱固定至船舱10的舱位空间。四个角件支撑11可以构成为一组,并在四个角件支撑11之间构成一个舱位空间。位于左侧的四个角件支撑11之间可以构成为一个舱位空间,位于右侧的四个角件支撑11之间可以构成为另一个舱位空间。由此八个角件支撑11构成了两个相邻的舱位空间,从而可以固定两个ISO标准集装箱或者固定一个非标准集装箱。一组中的四个角件支撑11之间的间距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可以固定一个ISO标准集装箱。例如,可以固定2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或者4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此处的“四个角件支撑之间的间距”是指四个角件支撑11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本文中的“ISO标准集装箱底角件之间的间距”是指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具体地,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船舱10可以用于固定4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也就是说,在一个舱位空间中的相邻两个角件支撑11的外侧面沿X方向(宽度方向)的间距为2438mm,且相邻两个角件支撑11的外侧面沿Y方向(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2192mm。此外,船舱10的相邻两个舱位之间的间距通常为10mm至100mm。具体地,相邻两个舱位之间的相邻两个角件支撑11之间沿X方向的间距通常为10mm至100mm。更具体地,相邻两个舱位之间的相邻两个角件支撑11的中心之间沿X方向的间距通常为188mm至278mm。进一步地,由于存在制造公差,实际上相邻两个舱位之间的相邻两个角件支撑11的中心之间沿X方向的间距通常为185mm至278mm。由此,使得安装至船舱10的相邻两个舱位空间的集装箱之间能够有足够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相邻两个集装箱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或者摩擦的现象。角件支撑11包括角件支撑板111和底锁112。角件支撑板111可以用于支撑集装箱的底角件,底锁112可以与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配合,用于限制底角件的运动,从而固定集装箱。现有的大尺寸货物一般装载到ISO标准尺寸的平台或台架式集装箱的上面,然后再放置并固定在集装箱船的舱位上。考虑到码头吊装要求,货物重心需要在箱体的几何中心位置附近,这样货物的两侧就会从平台或台架式集装箱箱体的两侧伸出,因此满载后的平台或台架式集装箱占用了三个舱位空间,造成运输成本高。另外,对于一些易碎的大尺寸货物,因平台或台架式集装箱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往往需要另行制作保护货物用的木制或铁制箱子,这样就会导致货物包装成本的增加,进而使得运输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超宽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宽集装箱,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所述超宽集装箱包括:四个第一底角件和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底角件孔,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一侧的两端,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的所述第一底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底部两端,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与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沿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宽度,所述开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超宽集装箱,可以实现大尺寸货物的集装箱化运输,船舱的舱位利用率高,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可选地,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65mm且小于等于150mm。可选地,所述开孔的长度为124mm至350mm。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开孔和所述第一底角件的所述第一底角件孔沿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孔心间距为185mm至278mm。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包括四个所述支撑件,四个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开孔之间的孔心间距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超宽集装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底部两端的四个第二底角件,所述第二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二底角件孔,所述四个第二底角件的所述第二底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顶部两端的八个第一顶角件,所述八个第一顶角件的位置与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和四个所述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应。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超宽集装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顶部两端的四个第二顶角件,所述第二顶角件的顶部具有第二顶角件孔,所述四个第二顶角件的所述第二顶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顶角件的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的长度尺寸等于4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的长度。可选地,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尺寸为4886mm至4976mm。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船舱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超宽集装箱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4为图2中的超宽集装箱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超宽集装箱100。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超宽集装箱100的仰视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宽集装箱100的宽度大于1个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例如,超宽集装箱100的长度可以为ISO标准20尺的集装箱的长度,而超宽集装箱100的宽度可以超过ISO标准20尺集装箱的宽度。相似地,超宽集装箱100的长度可以为ISO标准40尺的集装箱的长度,而超宽集装箱100的宽度可以超过ISO标准40尺集装箱的宽度。超宽集装箱100包括四个第一底角件130和至少两个支撑件141。第一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底角件孔131,四个第一底角件130中的两个第一底角件130设置在超宽集装箱100的一侧的两端,四个第一底角件130的第一底角件孔131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集装箱,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集装箱包括:四个第一底角件,所述第一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底角件孔,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一侧的两端,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的所述第一底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以及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底部两端,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与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沿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宽度,所述开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集装箱,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集装箱包括:四个第一底角件,所述第一底角件的底部具有第一底角件孔,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一侧的两端,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的所述第一底角件孔之间的孔心间距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之间的孔心间距相同;以及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底部两端,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与所述四个第一底角件沿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宽度,所述开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ISO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的底孔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65mm且小于等于1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长度为124mm至3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开孔和所述第一底角件的所述第一底角件孔沿所述超宽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孔心间距为185mm至278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超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集装箱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奇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李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