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74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地脚组件,支撑地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第一支撑地脚包括第一底座和设于第一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的底端水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地脚包括第二底座和设于第二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倒等腰梯形槽,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大于第二倒等腰梯形槽,所述工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和第二倒等腰梯形槽内。工件存放时两侧重量相对较均衡,使得工件处于水平状态,并且能够防止相邻两个工件出现碰撞的情况。

A Workpiec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集装箱
本技术属于箱体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集装箱。
技术介绍
针对两端尺寸不一致、表面有螺纹的工件,若工件直接散乱的装于常规的箱体中,在运输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易滚动、翘曲的现象,并且滚动过程中易造成工件表面螺纹损伤,最终导致工件不符合使用要求而报废,或者需要重新加工生产,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增加成本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集装箱,目的是防止工件碰撞,保证工件存放的合理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件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地脚组件,支撑地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第一支撑地脚包括第一底座和设于第一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的底端水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地脚包括第二底座和设于第二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倒等腰梯形槽,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大于第二倒等腰梯形槽,所述工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和第二倒等腰梯形槽内。所述箱体内设有多层堆叠放置的支撑地脚组件,且多层支撑地脚组件中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从下到上依次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底座的底端面设有第一柔性垫层,所述第二底座的底端面设有第二柔性垫层。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三柔性垫层。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侧边均设有可插入导向槽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边均设有可插入导向槽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且多个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且多个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箱体侧壁及导向槽底端的通孔与第一调节孔配合限位连接,通过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箱体侧壁及导向槽底端的通孔与第二调节孔配合限位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工件集装箱通过两种支撑地脚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工件存放时两侧重量相对较均衡,使得工件处于水平状态,并且能够防止相邻两个工件出现碰撞的情况。多层支撑地脚组件中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从下到上依次交错布置,使得工件存放后,整个箱体的承受力相对较均衡,稳定性高。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箱体内壁设置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支撑地脚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支撑地脚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箱体,2、第一支撑地脚,3、第二支撑地脚,4、第一底座,5、第一倒等腰梯形槽,6、第二底座,7、第二倒等腰梯形槽,8、工件,9、导向槽,10、第一导向杆,11、第二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工件集装箱,包括箱体1,箱体内设有支撑地脚组件,支撑地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地脚2和第二支撑地脚3,第一支撑地脚2包括第一底座4和设于第一底座4上端面且依次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5,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5的底端水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第二支撑地脚3包括第二底座6和设于第二底座6上端面且依次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倒等腰梯形槽7,第一倒等腰梯形槽5大于第二倒等腰梯形槽7,使得两个支撑地脚的重量不同,工件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倒等腰梯形槽5和第二倒等腰梯形槽7内。当然,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也可以采用从下到上依次相间隔设置,此种设置时,相邻第一倒等腰梯形之间的间隙小于相邻第二倒等腰梯形之间的间隙。两个倒等腰梯形槽根据工件两端大小适应性设置,使得工件存放时两侧重量相对较均衡,使得工件处于水平状态,并且能够防止相邻两个工件出现碰撞的情况。为了便于在箱体内放置较多的工件,箱体1内设有多层堆叠放置的支撑地脚组件,且多层支撑地脚组件中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从下到上依次交错布置。具体而言,在同一侧的最底层设置第一支撑地脚时,倒数第二层设置第二支撑地脚,之后向上依次交错设置;在另一侧的最底层设置第二支撑地脚,倒数第二层设置第一支撑地脚,之后向上依次交错设置;此种布置结构,使得工件存放后,整个箱体的承受力相对较均衡,稳定性高。为了进一步避免工件存放入箱体后造成较大的磕碰损伤,第一底座4的底端面设有第一柔性垫层,第二底座6的底端面设有第二柔性垫层。箱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三柔性垫层。第一柔性垫层、第二柔性垫层及第三柔性垫层均可以采用橡胶垫层或者棉垫层等。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支撑地脚组件更方便装入箱体内,在箱体的内侧壁设有导向槽9,第一底座4的两侧边均设有可插入导向槽的第一导向杆10,第二底座6的两侧边均设有可插入导向槽的第二导向杆11。为了便于微调第一支撑地脚及第二支撑地脚的安装位置,以及防止两种支撑地脚发生晃动的情况,第一导向杆10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且多个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导向杆1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且多个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箱体侧壁及导向槽底端的通孔与第一调节孔配合限位连接,通过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箱体侧壁及导向槽底端的通孔与第二调节孔配合限位连接。当需要微调支撑地脚的位置时,通过螺栓与不同的调节孔配合安装即可。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集装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地脚组件,支撑地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第一支撑地脚包括第一底座和设于第一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的底端水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地脚包括第二底座和设于第二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倒等腰梯形槽,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大于第二倒等腰梯形槽,所述工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和第二倒等腰梯形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集装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地脚组件,支撑地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第一支撑地脚包括第一底座和设于第一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多个第一倒等腰梯形槽的底端水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地脚包括第二底座和设于第二底座上端面且依次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倒等腰梯形槽,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大于第二倒等腰梯形槽,所述工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倒等腰梯形槽和第二倒等腰梯形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多层堆叠放置的支撑地脚组件,且多层支撑地脚组件中第一支撑地脚和第二支撑地脚从下到上依次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工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端面设有第一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晖徐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三圆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