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和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63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气发动机,所述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风扇壳体以及短舱,短舱包括固定结构体和推力反向系统,推力反向系统具有:具有活动整流罩和框架的活动组件,其中,活动组件在固定结构体上在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能平移移动以限定辅助喷管与短舱外侧之间的窗口;被安装成铰接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的内门和外门;每一对门的导滑件,导滑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平移移动,该对门中的每个门从收起位置到展开位置的切换与导滑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切换机械地关联,并且反之亦然;以及每个导滑件的致动器,致动器用于确保所述导滑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平移移位。每个导滑件由紧固至彼此的两部分构成,以便对机构进行调整。

Dual-flow Jet Engine and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和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该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装备有包括门的推力反向系统的短舱,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每一侧固定有机翼。在每个机翼下方,悬置有具有辅助喷管的至少一个双流式喷气发动机。每个双流式喷气发动机经由吊挂架固定在机翼下方,该吊挂架固定在机翼的结构体与双流式喷气发动机的结构体之间。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和围绕发动机固定的短舱。短舱包括推力反向系统,该推力反向系统包括多个外门,每个外门在短舱的结构体上、在收起位置与向外展开位置之间能旋转移动,在该收起位置,该外门与短舱的外表面接续,在该向外展开位置,该外门打开短舱的壁中的窗口以将二次流的空气排出到短舱外侧。某些推力反向系统还包括内门,其中,每个内门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能移动,在该收起位置,该内门在辅助喷管周围按压抵靠短舱的内表面,在该展开位置,该内门被定位成横跨辅助喷管以将二次流朝向窗口引导。目前,内门和外门的移位要求相对复杂的操纵系统,并且有必要找到不同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该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装备有推力反向系统的短舱,该推力反向系统具有多个门和一个不同的打开/关闭机构。为此目的,提出了一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所述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围绕所述发动机的短舱、以及风扇壳体,其中,所述短舱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界定二次流的辅助喷管,并且其中,空气流沿流动方向循环,所述短舱包括:-固定结构体,所述固定结构体附接至所述风扇壳体;-推力反向系统,所述推力反向系统具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具有活动整流罩和框架,所述活动整流罩固定至所述框架、并且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处于所述框架的下游,所述活动组件在所述固定结构体上在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能沿平移方向平移移动,在所述前进位置,所述活动组件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靠近所述风扇壳体,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活动组件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与所述风扇壳体相距一定距离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所述辅助喷管与所述短舱的外侧之间的开放窗口,-多对门,所述多对门被安排在所述短舱内,每一对由内门和外门形成,所述外门被安排成面向所述内门,每个门被安装成通过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边缘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铰接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收起位置,每个门阻挡所述窗口的区域,在所述展开位置,每个门不阻挡所述窗口的所述区域,所述内门在展开位置朝向所述发动机延伸,所述外门在展开位置从所述短舱向外延伸、并且在收起位置被安排在所述活动整流罩与所述固定结构体之间以便形成所述短舱的外壁,-每一对门的导滑件,所述导滑件与所述这对门相关联,所述导滑件被安装成在所述框架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与所述平移方向平行地平移移动,其中,所述这对中的每个门从所述收起位置到所述展开位置的切换与所述导滑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机械地关联,并且反之亦然,每个导滑件由固定至彼此的顶部导滑件和底部导滑件构成,-每个导滑件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内门、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的顶部导滑件,所述第二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外门、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的底部导滑件,以及-每个导滑件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导滑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框架从所述前进位置到所述缩回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这种喷气发动机使得可以简化致动推力反向系统的机构并且将活动组件的移位与门的移位解除关联,并且使用两件式导滑件有助于调整该机构。有利地,所述框架包括轨道,所述导滑件沿所述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平移移位;所述轨道包括彼此平行的左舷轨道和右舷轨道;所述左舷轨道和所述右舷轨道各自包括彼此平行的顶部面和底部面;所述左舷轨道包括内部面;所述右舷轨道包括内部面,所述内部面朝向所述左舷轨道的内部面定向以在它们之间界定空间;所述导滑件被安排在所述空间中;所述导滑件具有用于所述左舷轨道的顶部面和所述右舷轨道的顶部面的顶部支承面,所述顶部支承面支承抵靠所述顶部面;所述导滑件具有用于所述左舷轨道和所述右舷轨道的底部面的底部支承面,所述底部支承面支承抵靠所述底部面;所述导滑件具有用于所述左舷轨道的内部面的内部支承面,所述内部支承面支承抵靠所述内部面;并且所述导滑件具有用于所述右舷轨道的所述内部面的内部支承面,所述内部支承面支承抵靠所述内部面。根据特定的实施例,每个顶部支承面由所述顶部导滑件的表面构成;每个底部支承面由所述底部导滑件的表面构成;并且每个内部支承面由所述顶部导滑件的表面构成。根据另一个特定实施例,每个顶部支承面由所述顶部导滑件的表面组成;每个底部支承面由所述底部导滑件的表面组成;并且每个内部支承面由所述底部导滑件的表面组成。有利地,所述顶部导滑件采取弓形件的形式,所述弓形件的每个足部固定至所述底部导滑件;所述足部中的一个足部具有长形穿孔;另一个足部具有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的中心与所述长形穿孔的纵向轴线对齐;并且所述底部导滑件针对每个穿孔具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插入所述穿孔中而以精确游隙配合。有利地,每个支承表面包括滑垫,所述滑垫固定至所述支承表面、并且支承抵靠所面向的轨道的表面。有利地,每个滑垫具有可调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变体之一所述的双流式喷气发动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关于附图所给出的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流式喷气发动机的飞行器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流式喷气发动机的短舱的一部分的透视内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收起位置的推力反向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图4是与图3的图示类似的、关于中间位置的图示,图5是与图3的图示类似的、关于展开位置的图示,图6示出了推力反向系统的外视图,图7表示了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推力反向系统的移位方法的功能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导滑件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8的导滑件沿平面IX的截面的侧视图,并且图10示出了导滑件沿图9的线X-X的截面平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涉及位置的术语是参考喷气发动机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而取的,空气因此从飞行器的前方向后方流动,而飞行器向前移动。图1示出了飞行器10,该飞行器包括机身12,该机身的每一侧固定有机翼14,该机翼承载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经由吊挂架16固定在机翼14下方。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具有短舱102、容纳在短舱102内的核心形式的发动机、以及短舱102前方的风扇壳体206a。在以下描述中,按照惯例,X表示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的纵向轴线,该纵向轴线与飞行器10的朝向飞行器10的前部正向定向的纵向轴线或横滚轴线平行,Y表示与飞行器的当飞行器处于地面上时水平的俯仰轴线平行的横向轴线,并且Z表示当飞行器处于地面上时与偏航轴线平行的竖直轴线,这三个方向X、Y和Z相互正交并且形成正交坐标系。图2示出了短舱102的一部分,并且图3至图5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所述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围绕所述发动机的短舱(102)、以及风扇壳体,其中,所述短舱(102)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界定二次流(208)的辅助喷管(202),并且其中,空气流沿流动方向循环,所述短舱(102)包括:‑固定结构体(206),所述固定结构体附接至所述风扇壳体(206a);‑推力反向系统(250),所述推力反向系统具有:‑活动组件(207),所述活动组件具有活动整流罩(207a)和框架(207b),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固定至所述框架(207b)、并且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处于所述框架的下游,所述活动组件(207)在所述固定结构体(206)上在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能沿平移方向平移移动,在所述前进位置,所述活动组件(207)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靠近所述风扇壳体(206a),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活动组件(207)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与所述风扇壳体(206a)相距一定距离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所述辅助喷管(202)与所述短舱(102)的外侧之间的开放窗口(210);‑多对门,所述多对门被安排在所述短舱(102)内,每一对由内门(104)和外门(105)形成,所述外门被安排成面向所述内门(104),每个门(104,105)被安装成通过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边缘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铰接在所述框架(207b)上,在所述收起位置,每个门阻挡所述窗口(210)的区域,在所述展开位置,每个门不阻挡所述窗口(210)的所述区域,所述内门(104)在展开位置朝向所述发动机延伸,所述外门(105)在展开位置从所述短舱(102)向外延伸、并且在收起位置被安排在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与所述固定结构体(206)之间以便形成所述短舱(102)的外壁;‑每一对门(104,105)的导滑件(214),所述导滑件与所述这对门(104,105)相关联,所述导滑件(214)被安装成在所述框架(207b)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与所述平移方向平行地平移移动,其中,所述这对中的每个门(104,105)从所述收起位置到所述展开位置的切换与所述导滑件(214)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机械地关联,并且反之亦然,每个导滑件(214)由固定至彼此的顶部导滑件(802)和底部导滑件(804)构成;‑每个导滑件(214)的第一杆件(216)和第二杆件(217),所述第一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内门(104)、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214)的顶部导滑件(802),所述第二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外门(105)、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214)的底部导滑件(804);以及‑每个导滑件(214)的第二致动器(220),所述第二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导滑件(214)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框架(207b)从所述前进位置到所述缩回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2 FR 18508861.一种双流式喷气发动机(100),所述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围绕所述发动机的短舱(102)、以及风扇壳体,其中,所述短舱(102)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界定二次流(208)的辅助喷管(202),并且其中,空气流沿流动方向循环,所述短舱(102)包括:-固定结构体(206),所述固定结构体附接至所述风扇壳体(206a);-推力反向系统(250),所述推力反向系统具有:-活动组件(207),所述活动组件具有活动整流罩(207a)和框架(207b),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固定至所述框架(207b)、并且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处于所述框架的下游,所述活动组件(207)在所述固定结构体(206)上在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能沿平移方向平移移动,在所述前进位置,所述活动组件(207)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靠近所述风扇壳体(206a),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活动组件(207)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与所述风扇壳体(206a)相距一定距离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所述辅助喷管(202)与所述短舱(102)的外侧之间的开放窗口(210);-多对门,所述多对门被安排在所述短舱(102)内,每一对由内门(104)和外门(105)形成,所述外门被安排成面向所述内门(104),每个门(104,105)被安装成通过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边缘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铰接在所述框架(207b)上,在所述收起位置,每个门阻挡所述窗口(210)的区域,在所述展开位置,每个门不阻挡所述窗口(210)的所述区域,所述内门(104)在展开位置朝向所述发动机延伸,所述外门(105)在展开位置从所述短舱(102)向外延伸、并且在收起位置被安排在所述活动整流罩(207a)与所述固定结构体(206)之间以便形成所述短舱(102)的外壁;-每一对门(104,105)的导滑件(214),所述导滑件与所述这对门(104,105)相关联,所述导滑件(214)被安装成在所述框架(207b)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与所述平移方向平行地平移移动,其中,所述这对中的每个门(104,105)从所述收起位置到所述展开位置的切换与所述导滑件(214)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机械地关联,并且反之亦然,每个导滑件(214)由固定至彼此的顶部导滑件(802)和底部导滑件(804)构成;-每个导滑件(214)的第一杆件(216)和第二杆件(217),所述第一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内门(104)、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214)的顶部导滑件(802),所述第二杆件的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外门(105)、并且另一个末端铰接至所述导滑件(214)的底部导滑件(804);以及-每个导滑件(214)的第二致动器(220),所述第二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导滑件(214)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被提供成确保所述框架(207b)从所述前进位置到所述缩回位置的平移移位,并且反之亦然。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德里克·里德赖弗雷德里克·皮亚尔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