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61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包括床身、Y轴运动模组、工作平台、定位治具、刀库、X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以及CCD定位机构;所述的Y轴运动模组固定在床身上方,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在Y轴运动模组上,所述的定位治具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刀库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一侧;所述的X轴运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的Z轴运动模组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上,Z轴运动模组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加工组件;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CD定位机构实现工件的定位,解决了人工循环定位耗时长、定位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A NC High-light Machine with Knife Base and CC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对带刀库的数控高光机的需求持续上涨,针对铝、铜、亚克力等加工带刀库的数控高光机主要是提供储刀位置,并能依程式的控制,主轴运动到所选刀具的正上方,以进行刀具交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轴和刀库的相对配合作用,达到主轴从刀库处取下刀具进行切削加工的目的。数控机床配套的刀库种类很多,但是对于承担批量生产任务的数控机床来说,其所需要的刀位数较少,目前常用的盘式刀库,不但刀的数量多而且体积大,必然导致刀库的安装空间过大,机床换刀时间的过长,这无形中也就削弱了机床工作效率。同时盘式刀库复杂的传动和定位机构也给刀库的制造和加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不可避免的提高了成本。而现在老款的直排式刀库也都存在着各种的问题,如换刀慢,稳定性差,精度差等问题,且机床大多通过人工手动定位,人工循坏定位也存在各种的问题,如耗时长、定位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该数控高光机通过CCD定位机构实现工件的定位,解决了人工循环定位耗时长、定位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床身、Y轴运动模组、工作平台、定位治具、刀库、X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以及CCD定位机构;所述的Y轴运动模组固定在床身上方,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在Y轴运动模组上,通过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Y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定位治具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刀库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一侧;所述的X轴运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的Z轴运动模组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上,通过X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X轴方向往复运动,Z轴运动模组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加工组件;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的侧壁上,该CCD定位机构用于对定位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定位。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包括CCD夹头、镜头以及多个CCD侧板;所述的多个CCD侧板围合形成用于防止CCD夹头和镜头的空腔,所述的镜头固定安装在CCD夹头上,且CCD夹头固定于其中一个CCD侧板的内壁上。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CCD定位机构还包括侧轨气缸、气缸支座以及光源;所述的气缸支座固定在CCD侧板的内壁上,所述的侧轨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的侧边,所述的光源设置在镜头的下方位置,且光源通过一连接板与侧轨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CCD定位机构还包括气缸支架、无杆气缸、CCD上盖板、气缸下盖板以及CCD前门;所述的气缸支架固定在CCD侧板的外壁上,无杆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所述的CCD上盖板和气缸下盖板分别盖在空腔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处,气缸下盖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CCD前门滑动安装在气缸下盖板上,且CCD前门与无杆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床身下方设置有一机床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通过镜头对工件进行位置检测时,无杆气杆驱动CCD前门运动,打开气缸下盖板上的通孔,镜头则可以通过光源上的通孔和气缸下盖板上的通孔对工件进行拍照,在此过程中,侧轨气缸可以驱动光源上下运动,对拍摄的光线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本技术的此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可以自动实现刀具的更换,工件的定位更准确,加工精度更高,适用于各种异形复合材料的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的CCD定位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的CCD定位机构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具体的,该数控高光机包括床身10、Y轴运动模组20、工作平台30、定位治具40、刀库50、X轴运动模组60、Z轴运动模组70以及CCD定位机构80;床身10的下方设置有机床底座101,对床身10实现支撑;所述的Y轴运动模组20固定在床身10上方,所述的工作平台30设置在Y轴运动模组20上,通过Y轴运动模组20的驱动在Y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定位治具40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30上,定位治具40设置有多个吸附孔,通过抽真空设备,对定位治具40上的工件进行吸附,所述的刀库50安装在工作平台30的一侧,刀库50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驱动转盘旋转,转盘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多个刀具。进一步的,所述的X轴运动模组60设置于工作平台30上方,所述的Z轴运动模组70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60上,通过X轴运动模组60的驱动在X轴方向往复运动,Z轴运动模组70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加工组件701;所述的CCD定位机构80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70的侧壁上,该CCD定位机构80用于对定位治具40上的工件进行定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CCD定位机构80对工件进行拍摄,将工件的位置反馈至处理系统内,处理系统根据拍摄的工件位置,驱动Y轴运动模组20和X轴运动模组60,调整工件的加工位置。对于所述的CCD定位机构80,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CCD定位机构80包括CCD夹头801、镜头802以及多个CCD侧板803;所述的多个CCD侧板803围合形成用于防止CCD夹头801和镜头802的空腔,所述的镜头802固定安装在CCD夹头801上,且CCD夹头801固定于其中一个CCD侧板803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CCD定位机构80还包括侧轨气缸804、气缸支座805以及光源806;所述的气缸支座805固定在CCD侧板803的内壁上,所述的侧轨气缸804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805的侧边,所述的光源806设置在镜头802的下方位置,且光源806通过一连接板与侧轨气缸804的气缸杆相连接。另外,所述的CCD定位机构80还包括气缸支架807、无杆气缸808、CCD上盖板809、气缸下盖板810以及CCD前门811,所述的气缸支架807固定在CCD侧板803的外壁上,无杆气缸808固定在气缸支架807上,所述的CCD上盖板809和气缸下盖板810分别盖在空腔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处,气缸下盖板810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CCD前门811滑动安装在气缸下盖板810上,且CCD前门811与无杆气缸808的气缸杆相连接。通过上述的结构,当需要通过镜头802对工件进行位置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Y轴运动模组、工作平台、定位治具、刀库、X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以及CCD定位机构;所述的Y轴运动模组固定在床身上方,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在Y轴运动模组上,通过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Y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定位治具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刀库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一侧;所述的X轴运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的Z轴运动模组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上,通过X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X轴方向往复运动,Z轴运动模组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加工组件;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的侧壁上,该CCD定位机构用于对定位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Y轴运动模组、工作平台、定位治具、刀库、X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以及CCD定位机构;所述的Y轴运动模组固定在床身上方,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在Y轴运动模组上,通过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Y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定位治具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刀库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一侧;所述的X轴运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的Z轴运动模组安装在X轴运动模组上,通过X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X轴方向往复运动,Z轴运动模组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主轴加工组件;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安装于Z轴运动模组的侧壁上,该CCD定位机构用于对定位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定位机构包括CCD夹头、镜头以及多个CCD侧板;所述的多个CCD侧板围合形成用于防止CCD夹头和镜头的空腔,所述的镜头固定安装在CCD夹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伦勇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沃尔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