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中有规定电动车要有脚蹬骑行功能。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带动骑行功能的电动车,但骑行功能都是用在电瓶没电的情况下使用,不仅骑行速度犹如步行,而且受电机的制约骑行也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具有骑行速度可调、骑行较为省力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包括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及制动系统,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车把和前轮,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后轮、后轴及一号电机,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中轴和曲柄,所述电机外与后轮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有轴刹,所述后轴上连接有从动轮盘,所述曲轴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脚蹬,所述中轴上连接有主动轮盘,所述主动轮盘与从动轮盘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一号电机驱动后轮转动时,轴承的内圈与外圈通过轴刹固定连接,当脚蹬驱动后轮转动时,轴承的外圈相对内圈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包括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及制动系统,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车把和前轮(2),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后轮(3)、后轴及一号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中轴和曲柄(4),所述电机外与后轮(3)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有轴刹(7),所述后轴上连接有从动轮盘(53),所述曲轴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脚蹬,所述中轴上连接有主动轮盘(52),所述主动轮盘(52)与从动轮盘(53)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5),当一号电机驱动后轮(3)转动时,轴承的内圈与外圈通过轴刹(7)固定连接,当脚蹬驱动后轮(3)转动时,轴承的外圈相对内圈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包括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及制动系统,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车把和前轮(2),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后轮(3)、后轴及一号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中轴和曲柄(4),所述电机外与后轮(3)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有轴刹(7),所述后轴上连接有从动轮盘(53),所述曲轴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脚蹬,所述中轴上连接有主动轮盘(52),所述主动轮盘(52)与从动轮盘(53)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5),当一号电机驱动后轮(3)转动时,轴承的内圈与外圈通过轴刹(7)固定连接,当脚蹬驱动后轮(3)转动时,轴承的外圈相对内圈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其特征是:所述轴刹(7)包括轴套(71)、轴座(72)、固定板(73)、压缩弹簧(74)及活动杆(75),所述轴座(72)安装在轴套(71)内,其相对轴承的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活动杆(75)和压缩弹簧(74)均设置有若干个,每个通孔内放置一个活动杆(75)和一个压缩弹簧(74),所述固定板(73)连接在轴座(72)相对轴承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74)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杆(75)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板(73)上,所述轴承的内圈上连接有插杆,所述轴座(72)上开设有用于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轴承的外圈上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动杆(75)的推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其特征是:所述轴套(71)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轴座(72)的外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拼接构成制动槽,该制动槽内设有排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