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端方专利>正文

一种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03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包括大、小柱塞以及可用以滑动大、小柱塞的大、小缸套,小柱塞上设有回油通道,其特征在于:回油通道内设有由管状体和球状体组成的消声装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消除回油响声的液压油缸。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包括大、小柱塞以及可用以滑动大、小柱塞的大、小缸套,小柱塞上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内设有由管状体和球状体组成的消声装置。所述的管状体和球状体呈间隔状套塞于回油通道内。所述的回油通道出油口一端设有插销。所述的管状体与球状体形成一体。所述的管状体为塑料管。所述的球状体为钢珠或其它材质球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小柱塞的回油通道内加装管状体、球状体,且管状体、球状体呈间隔状排列,使回油通道内的阻尼增大,防止出现油击现象,并加强了油、气的分离,避免了液压油内混合的气体逸出排油孔,从而达到了消音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小柱塞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小柱塞的构造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的构造侧视图;图6是实施例二小柱塞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小柱塞的构造侧视图。在将物品顶升过程中,可施外力作用于U形压杆31,当U形压杆31上抬时,小柱塞3在柱塞弹簧41的作用下则呈向上移动,这时液压油由油箱通过单向阀62进入小缸套4;当U形压杆31下压时,小柱塞3则呈向下移动,单向阀62关闭,单向阀61打开,小缸套4内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61并经通道63进入大缸套2内,随着U形压杆31的不断上抬与下压,小柱塞3不断地进行往复运动,液压油不断地进入大缸套2,随着大缸套2内液压油的增多,使大柱塞1向上顶升,大柱塞1顶杆上装设的物品则被顶起,实现了物品的顶升。当需要大柱塞1回降时,在物品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将U形压杆31压至最底部,这时小柱塞3顶杆33顶开单向阀61,大缸套2内的液压油通过通道63并经单向阀61进入小缸套4内,再经小缸套4内壁的回油缝隙并通过小柱塞3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73进入小柱塞3所设的回油通道7,由于回油通道7内装设有呈间隔状套塞的塑料管71和钢珠72,液压油在回油通道7内因阻尼增大,使油、气在此产生分离,从而达到了消音的目的,液压油经回油通道7消音后返回油箱。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大柱塞与小柱塞装设于同一轴线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它包括大柱塞1、大缸套2、小柱塞3、小缸套4、缸体5,大缸套2与缸体5形成一体并置于小缸套4之上,大柱塞1与大缸套2滑动相套接,小柱塞3与小缸套4滑动相套接,油缸的底部设有油箱51,小缸套4外套有柱塞弹簧41。在小柱塞3的侧部设有曲拐轴301,曲拐轴301通过紧定螺钉与曲拐302相固定,曲拐302通过连杆303与小柱塞压杆304相联接,当曲拐轴301转动时,可使小柱塞压杆304呈往复运动,小柱塞压杆304的往复运动带动了小柱塞3的往复运动,小柱塞3内设有回油通道7、进油通道6,进油通道6的进油口604与油箱相通,进油通道6的出油口603处设有单向阀601,单向阀601与小缸套4相通,在大缸套2与小缸套4之间设有由小柱塞3顶杆36可开启的单向阀602,回油通道7内装有由塑料管71和钢珠72组成的消音装置,塑料管71和钢珠72呈间隔状套塞于回油通道7内,回油通道7进油口73与小缸套4相通,回油通道7出油口74与油箱51相通,在回油通道7出油口74一端设有插销75,以防止塑料管71、钢珠72在回油通道7内滑动或脱落。在将物品顶升过程中,可施外力作用于曲拐轴301使其转动,而曲拐轴301转动使小柱塞压杆304下拉时,小柱塞3在柱塞弹簧41的作用下则呈向下移动,这时液压油由油箱通过进油通道6并经单向阀601进入小缸套4;当曲拐轴301转动,而使小柱塞压杆304上推时,小柱塞3呈向上移动,单向阀601关闭,单向阀602打开,小缸套4内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602进入大缸套2内,随着曲拐轴301的不断转动,小柱塞压杆304不断地上推与下拉,使小柱塞3不断地进行往复运动,液压油不断地进入大缸套2,随着大缸套2内液压油的增多,使大柱塞1向上顶升,大柱塞1顶杆上装设的物品则被顶起,实现了物品的顶升。当需要大柱塞1回降时,在物品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将曲拐轴301转至极端,这时小柱塞3顶杆36顶开单向阀602,大缸套2内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602进入小缸套4内,再经小缸套4内壁的回油缝隙并通过小柱塞3回油通道7的进油口73进入小柱塞3所设的回油通道7,由于回油通道7内装设有呈间隔状套塞的塑料管71和钢珠72,液压油在回油通道7内因阻尼增大,使油、气在此产生分离,从而达到了消音的目的,液压油经回油通道7消音后返回油箱。权利要求1.一种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包括大、小柱塞以及可用以滑动大、小柱塞的大、小缸套,小柱塞上设有回油通道,其特征在于回油通道内设有由管状体和球状体组成的消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和球状体呈间隔状套塞于回油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通道出油口一端设有插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与球状体形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为塑料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体为钢珠或其它材质球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消声装置的液压油缸,它主要包括大、小柱塞以及可用以滑动大、小柱塞的大、小缸套,小柱塞上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进油口与小缸套相通,回油通道出油口与油箱相通,回油通道内设有由管状体和球状体组成的消音装置,管状体和球状体呈间隔状套塞于回油通道中。由于采用了在小柱塞的回油通道内加装管状体和球状体,且管状体和球状体呈间隔状排列,使回油通道内的阻尼增大,防止出现油击现象,加强了油、气的分离,避免了液压油内混合的气体逸出排油孔,从而达到了消音的目的。文档编号F15B15/00GK2568865SQ0226971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端方 申请人:陈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端方
申请(专利权)人:陈端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