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锦华专利>正文

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57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有二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按相反方向连接,成一体,两联接轴一端共同设置在摆线转子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马达,特别涉及一种双轴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都是单轴单输出的摆线液压马达。当遇到需要双端同步输出时,如交通运输车辆的载重车升降台,通常都是用二台单轴单输出的摆线液压马达同时工作来执行,以分别带动两端机构同时升降,而这种工作方式必然带来工作不同步,形成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要增加其他装置来校正误差,包括使用同步阀。这不仅造成造价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缺点,而且误差依然不能完全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双轴摆线液压马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有二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按相反方向连接,成一体,两联接轴一端共同设置在摆线转子内。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真正做到了同步输出,毫无误差,而同时体积小、重量轻且结构紧凑、简单,调速平稳,起动性能好,短期超载能力强,两端可同时输出扭矩,成本低,易于生产和使用,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转子与定子连接结构图。图3——本技术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机壳2一端上定位销3将输出轴1与联接轴4连接,另一端也是如此,即二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按相反方向连接成本体,在一个机壳2内;两联接轴4另一端共同设置在摆线转子7内,摆线转子7上套接定子6,而摆线转子7设计有N个齿,则定子6上设计有N+1个圆弧齿13与摆线转子7啮合,形成N+1个密封容腔11;机壳2上的配油套5上设置有2N个交错槽9,均连通油孔8;机壳2上还设置有N+1个配油孔10,分别与相应的定子6与摆线转子7形成的N+1个密封容腔11相通;摆线转子7与定子6存在偏心距。当压力油经进油口8输入时,通过配油套5的交错槽9进入机壳2上的N+1个配油孔10,至相邻的N/2高压腔12,即部分密封容腔11,且高压腔12是不断变化的,摆线转子7在油压作用下,朝着使高压腔12的齿间容积增大的方向自转,摆线转子7在绕自身轴线低速旋转的同时,其中心还绕定子6作高速反向公转,公转一圈,自转一齿,即摆线转子7公转N圈时才自转一圈,公转与自转的速比为N∶1,摆线转子7自转一圈时,液压马达配油完成N·(N+1)个腔的进出油变化,回油则通过出油口14。从图中可知,二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共用一套油口8、配油套5、交错槽9及配油孔10。如果将进油口8改为出油,出油口14改为进油,则将改变马达输出轴1的旋转方向。因此,本技术具有低速且大扭矩的功能和特点。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18具体应用于交通运输车辆载重升降台,两端输出通过蜗杆15、蜗轮16、丝杆17的机构将升降台升、降。权利要求1.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有二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按相反方向连接,成一体,两联接轴一端共同设置在摆线转子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单轴液压马达共在一个机壳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共用一套油口、配油套及交错槽、配油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轴摆线液压马达。本技术采用两个单轴摆线液压马达相向连接在一起成一体,两联接轴一端均设置在摆线转子内,均在一个机壳内,共用一套油口、配油套及交错槽、配油孔。解决了遇到需要双端同步输出时,通常要用二台单轴单输出的摆线液压马达同时工作来执行,以分别带动两端机构同时升降,所带来的工作不同步导致的误差,以及要增加其他装置来校正误差,包括使用同步阀等所造成的不仅造价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缺点,而且误差依然不能完全消除的缺陷。文档编号F15B11/22GK2656688SQ20032011078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锦华, 王勇发 申请人:陈锦华, 王勇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华王勇发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华王勇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