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和发动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02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和发动机组件,所述管结构包括:缩放喷管,缩放喷管包括第一入口端,第一入口端能连接在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尾管上、以从废气排放尾管中吸入发动机的排放尾气,且缩放喷管还包括与第一入口端相连的渐缩段;旁通管,旁通管包括第二入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二入口端能够吸入常温空气、第二出口端连接在缩放喷管的渐缩段上,以将常温空气通入渐缩段中而与排放尾气进行混合。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形成一定真空将常温冷空气由旁通管吸入缩放喷管中与高温的排气混合,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温度,不用采用额外的动力源使得降温措施成本大为降低,制造维护简单方便,且可靠性能高。

A Tube Structure and Engine Component for Reducing Engine Tail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和发动机组件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工程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传统柴油机是由油气混合气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外做功的,产生比较高的排气温度,在非道路国四阶段为了满足排放法规要求引入了DPF微粒捕集器,DPF再生过程中需要后喷使得排气温度更高,达到650℃。如此高的排气温度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在一些作业机械上的发动机,例如农用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动机高温尾气的排放可能会引起周围农作物的燃烧,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发动机高温尾气的排放温度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高温排气在排气管中流动过程当中如果仅靠自然风冷却排气管壁面来降低尾气排放温度并不能达到安全防护范围,尤其对于农用机械其作业过程中行驶速度很低使得空气与排气管对流换热量更低,尾气排放温度更达不到安全范围,所以我们需要对发动机尾管所排放的废气进行主动降温。可用的方法一般有:一可用冷却液对排气管进行循环冷却,二可对排气管表面进行优化设计加强排气管壁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比如带散热翅片的设计等。但是以上两种降温措施成本高昂,制造维护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缩放喷管(1),所述缩放喷管(1)包括第一入口端(11),所述第一入口端(11)能连接在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尾管(2)上、以从所述废气排放尾管(2)中吸入发动机的排放尾气,且所述缩放喷管(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入口端(11)相连的渐缩段(12);旁通管(3),所述旁通管(3)包括第二入口端(31)和第二出口端(32),所述第二入口端(31)能够吸入常温空气、所述第二出口端(32)连接在所述缩放喷管(1)的所述渐缩段(12)上,以将常温空气通入所述渐缩段(12)中而与排放尾气进行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缩放喷管(1),所述缩放喷管(1)包括第一入口端(11),所述第一入口端(11)能连接在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尾管(2)上、以从所述废气排放尾管(2)中吸入发动机的排放尾气,且所述缩放喷管(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入口端(11)相连的渐缩段(12);旁通管(3),所述旁通管(3)包括第二入口端(31)和第二出口端(32),所述第二入口端(31)能够吸入常温空气、所述第二出口端(32)连接在所述缩放喷管(1)的所述渐缩段(12)上,以将常温空气通入所述渐缩段(12)中而与排放尾气进行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12)包括管径最小的喉部(13),所述渐缩段(12)的管径从所述第一入口端(11)至所述喉部(13)的方向为逐渐减小,且所述旁通管(3)的所述第二出口端(32)连接在所述喉部(13)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3)的管径从所述第二入口端(31)至所述第二出口端(32)的方向为逐渐减小、而形成渐缩喷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喷管(1)还包括与所述渐缩段(12)的所述喉部(13)相连通的扩张段(14),所述扩张段(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东康贾新颖李思宇杜建国祖炳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恒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