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59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模芯,所述上模板和上模芯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所述上模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块,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芯,所述下模板和下模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所述下模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块,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在上模板和上模芯之间以及设置第二隔热板在下模板和下模芯之间,使分别固定连接上模芯和下模芯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杆隔绝一定的热量,避免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A Die Assembly Mechanism for Insulation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瞬间填充模具型腔使得模具承受高温而温度升高,模具温度除了对胶件的成型质量、成型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模具加工温度太高还会使模具配件产生热变形,使运动部件因其配合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降低模具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同时还导致产品质量变差,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模芯,所述上模板和上模芯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所述上模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块,且通过第一限位杆依次穿设第一垫块和第一隔热块固定连接上模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芯,所述下模板和下模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所述下模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块,且通过第二限位杆依次穿设第二垫块和第二隔热块固定连接下模板。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上设有浇口管,所述浇口管通过穿设上模板和第一隔热块至上模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为蜂窝合金板,所述第一隔热块和第二隔热块均采用纳米隔热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垫块延伸到下模板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通过穿插有第一固定销固定连接上模芯,所述第二垫块通过穿插有第二固定销固定连接下模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在上模板和上模芯之间以及设置第二隔热板在下模板和下模芯之间,使分别固定连接上模芯和下模芯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隔绝一定的热量,减少模具温度对配件的影响,避免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1、下模2、浇口管3、导向柱10、上模板11、上模芯12、第一隔热板13、第一垫块14、第一隔热块15、第一限位杆16、第一固定销17、导向孔20、下模板21、下模芯22、第二隔热板23、第二垫块24、第二隔热块25、第二限位杆26、第二固定销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如图1至2所示的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包括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13,上模芯1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垫块14,第一垫块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块15,且通过第一限位杆16依次穿设第一垫块14和第一隔热块15固定连接上模板11,下模2包括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23,下模芯22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块24,第二垫块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块25,且通过第二限位杆26依次穿设第二垫块24和第二隔热块25固定连接下模板21。如上,上模板11上设有浇口管3,浇口管3通过穿设上模板11和第一隔热块15至上模芯12,第一隔热板13和第二隔热板23为蜂窝合金板,第一隔热块15和第二隔热块25均采用纳米隔热材料制成,第一垫块14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0,第二垫块24延伸到下模板21设有与导向柱10相配合的导向孔20,第一垫块14通过穿插有第一固定销17固定连接上模芯12,第二垫块24通过穿插有第二固定销27固定连接下模芯22,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13在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之间以及设置第二隔热板23在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之间,使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芯12和下模芯22的第二限位杆16和第二限位杆26隔绝一定的热量,减少模具温度对配件的影响,避免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的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之间的第一隔热板13以及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之间的第二隔热板23均采用蜂窝合金板,蜂窝合金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帮助用于固定的第二限位杆16和第二限位杆26隔绝一定的热量,避免第二限位杆16和第二限位杆26造成损坏而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设置于第一垫块14与上模板11之间的第一隔热块15以及设置于第二垫块24与下模板21之间的第二隔热块25均采用纳米隔热材料制成,该纳米隔热材料为SiO2纳米超级隔热材料且由纳米颗粒相互连接形成链状骨架,纳米颗粒的直径在10~20nm之间,并具有比较均匀的粒径分布,保护好模具中第一固定销17和第二固定销27以及橡胶密封件等配件,避免变形,避免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模具油液泄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所述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13),所述上模芯(1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垫块(14),所述第一垫块(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块(15),且通过第一限位杆(16)依次穿设第一垫块(14)和第一隔热块(15)固定连接上模板(11),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所述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23),所述下模芯(22)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块(24),所述第二垫块(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块(25),且通过第二限位杆(26)依次穿设第二垫块(24)和第二隔热块(25)固定连接下模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所述上模板(11)和上模芯(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13),所述上模芯(1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垫块(14),所述第一垫块(1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块(15),且通过第一限位杆(16)依次穿设第一垫块(14)和第一隔热块(15)固定连接上模板(11),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所述下模板(21)和下模芯(2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23),所述下模芯(22)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块(24),所述第二垫块(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块(25),且通过第二限位杆(26)依次穿设第二垫块(24)和第二隔热块(25)固定连接下模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配件实现隔热恒温的模具装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