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9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包括支撑件和模具,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柱、底座与扭动键,所述模具设置的模具底座包括有支撑孔和固定槽,所述支撑件设置的支柱连接于模具底座设置的支撑孔,所述支撑件通过底座设置的固定板连接固定槽,所述固定槽顶部设有扩架,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延伸架,所述延伸架通过主轴连接扭动键,让延伸架设置的延伸柱具有延伸连接扩架的作用,所述扩架内分别设置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通过伸缩弹簧相互连接构成一体,让模具连接的支撑件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模具与配件装合的机构具有减少压力的效果。

Assembly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mould and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配件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是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器材,模具能让生活的物品构成一体或构成产品的一部分,模具具有多种多样,也具有多种用法的作用,模具经常需要配件辅助运行,模具安装上配件,让模具生产的产品具有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模具的配件也具有多种,现在模具也配件装合时,模具运行时,因模具运行时产生的压力,让配件具有损坏的问题,模具安装的配件损坏,让模具可能生产的产品具有损坏,或许生产的产品不能成型的问题,现在模具与配件安装的机构缺少一种能减少压力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提供一种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具体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撑件与模具,所述支撑件通过扭动键拆卸连接于模具的底面,所述支撑件分别设有支柱、底座与扭动键,所述支柱穿插连接于模具,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凹框,且底座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凹框外表面活动设有扭动键,且所述扭动键设有固定板连接于模具,所述固定板通过延伸架拆卸连接于模具,所述模具固定设有模具底座,且所述模具底座分别设有支撑孔与固定槽,所述支撑孔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于支撑件设置的支柱,所述固定槽通过空腔连接于底座内设置的固定板,该固定槽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扩架,所述扩架两面通过橡胶垫连接延伸架设置的延伸柱。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与底座通过焊接构成整体支撑件。进一步地,所述扭动键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凹框两侧分别设有的轴道,该扭动键通过框架形成空腔,且扭动键通过空腔内穿插设有主轴。进一步地,所述主轴通过扭动键穿插连接于一端设置的轴承架,且主轴另一端设有延伸架。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架内分别设有延伸柱,该延伸架一端连接于模具底座内设置的扩架,另一端固定设有推柱连接于推动架,且所述推动架通过扩架构成的空腔连接于主轴。进一步地,所述扩架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延伸架设置的延伸柱,且扩架形成的空腔内上下面分别设置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构成一体,且橡胶垫分别连接延伸柱与模具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件连接模具,支撑件是模具的配件,支撑件顾名思义具有支撑模具的作用,支撑件分别通过支柱和固定板连接于模具的底座,支撑件通过支柱和固定板连接模具具有第一步稳定连接的作用,支撑件再通过扭动键启动固定板设置的延伸架固定连接模具的作用,延伸架分别设有延伸柱,延伸架设置的延伸柱通过主轴连接扭动键,扭动键通过主轴运行延伸架设置的延伸柱连接模具,让模具和支撑件具有固定连接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具设置具有模具底座,模具底座分别设置支撑孔和固定槽,支撑孔连接支撑件设置的支柱,支撑孔连接的支柱具有预留空腔部分,固定槽连接支撑件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设置的延伸架具有延伸柱,延伸柱连接固定槽顶部设置的扩架,扩架内部分别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内部通过伸缩弹簧构成相互连接,让固定槽设置的扩架具有减压压力的效果,让模具与支撑件构成减少压力的装合机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扭动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延伸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模具底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扩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橡胶垫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柱1、底座2、凹框3、扭动键4、固定板5、主轴6、延伸架7、延伸柱8、推动架9、推柱10、模具底座11、固定槽12、扩架13、伸缩弹簧14、橡胶垫15、支撑件16、模具17、支撑孔18、轴承架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包括支撑件16与模具17,支撑件16通过扭动键4拆卸连接于模具17的底面,支撑件16分别设有支柱1、底座2与扭动键4,支柱1穿插连接于模具17,底座2两侧分别设有凹框3,且底座2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5,凹框3外表面活动设有扭动键4,且扭动键4设有固定板5连接于模具17,固定板5通过延伸架7拆卸连接于模具17,模具17固定设有模具底座2,且模具底座2分别设有支撑孔18与固定槽12,支撑孔18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于支撑件16设置的支柱1,固定槽12通过空腔连接于底座2内设置的固定板5,固定槽1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扩架13,扩架13两面通过橡胶垫15连接延伸架7设置的延伸柱8,模具17通过支撑件16装合,支撑件16分别通过支柱1和固定板5连接形成一体,支柱1连接模具底座11设置的支撑孔18,支撑孔18的长度比支柱1的长度更长,让模具17产生的压力通过支撑孔18连接支柱1具有收缩缓解压力的作用,支撑件16通过底座2设有扭动键4,扭动键4通过主轴6连接固定板5设置的延伸架7,固定板5连接于模具底座11设置的固定槽12,固定槽12设有扩架,延伸架7通过扭动键4推动延伸架7内设置的推柱10连接扩架13,让模具17与支撑件16构成固定连接作用;模具底座11通过1固定槽12顶部设置扩架13,扩架13内分别设置橡胶垫15,橡胶垫15分别连接延伸架7内设置的推柱10与模具17构成的框架,橡胶垫15内设置伸缩弹簧14,让模具17连接支撑件16具有伸缩的作用,让支柱1连接的支撑孔18具有完全接触支撑的作用;支柱1与底座2通过焊接构成整体支撑件16,支柱1、底座2与扭动键4构成一体的支撑件16,支柱1与底座2的设置具有固定连接模具16的作用;扭动键4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凹框3两侧分别设有的轴道,扭动键4通过框架形成空腔,且扭动键4通过空腔内穿插设有主轴6,主轴6通过轴承连接主轴6,让主轴6连接的延伸架7具有启动推柱10连接扩架13的作用;主轴6通过扭动键4穿插连接于一端设置的轴承架19,且主轴6另一端设有延伸架7,主轴6一端连接扭动键4,另一端连接延伸架7,让扭动键4具有启动延伸架7的设置连接于扩架13的作用,让模具17与支撑件16构成固定连接的作用;延伸架7内分别设有延伸柱8,延伸架7一端连接于模具底座2内设置的扩架13,另一端固定设有推柱10连接于推动架9,且推动架9通过扩架13构成的空腔连接于主轴6,延伸架7内设置有推动架9,推动架9通过推柱10连接延伸柱8,扭动键4扭动时,让扭动键4连接的主轴6在延伸架7内推移推动架9,让推动架9推移的推柱10设置的延伸柱8连接扩架13,让模具17与支撑件16构成固定连接的作用;扩架13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延伸架7设置的延伸柱8,且扩架13形成的空腔内上下面分别设置橡胶垫15,扩架13内分别设置具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分别连接延伸柱8和模具底座11构成的框架,橡胶垫15通过弹性橡胶等构成具有弹力的作用,让模具16通过扩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包括支撑件(16)与模具(17),所述支撑件(16)通过扭动键(4)拆卸连接于模具(17)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6)分别设有支柱(1)、底座(2)与扭动键(4),所述支柱(1)穿插连接于模具(17),所述底座(2)两侧分别设有凹框(3),且底座(2)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5),所述凹框(3)外表面活动设有扭动键(4),且所述扭动键(4)设有固定板(5)连接于模具(17),所述固定板(5)通过延伸架(7)拆卸连接于模具(17),所述模具(17)固定设有模具底座(2),且所述模具底座(2)分别设有支撑孔(18)与固定槽(12),所述支撑孔(18)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于支撑件(16)设置的支柱(1),所述固定槽(12)通过空腔连接于底座(2)内设置的固定板(5),该固定槽(1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扩架(13),所述扩架(13)两面通过橡胶垫(15)连接延伸架(7)设置的延伸柱(8)。/n

【技术特征摘要】
1.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包括支撑件(16)与模具(17),所述支撑件(16)通过扭动键(4)拆卸连接于模具(17)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6)分别设有支柱(1)、底座(2)与扭动键(4),所述支柱(1)穿插连接于模具(17),所述底座(2)两侧分别设有凹框(3),且底座(2)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5),所述凹框(3)外表面活动设有扭动键(4),且所述扭动键(4)设有固定板(5)连接于模具(17),所述固定板(5)通过延伸架(7)拆卸连接于模具(17),所述模具(17)固定设有模具底座(2),且所述模具底座(2)分别设有支撑孔(18)与固定槽(12),所述支撑孔(18)通过框架形成的空腔连接于支撑件(16)设置的支柱(1),所述固定槽(12)通过空腔连接于底座(2)内设置的固定板(5),该固定槽(1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扩架(13),所述扩架(13)两面通过橡胶垫(15)连接延伸架(7)设置的延伸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与底座(2)通过焊接构成整体支撑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模具与配件压力的装合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