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23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78;充电管理芯片的BAT端口分别连接有电源、电池、电容C41、电阻R77,电池的另一端口以及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7的另一端与充电管理芯片的CSP端口以及自感线圈L5相连,自感线圈L5分别与P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充电管理芯片的DRV端口与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PMOS晶体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有电源、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42和电容C4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DTU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管理芯片易损坏的问题,可实现温度的监测,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A Battery Management Circuit for DT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
本技术属于DTU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DTU是数据传输单元,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快速充电,DTU充电的充电电流越来越大,较大的充电电流在通过充电管理芯片时,会使充电管理芯片发热,而且充电电流越大,发热量也越大,会导致局部过热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解决了现有DTU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管理芯片易损坏的问题,可实现温度的监测,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其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PGND端口和GND端口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端口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电阻R87的一端,电阻R8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EOC端口连接电阻R8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其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PGND端口和GND端口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端口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78的一端,电阻R7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EOC端口连接电阻R80的一端,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1端口分别连接电阻R81和电容C46的一端,电阻R81和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2端口通过电阻R79与电容C45的一端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其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PGND端口和GND端口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端口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78的一端,电阻R7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EOC端口连接电阻R80的一端,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1端口分别连接电阻R81和电容C46的一端,电阻R81和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2端口通过电阻R79与电容C45的一端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ST端口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3端口连接电容C4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戴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米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