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图形设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图形设计,可用于
技术介绍
如今,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形大同小异,如图1和图2所示,基本上都采用主副栅结构,主副栅线平行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的太阳能电池片;主栅1一般对称分布,副栅2垂直于主栅,背面电极3平行于主栅设计;其设计原则通常遵循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增加电流收集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另一方面是希望尽量减少主副栅线对太阳能电池片进光面的遮挡。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目前的做法是增加栅线的数量。栅线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的串联电阻,从而达到增加光生电流收集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在制作组件时,主栅上面再覆盖焊带,以便与其他电池进行连接。传统光伏组件互联技术采用焊带将电池单元焊接,焊带贯穿整个电池片,需要消耗大量昂贵的焊带,此外大约3%的入射光被焊带遮挡而不能被电池片有效吸收,不仅造成制作成本大大增减,而且显著地降低组件的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在组件的有效受光面积影响组件输出功率,增加有效电池片有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图形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主栅结构(10)和正面副栅结构(20),正面主栅结构(10)和正面副栅结构(20)位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前表面上,太阳能电池片的背表面上设有背面电极结构(30),所述正面主栅结构(10)与背面电极结构(30)为垂直分布设置,背面电极结构的数量与正面主栅结构数量不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图形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主栅结构(10)和正面副栅结构(20),正面主栅结构(10)和正面副栅结构(20)位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前表面上,太阳能电池片的背表面上设有背面电极结构(30),所述正面主栅结构(10)与背面电极结构(30)为垂直分布设置,背面电极结构的数量与正面主栅结构数量不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图形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主栅结构(10)为非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武,陈光,康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