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非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10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包括底座和加热组件,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承热部、以及配重部,所述连接部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承热部和所述配重部插设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承热部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在教学实验使用时,能根据待加热的实验器具的质量进行配重,使得加热组件保持平衡,使得整个加热托持装置的稳定性较好,提高了教学演示实验的安全性。

A New Heating Support Device for Teaching Experi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生物等带有实验课题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在讲台上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在诸多课堂演示实验上常常需要用到加热托持装置,现有的加热托持装置存在稳定性不好,易倾覆造成实验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现有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存在的稳定性不好,易倾覆造成实验事故的风险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承热部、以及配重部,所述连接部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承热部和所述配重部插设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承热部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柱可转动调节配合以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转动调节设置。优选地,所述承热部包括承热围框和多孔板,所述承热围框呈围设所述多孔板设置。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为石棉材质。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滑动环和两个分设于所述滑动环一径向两端的插接配合套,所述承热围框和所述配重部分别插设于一所述插接配合套。优选地,所述配重部包括配重柄和砝码盘,所述配重柄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配合套,所述砝码盘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柄的下端面,以通过在所述砝码盘中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来实现所述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优选地,本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还包括上环形定位座和下环形定位座,所述上环形定位座所述上环形定位座位于所述环形定位座沿径向设有定位螺栓,所述环形定位座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且通过所述定位螺栓在所述支撑柱的上下向上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在与所述底座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加强肋板。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侧面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底座和加热组件;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承热部、以及配重部,所述连接部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承热部和所述配重部插设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承热部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使得在教学实验时,能根据待加热的实验器具的质量进行配重,使得加热组件保持平衡,使得整个加热托持装置的稳定性较好,提高了教学演示实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滑动环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承热部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中上环形定位座或下环形定位座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1中配重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1中底座和支撑柱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底座2支撑柱3加热组件31连接部311滑动环312插接配合套32承热部321承热围框322多孔板33配重部331配重柄332砝码盘41上环形定位座42下环形定位座43定位螺栓5加强肋板6减震橡胶垫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化学、生物等带有实验课题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在讲台上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在诸多课堂演示实验上常常需要用到加热托持装置,现有的加热托持装置存在稳定性不好,易倾覆造成实验事故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图1至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包括:底座1和加热组件3;所述底座1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2,所述底座1可以是方形板状的也可以是圆形板状的,所述支撑柱2可以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2也可以与所述底座1一体式连接如焊接等,所述支撑柱2可为圆柱形;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连接部31,连接部31以及配重部33;所述连接部31可以是圆环、所述承热部32可以为铁丝网也可以为石棉网等,所述连接部31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所述沿上下向滑动安装可以是所述连接部31穿设于所述支撑柱2,所述承热部32和所述配重部33插设于所述连接部31位于所述支撑柱2的两端,所述承热部32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33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所述配重部33可以是多个数量可调的挂钩砝码也可以是砝码盘332配合砝码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32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底座1和加热组件3,所述底座1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2;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连接部31、承热部32、以及配重部33,所述连接部31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所述承热部32和所述配重部33插设于所述连接部31位于所述支撑柱2的两端,所述承热部32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33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32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使得在教学实验时,能根据待加热的实验器具的质量进行配重,使得加热组件3保持平衡,使得整个加热托持装置的稳定性较好,提高了教学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在进行实验时在进行完试验后,需要将承热部移开热源,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支撑柱2可转动调节配合以沿所述支撑柱2的周向转动调节设置,所述转动调节设置可为所述连接部31中设置圆孔与圆柱支撑柱2配合,扳动所述配重部33,所述配重部33带动所述连接部31转动,所述连接部31带动所述承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承热部、以及配重部,所述连接部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承热部和所述配重部插设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承热部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向上延伸设有支撑柱;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承热部、以及配重部,所述连接部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承热部和所述配重部插设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承热部用以托持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所述配重部的重量根据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呈可调节设置,以平衡所述承热部及待加热的教学实验器具的质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柱可转动调节配合以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转动调节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热部包括承热围框和多孔板,所述承热围框呈围设所述多孔板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为石棉材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教学实验加热托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非飞谭美娥
申请(专利权)人:黄非飞谭美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