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09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一转动件、一升降配重件及一牵动索。该转动件用以驱动一升降载具。该升降配重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下方。该牵动索绕设于该转动件及该升降配重件,该牵动索具有一连接端及一固定端,该连接端连接该升降载具,该固定端相对于该连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船员登轮的安全性。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大型轮船(如货柜轮、油轮等)因船体高度达数层楼高,故船员乘坐小艇在海上登轮时,普遍需通过攀爬绳梯来完成登轮动作。然而,船员所乘坐的小艇是随着海面上下浮动的,换言之,小艇与绳梯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海面的上下变动而不断改变,因此,船员必须自己掌握好攀上绳梯的时间点,方能顺利攀上绳梯。惟,海面的上下变动情况是难以预期的,故经常会有船员因攀上绳梯的时间点未掌握好而不幸落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创新且具进步性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升降装置包括一转动件、一升降配重件及一牵动索。该转动件用以驱动一升降载具。该升降配重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下方。该牵动索绕设于该转动件及该升降配重件,该牵动索具有一连接端及一固定端,该连接端连接该升降载具,该固定端相对于该连接端。本专利技术可提高船员登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离合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离合驱动单元脱离定滑轮的动作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配置张力感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显示本专利技术牵动索的张力状态为张紧状态时张力感测器的动作示意图。图5B显示本专利技术牵动索的张力状态为松弛状态时张力感测器的动作示意图。图6A至图6F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应用于登轮的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号1升降装置10转动件11定滑轮12离合驱动单元121电机轴件122磁片123金属盘124伸缩件125电磁铁20升降配重件21动滑轮22配重物30牵动索30C连接端30F固定端31第一索段32第二索段33第三索段40升降载具50张力感测器51机械感测部511结合座512移动杆513滚轮件514弹簧52光感测部2轮船B小艇P船员W水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其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1包括一转动件10、一升降配重件20及一牵动索30。该转动件10用以驱动一升降载具40。在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载具40可用以承载登轮船员。该转动件10包括一定滑轮11及一离合驱动单元12。该定滑轮11具有一受控转动模式及一自由转动模式。该离合驱动单元12能选择性地连结或脱离该定滑轮11,以使该定滑轮11能进行该受控转动模式及该自由转动模式。在该受控转动模式中,该离合驱动单元12连结该定滑轮11,以控制该定滑轮11转动,进而驱动该升降载具40进行上升、下降或停止升降等作业。在该自由转动模式中,该离合驱动单元12脱离该定滑轮11,以使该定滑轮11能自由转动(空转)。在一实施例中,该受控转动模式于该升降载具40欲进行上升、下降或停止升降时启动。在一实施例中,该自由转动模式于该升降载具40下降至一水面或一浮动载体表面时启动。在一实施例中,该离合驱动单元12可为机械式离合模块、磁耦式离合模块或油压式离合模块。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离合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离合驱动单元12可包括一电机轴件121、一磁片122、一金属盘123、一伸缩件124及一电磁铁125。该电机轴件121的两端可分别结合该定滑轮11及该磁片122,该伸缩件124可结合于该金属盘123与该电磁铁125之间,通过控制该金属盘123连结或脱离该磁片122,能辅助控制该定滑轮11进行该受控转动模式及该自由转动模式。该升降配重件20设置于该转动件10的下方,用以在该自由转动模式中,与该升降载具40进行同步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配重件20的移动方向与该升降载具40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较佳地,该升降配重件20的重量小于该升降载具40的重量,以使该升降配重件20能同步配合该升降载具40的移动。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离合驱动单元脱离定滑轮的动作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及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升降配重件20包括一动滑轮21。较佳地,该动滑轮21的重量小于该升降载具40的重量。此外,该升降配重件20可进一步包括一配重物22,该配重物22枢接于该动滑轮21,且较佳地,该动滑轮21与该配重物22的重量和小于该升降载具40的重量。在一实施例中,该配重物22的重量可依据该升降载具40的重量进行调整。在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1可包括一滑轮轨道(图未绘出),该动滑轮21可沿着该滑轮轨道上下滑行。该牵动索30绕设于该转动件10及该升降配重件20。在本实施例中,该牵动索30绕设于该转动件10的该定滑轮11及该升降配重件20的该动滑轮21。在一实施例中,该牵动索30为钢索或索链。该牵动索30具有一连接端30C及一固定端30F,该连接端30C连接该升降载具40,该固定端30F相对于该连接端30C,且该固定端30F的位置不低于该连接端30C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固定端30F可连接一船体(图未绘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牵动索30具有一第一索段31、一第二索段32及一第三索段33。该第一索段31位于该转动件10的右侧。该第二索段32位于该转动件10的左侧及该升降配重件20的右侧。该第三索段33位于该升降配重件20的左侧。为节省该升降装置1的配置空间,较佳地,该第二索段32与该第一索段31平行,该第三索段33与该第二索段32平行。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配置张力感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显示本专利技术牵动索的张力状态为张紧状态时张力感测器的动作示意图。图5B显示本专利技术牵动索的张力状态为松弛状态时张力感测器的动作示意图。配合参阅图4、图5A及图5B,在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1可包括一张力感测器50,该张力感测器50电连接该离合驱动单元12,且该张力感测器50用以感测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所述张力状态包括张紧状态及松弛状态。如图4及图5A所示,当该张力感测器50测得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为张紧状态时,该离合驱动单元12连结该定滑轮11,以使该定滑轮11进入该受控转动模式,进而可控制该升降载具40进行上升、下降或停止升降等作业。如图4及图5B所示,该张力感测器50测得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为松弛状态时,该离合驱动单元12脱离该定滑轮11,以使该定滑轮11进入该自由转动模式,此时该定滑轮11能随着该升降载具40的浮动而同步转动,而该升降配重件20可提供一反向作用力拖住该升降载具40,并可防止该牵动索30自该定滑轮11上松脱。再参阅图4、图5A及图5B,在一实施例中,该张力感测器50包括一机械感测部51及一光感测部52。该机械感测部51接触该牵动索30,该光感测部52检测该机械感测部51的位移变化,以判断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该机械感测部51包括一结合座511、一移动杆512、一滚轮件513及一弹簧514。该移动杆512贯穿该结合座511。该滚轮件513连接该移动杆512的一端,且该滚轮件513接触该牵动索30。该弹簧514套设于该移动杆512,且该弹簧514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结合座511及该滚轮件513。该光感测部52检测该移动杆512的位移变化,以判断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该张力感测器50可为压力感测器,所述压力感测器接触该牵动索30,以感测该牵动索30的张力状态。参阅图6A至图6F,其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应用于登轮的各动作示意图。如图6A所示,该升降装置1可装设于一轮船2上。配合参阅图5A及图6B,当船员P乘坐小艇B欲登轮时,该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动件,用以驱动一升降载具;一升降配重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下方;及一牵动索,绕设于该转动件及该升降配重件,该牵动索具有一连接端及一固定端,该连接端连接该升降载具,该固定端相对于该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动件,用以驱动一升降载具;一升降配重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下方;及一牵动索,绕设于该转动件及该升降配重件,该牵动索具有一连接端及一固定端,该连接端连接该升降载具,该固定端相对于该连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包括一定滑轮及一离合驱动单元,该牵动索绕设于该定滑轮,该离合驱动单元能选择性地连结或脱离该定滑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滑轮具有一受控转动模式,该受控转动模式包括该离合驱动单元连结该定滑轮,以控制该定滑轮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滑轮具有一自由转动模式,该自由转动模式包括该离合驱动单元脱离该定滑轮,以使该定滑轮能自由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配重件包括一动滑轮,该牵动索绕设于该动滑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配重件另包括一配重物,该配重物枢接于该动滑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滑轮与该配重物的重量和小于该升降载具的重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配重件的重量小于该升降载具的重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配重件的移动方向与该升降载具的移动方向相反。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牵动索的该固定端的位置不低于该连接端的位置。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牵动索具有一第一索段、一第二索段及一第三索段,该第一索段位于该转动件的右侧,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梯阶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