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969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01
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属于油壶自动装配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产品机器人系统、上料系统、伺服焊接机、2台气密性检测机、2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和2台翻转通断测试机;所述产品机器人系统设置在生产线的中部位置,所述上料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左侧,所述伺服焊接机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后方,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构和翻转通断测试机构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侧,所述收料框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前方;机器人系统夹取工件,在各个工位设备之间递送,进行自动化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并且减少人为的磕伤、碰坏的风险,避免出现人为的漏装部件、误判等情况,适合大批量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Oil kettle automatic assembly and inspection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为油壶装配检测生产线,特别涉及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属于油壶自动装配

技术介绍
汽车油壶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目前,在我国汽车油壶的装配检测生产还处于落后的人工操作状态。原汽车油壶装配检测生产线,由员工操作运行,生产效率低下,每班生产1000个,一条生产线需要3至4人;在生产过程中,有漏工序、漏部件等问题点,且有时候员工不按操作要求进行作业,有安全风险,甚至出现人为的漏装部件、误判等情况,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很大隐患。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的逐步推广,汽车油壶传统的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合大批量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对原有落后的生产线进行创新、升级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工转配、检测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可以达到减少人力,自动装配、检测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所述油壶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传感器、注油口、注油口滤网和浮子;包括机器人系统、上料系统、伺服焊接机、2台气密性检测机、2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2台翻转通断测试机;所述产品机器人系统设置在生产线的中部位置,所述上料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左侧,所述伺服焊接机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后方,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构和翻转通断测试机构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侧。还包括机器人控制柜,所述机器人控制柜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后方、伺服焊接机左侧;所述机器人系统型号为IRB2600/20/1.65,是ABBRobotics机器人中,最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有效载荷12-20kg,工作半径1.65米,能X、Y、Z轴三维转动作业,机器人系统与机器人控制柜电连接;在机器人控制柜作用下,机器人系统夹取工件,在各个工位之间递送,达到各工位之间工件传送自动化操作的目的。所述机器人系统包括底座、转轴1、底盘、转轴2、主轴、转轴3、连轴节、转轴4、机械臂、转轴5和吸盘;所述底座、转轴1、底盘、转轴2、主轴、转轴3和连轴节自下往上设置,所述连轴节、转轴4、机械臂、转轴5和吸盘自中心向外侧设置;底盘通过转轴1与底座转动连接、能在水平面内360°转动,底盘与底座平行;主轴通过转轴2与底盘转动连接、能在与底盘的垂直面内180°前、后摆动;连轴节通过转轴3与主轴转动连接、能在与底盘的垂直面内360°转动;机械臂通过转轴4与连轴节转动连接、能相对于连轴节360°转动;吸盘设置在机械臂前端部一侧,吸盘通过转轴5与机械臂转动连接、能相对于机械臂360°转动;机器人系统通过以上各转轴的相互连接和转动,达到能X、Y、Z轴三维灵活转动作业的目的;所述吸盘为机器人抓取产品,主要是使用吸盘,将产品抓牢、并放入下一工序的工位中。所述上料系统包括定位滑台A、带有若干凹槽A的托盘A、定位滑台B和带有若干凹槽B的托盘B;所述放传感器、注油口滤网、浮子放在凹槽A内,所述托盘A放在定位滑台A上;所述下盖体和上盖体零件零件放在凹槽B内,所述托盘B放在定位滑台B上。所述伺服焊接机包括上模夹具、下模夹具和上、下伸缩加热板;上模夹具和下模夹具能在横向方向来回移动,上、下伸缩加热板能在垂直方向上、下伸缩;所述上、下伸缩加热板设置在上模夹具和下模夹具之间,在焊接时,油壶的上盖体放在上模夹具一侧,下盖体放在下模夹具一侧。所述气密性检测机,其中部设置有固定产品油壶的工装,油壶左侧设置有气缸A、用于封堵小出油口,油壶右侧设置有气缸B用于封堵注油口。所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包括传感器拉拔气缸,对带有传感器的油壶进行拉拔力测试。所述翻转通断测试机包括气缸C和电机,检测浮子与传感器的感应是否正常,是否漏装浮子。还包括PLC控制柜、二维码扫描仪、冷却台、激光打标机和收料框系统;所述PLC控制柜与机器人系统、上料系统、伺服焊接机、2台气密性检测机、2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和2台翻转通断测试机二维码扫描仪、冷却台、激光打标机电连接,并在工作时,实施操作控制,所述PLC控制柜设置在伺服焊接机左侧(PLC控制柜为常规技术,详情不再赘述);所述二维码扫描仪型号为基恩士SR1000,设置在PLC总控系统前方,适用于打印二维码单位的产品;所述冷却台设置在伺服焊接机下方,冷却台上设置有风冷箱,用于快速冷却伺服焊接机焊接的热焊产品的焊接区域;所述激光打标机为大族系列产品,激光打标机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侧、翻转通断测试机后方,用于打印日期码;所述收料框系统包括包括成品收料框和不合格品回收框,收料框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前方。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过程,所包括的工位及各工位的操作依次为:1)工位1为上料工位,由人工上料,把传感器、注油口滤网、浮子零件放到一带有凹槽A的托盘A上,再由人工搬到定位滑台A上;把上盖体、下盖体零件放到一带有凹槽B的托盘B上,再由人工搬到定位滑台B上;2)工位2为产品焊接工位,通过伺服焊接机,把上盖体、下盖体对接的相应筋位加热熔化、并随之固化;焊接时,上、下伸缩加热板先升上去,把上盖体、下盖体对接的相应筋位加热熔化,随之,上、下伸缩加热板降下,上盖体、下盖体在上、下模的挤压下成为一体,并随之固化;3)工位3为冷却工位,焊接产品通过风冷箱快速冷却,使更好的固化产品的焊接区域;4)工位4为气密性测试工位,通过气密性检测机对焊接产品进行气密性测试,检测上盖体、下盖体焊接是否牢固;通过注油口给油壶注气,施加0.5Mpa压力,保持10秒,泄露量小于500pa,为合格产品;如果没焊接牢,产品会有爆开风险;5)工位5为传感器拉拔力测试工位,通过翻转通断测试机的传感器拉拔气缸对带有传感器的油壶进行拉拔力测试,测试传感器安装是否到位;6)工位6为浮子测试工位,油壶夹在气缸和电机之间,通过翻转通断测试,检测是否漏装浮子,浮子与传感器的感应是否正常;7)工位7为日期码打印工位,用激光打标机打印日期码;8)工位8为产品收集工位,通过成品收料框收集产品,进而进入包装顺序;通过不合格品回收框收集不合格品,并进行登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一条流水线,只需要1人,可减少2-3人,原先人工操作时,每班生产1000个,改用自动装配焊接后,预计每班可生产1250个,并且减少人为的磕伤、碰坏的风险。2)避免出现人为的漏装部件、误判等情况3)适合大批量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为实现产品生产高度现代化迈上了新的台阶。附图说明图1是:油壶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平面设置总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机器人系统及工位设置图;图4-1是:机器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2是:机器人系统上部分立体结构放大图;图5是:机器人系统上部立体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7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8是:伺服焊接机主视放大图;图9是:气密性检测机主视放大图;图10是: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放大图;图11是:翻转通断测试机主视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油壶2、上盖体201、下盖体202、传感器203、注油口204、注油口滤网205、浮子206、机器人系统1、底座101、底盘102、转轴2103、主轴104、转轴3105、连轴节106、转轴4107、机械臂108、转轴5109、吸盘1010、上料系统3、定位滑台A301、托盘A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所述油壶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传感器、注油口、注油口滤网和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系统、上料系统、伺服焊接机、2台气密性检测机、2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2台翻转通断测试机;所述产品机器人系统设置在生产线的中部位置,所述上料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左侧,所述伺服焊接机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后方,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构和翻转通断测试机构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所述油壶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传感器、注油口、注油口滤网和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系统、上料系统、伺服焊接机、2台气密性检测机、2台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2台翻转通断测试机;所述产品机器人系统设置在生产线的中部位置,所述上料系统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左侧,所述伺服焊接机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后方,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传感器拉拔力测试机构和翻转通断测试机构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器人控制柜,所述机器人控制柜设置在机器人系统右后方、伺服焊接机左侧;所述机器人能X、Y、Z轴三维转动作业,机器人系统与机器人控制柜电连接;在机器人控制柜作用下,机器人系统夹取工件,在各个工位之间递送,达到各工位之间工件传送自动化操作的目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系统包括底座、转轴1、底盘、转轴2、主轴、转轴3、连轴节、转轴4、机械臂、转轴5和吸盘;所述底座、转轴1、底盘、转轴2、主轴、转轴3和连轴节自下往上设置,所述连轴节、转轴4、机械臂、转轴5和吸盘自中心向外侧设置;底盘通过转轴1与底座转动连接、能在水平面内360°转动,底盘与底座平行;主轴通过转轴2与底盘转动连接、能在与底盘的垂直面内180°前、后摆动;连轴节通过转轴3与主轴转动连接、能在与底盘的垂直面内360°转动;机械臂通过转轴4与连轴节转动连接、能相对于连轴节360°转动;吸盘设置在机械臂前端部一侧,吸盘通过转轴5与机械臂转动连接、能相对于机械臂360°转动;所述吸盘为机器人抓取产品,主要是使用吸盘,将产品抓牢、并放入下一工序的工位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包括定位滑台A、带有若干凹槽A的托盘A、定位滑台B和带有若干凹槽B的托盘B;所述放传感器、注油口滤网、浮子放在凹槽A内,所述托盘A放在定位滑台A上;所述下盖体和上盖体零件零件放在凹槽B内,所述托盘B放在定位滑台B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焊接机包括上模夹具、下模夹具和上、下伸缩加热板;上模夹具和下模夹具能在横向方向来回移动,上、下伸缩加热板能在垂直方向上、下伸缩;所述上、下伸缩加热板设置在上模夹具和下模夹具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机,其中部设置有固定产品油壶的工装,油壶左侧设置有气缸A、用于封堵小出油口,油壶右侧设置有气缸B用于封堵注油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南扬王克福蒋大平郭雨苍应权佳王富旭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乔士智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