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人工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44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具备中空纤维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具有多根中空纤维膜31,且由该多根中空纤维膜31集聚而成。另外,中空纤维膜31具有阻隔层5,所述阻隔层5具有过氧化氢阻隔性,所述阻隔层5的25℃时的透氧系数为6cc·cm/m

Heat Exchanger and Artificial Lu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换热器及人工肺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及人工肺。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具有由多根中空纤维膜构成、整体形状形成为圆筒体形状的中空纤维膜束的换热器、人工肺是已知的。该形成为圆筒体形状的中空纤维膜束可应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中空纤维膜片材。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中空纤维膜片材是大致平行地配置多根中空纤维膜而形成横丝、并用纵丝将上述横丝接合在一起而形成帘状而得到的。而且,将这样的帘状的中空纤维膜片材折叠,可形成外形形状为棱柱状的中空纤维膜束,或者还可形成外形形状为圆柱状的中空纤维膜。使用上述的中空纤维膜束作为换热器时,在中空纤维膜的内侧使热介质循环,在中空纤维膜的外侧使血液循环。由此,能够介由中空纤维膜调节血液的温度。此处,近年来,作为热介质,使包含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液体在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循环。由此,可以对调节热介质的温度的冷温水槽实施杀菌。然而,根据中空纤维膜的构成材料的不同,存在过氧化氢水溶液中的过氧化氢透过、结果血液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升高的可能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9609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包含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液体作为热介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防止过氧化氢透过至血液中的换热器及人工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上述目的可通过下述(1)~(12)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1)换热器,其具备中空纤维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具有多根中空纤维膜、且由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膜集聚而成,所述换热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具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具有过氧化氢阻隔性,所述阻隔层的25℃时的透氧系数为6cc·cm/m2·24h/atm以下。(2)如上述(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阻隔层以结晶性树脂材料作为主材料。(3)如上述(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材料包含脂肪族聚酰胺。(4)如上述(3)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脂肪族聚酰胺为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0-10及聚酰胺10-12中的至少一种。(5)如上述(3)或(4)所述的换热器,其中,将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的分子中所含的酰胺基的碳数设为N、亚甲基的碳数设为n时,n/N为9以上。(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还具有导热率比所述阻隔层高的导热层、且由所述阻隔层与所述导热层层合而成的层合体构成。(7)如上述(6)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率为0.2W/m·K以上且0.60W/m·K以下。(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形成为筒体的形状,所述中空纤维膜层是所述中空纤维膜相对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倾斜地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卷绕而成的。(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层是将编织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膜而形成的片材进行成型而成的。(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是使包含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热介质在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内侧通过而被使用的换热器。(11)换热器,其具备中空纤维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具有多根中空纤维膜、且由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膜集聚而成,所述换热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由层合体构成,所述层合体具有在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厚方向上层合的多个层,所述层中的一者为具有过氧化氢阻隔性的阻隔层。(12)人工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空纤维膜所具有的阻隔层的25℃时的透氧系数为6cc·cm/m2·24h/atm以下,因此,即使在使用包含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液体作为热介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防止过氧化氢透过中空纤维膜。由此,能够防止血液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升高。附图说明[图1]图1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第一实施方式)的人工肺的俯视图。[图2]图2为从箭头A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人工肺的图。[图3]图3为图2中的B-B线剖视图。[图4]图4为从图2中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图。[图5]图5为图1中的D-D线剖视图。[图6]图6为图5中的E-E线剖视图。[图7]图7为示出制造图1所示的人工肺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的过程的图((a)为立体图,(b)为展开图)。[图8]图8为示出制造图1所示的人工肺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的过程的图((a)为立体图,(b)为展开图)。[图9]图9为图1所示的中空纤维膜层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的横截面图。[图10]图10为示出实施用于求出图1所示的换热器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的过氧化氢透过系数的实验的状态的简图。[图11]图11为示出形成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第二实施方式)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之前的中空纤维膜片材的俯视图。[图12]图12为示出将图11所示的中空纤维膜片材折叠而形成的中空纤维膜层的立体图。[图13]图1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第三实施方式)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及人工肺。<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第一实施方式)的人工肺的俯视图。图2为从箭头A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人工肺的图。图3为图2中的B-B线剖视图。图4为从图2中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图。图5为图1中的D-D线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E-E线剖视图。图7为示出制造图1所示的人工肺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的过程的图((a)为立体图,(b)为展开图)。图8为示出制造图1所示的人工肺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层的过程的图((a)为立体图,(b)为展开图)。图9为图1所示的中空纤维膜层所具备的中空纤维膜的横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将图1、图3、图4、图7~图9中的左侧称为“左”或“左方(一方)”、将右侧称为“右”或“右方(另一方)”。另外,图1~图6中,将人工肺的内侧记为“血液流入侧”或“上游侧”、将外侧记为“血液流出侧”或“下游侧”而进行说明。图1~图5所示的人工肺10的整体形状大致形成为圆柱状。该人工肺10是带换热器的人工肺,其具备设置于内侧并与血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10B、和设置于热交换部10B的外周侧并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作为气体交换部的人工肺部10A。人工肺10可设置于例如血液体外循环回路中来使用。人工肺10具有外壳2A,在该外壳2A内收纳有人工肺部10A和热交换部10B(换热器)。外壳2A由圆筒状外壳主体21A、将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左端开口密封的盘状的第一盖体22A、和将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右端开口密封的盘状的第二盖体23A构成。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第一盖体22A及第二盖体23A由树脂材料构成。第一盖体22A及第二盖体23A通过熔接、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等方法而被固定于圆筒状外壳主体21A。在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外周部,形成有管状的血液流出端口28。该血液流出端口28朝向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外周面的大致切线方向突出(参见图5)。在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管状的吹扫端口205。吹扫端口205以其中心轴与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式形成于圆筒状外壳主体21A的外周部。在第一盖体22A上,突出形成有管状的气体流出端口27。气体流出端口27以其中心轴与第一盖体22A的中心交叉的方式形成于第一盖体22A的外周部(参见图2)。另外,血液流入端口201以其中心轴相对于第一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换热器,其具备中空纤维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具有多根中空纤维膜、且由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膜集聚而成,所述换热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具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具有过氧化氢阻隔性,所述阻隔层的25℃时的透氧系数为6cc·c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6 JP 2017-0125431.换热器,其具备中空纤维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层具有多根中空纤维膜、且由所述多根中空纤维膜集聚而成,所述换热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具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具有过氧化氢阻隔性,所述阻隔层的25℃时的透氧系数为6cc·cm/m2·24h/at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阻隔层以结晶性树脂材料作为主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材料包含脂肪族聚酰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脂肪族聚酰胺为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0-10及聚酰胺10-12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换热器,其中,将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的分子中所含的酰胺基的碳数设为N、亚甲基的碳数设为n时,n/N为9以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还具有导热率比所述阻隔层高的导热层、且由所述阻隔层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天章松本航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