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019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在不牺牲器件电学性能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器件转移电容的问题。该器件的导通区包括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原胞,每个所述原胞的栅极结构均包括沟槽、上屏蔽电极、下屏蔽电极和沟槽栅电极。其中,沟槽设置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中;下屏蔽电极、上屏蔽电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沟槽中;沟槽栅电极设置于所述沟槽的顶部,下屏蔽电极、上屏蔽电极、沟槽栅电极均采用第二导电类型材料,彼此之间通过介质层隔离。

A Shielded Gate Power MOSFET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功率MOSFET器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军事防御和能源转换等重要领域。功率MOSFET器件在电源管理电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电源优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开关电源电路的核心器件。近年来,随着在开关速度、功率损耗等方面性能逐渐提升,功率MOSFET器件除了应用于传统领域,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数位信号的控制,还在越来越多的模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中发挥作用。在低压领域,由于功率MOSFET器件具有输入阻抗高、导通电阻低、开关速度快等优势,在低压功率开关电路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于低压功率MOSFET,降低功耗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是两个重要指标。现有的低压功率MOSFET一般通过在深槽下部加入一个连接源极电位的电极,该电极通过厚氧化层与旁边的漂移区隔隔开。由于屏蔽电极隔离了栅极和漏极,导致转移电容大大降低,但栅极与屏蔽电极未能完全重叠,导致器件转移电容仍然较大,并且,增加了器件的开关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导通区包括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原胞,每个所述原胞的栅极结构均包括沟槽、上屏蔽电极、下屏蔽电极和沟槽栅电极;其中,所述沟槽,设置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中;所述下屏蔽电极、所述上屏蔽电极、所述沟槽栅电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沟槽中;所述下屏蔽电极、所述上屏蔽电极、所述沟槽栅电极均采用第二导电类型材料,彼此之间通过介质层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导通区包括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原胞,每个所述原胞的栅极结构均包括沟槽、上屏蔽电极、下屏蔽电极和沟槽栅电极;其中,所述沟槽,设置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中;所述下屏蔽电极、所述上屏蔽电极、所述沟槽栅电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沟槽中;所述下屏蔽电极、所述上屏蔽电极、所述沟槽栅电极均采用第二导电类型材料,彼此之间通过介质层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屏蔽电极、所述上屏蔽电极、所述沟槽栅电极均沿沟槽中轴线轴对称设置;并且,所述下屏蔽电极的设置方向为竖向,所述上屏蔽电极的设置方向为横向;所述上屏蔽电极的厚度为所述下屏蔽电极厚度的2%~10%,所述上屏蔽电极的宽度为所述下屏蔽电极宽度的4~8倍;所述上屏蔽电极的宽度为所述沟槽宽度的96%~98%;所述沟槽栅电极的宽度为所述沟槽宽度的90%~9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原胞的源电极设置于沟道区上方,与所述沟道区表面接触;所述沟道区设置于所述沟槽栅电极两侧,由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上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组成;每个原胞的漏电极设置于半导体衬底下方,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采用硅或碳化硅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所述下屏蔽电极、上屏蔽电极、沟槽栅电极采用金属钨硅或多晶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介质层采用二氧化硅、氮化硅材料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厚度为16~18μm,所述沟槽宽度为2.6~2.8μm,所述下屏蔽电极的厚度为5~6μm,宽度为0.4~0.6μm,所述上屏蔽电极的厚度为0.2~0.5μm,宽度为2.6~2.8μm,所述上屏蔽电极和沟槽内侧之间的介质层宽度为50~100nm,所述沟槽栅电极的厚度为0.5~0.6μm,宽度为2.6~2.8μm。6.一种屏蔽栅功率MOS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上淀积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在所述外延层上制备沟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润泽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