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77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装配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钢珠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机上的安装座和拨球叉以及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钢珠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所述拨球叉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角度校正推板,角度校正推板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实现了自动化装配,减少装配时间且杜绝漏装现象,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该装置非常的简单容易上手,不需要特殊培训就可以快速上手使用。

A Fast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Steel Ball for Trajectory Groove of Spanne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配
,特指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气动扳手(AirImpactwrench),也称为是棘轮板手及电动工具总合体,主要是一种以最小的消耗提供高扭矩输出的工具。它通过持续的动力源让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加速旋转,然后瞬间撞向出力轴,从而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力矩输出。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所示,扳手座轨迹槽钢珠装配的待装配零件组包括行星架15、垫片、弹簧17、小钢珠18和扳手座19,现有的扳手座轨迹槽钢珠装配均采用手工装配,手工装配存在以下缺点:1、装配耗费时间长;2、装配易产生漏装现象;3、装配过程不稳定,导致流水线装配时间失衡。所以急需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实现自动化装配,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不会出现漏装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自动化装配,减少装配时间且杜绝漏装现象,提高装配效率的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钢珠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机上的安装座和拨球叉以及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钢珠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所述拨球叉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角度校正推板,角度校正推板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的打击部分相适配。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气缸和移动设置在第一气缸推杆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角度校正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钢珠安装座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二气缸、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推杆上的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下钢珠主板、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上的小气缸和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上的进珠管,所述下钢珠主板上开设有推杆通道,推杆通道贯穿所述下钢珠主板,所述小气缸推杆移动设置在推杆通道内,所述推杆通道与进珠管之间相贯通,实现小气缸推杆推动进珠管的钢珠通过推杆通道后进入行星架轨迹槽。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下钢珠主板的一侧设置有下钢珠立板,下钢珠立板为凹型,所述小气缸上设置有配合的下钢珠安装板,下钢珠安装板为凸型,所述下钢珠安装板通过销子斜设在所述下钢珠立板上。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推杆。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成型有凸环,凸环与所述安装座形成第一凹部,所述凸环的中空处成型有凸柱,凸柱与所述凸环形成第二凹部,所述凸柱、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分别与待装配零件组的行星架相适配。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第二凹部。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座包括有用于固定在压机上的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垫块和固定在所述垫块上的模座,模座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所述钢珠安装座和角度调节装置各为二组,分别对称设置于安装座的两侧。上述说明中,更加优选的方案,同侧的所述钢珠安装座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呈30°~45°夹角设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包括角度调节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首先启动角度调节装置使扳手座转至合适的装配角度,然后启动压机下压使行星架的轨迹槽露出,最后启动钢珠安装装置,推动钢珠进入行星架轨迹槽内,全部复位轨迹槽钢珠即装配完成,上述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装配,减少装配时间且杜绝漏装现象,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该装置非常的简单容易上手,不需要特殊培训就可以快速上手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待装配零件组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待装配零件组、模座和拨球叉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钢珠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钢珠安装座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1-安装座;111-底板;112-垫块;113-模座;2-拨球叉;3-钢珠安装座;311-安装架;312-第二气缸;313-第二安装板;314-下钢珠主板;315-小气缸;316-进球管;317-推杆通道;318-下钢珠主板;319-下钢珠安装板;320-销子;4-角度校正推板;5-凸环;6-第一凹部;7-凸柱;8-第二凹部;9-固定板;10-第一气缸;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定位推杆;13-第二安装推杆;14-通孔;15-行星架;16-垫片;17-弹簧;18-小钢珠;19-扳手座;20-轨迹槽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包括底板111,底板111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钢珠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机上的安装座1和拨球叉2以及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钢珠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1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所述拨球叉2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角度校正推板4,角度校正推板4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上述技术方案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为对称的凸部,使得拨球叉2具有着力点,凸部呈扇形状,使得角度校正推板4随之移动直至碰到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使得扳手座19转动,从而角度调节装置使得扳手座19转至合适的装配角度,待装配零件组包括行星架15、垫片、弹簧17、小钢珠18和扳手座19,压机带动拨球叉2下压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弹簧压缩,使行星架15的轨迹槽露出,以便于轨迹槽钢珠20装入;钢珠安装座3的小气缸315推动推动进珠管316内的轨迹槽钢珠20进入行星架15轨迹槽内,从而完成轨迹槽钢珠20的装配。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固定板9、设置在固定板9上的第一气缸10和移动设置在第一气缸10推杆上的第一安装板11,所述角度校正推板4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9和第一安装板1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推杆12。上述技术方案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固定板9固定在安装座1上,第一气缸10带动第一安装板11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上的角度校正推板4的移动,第一定位推杆12使得角度校正推板4的移动更加精准。作为优选,所述钢珠安装座3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安装架31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1上的第二气缸312、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312推杆上的第二安装板31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13上的下钢珠主板314、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的小气缸315和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的进珠管316,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开设有推杆通道317,推杆通道317贯穿所述下钢珠主板314,所述小气缸315推杆移动设置在推杆通道317内,所述推杆通道317与进珠管316之间相贯通,实现小气缸315推杆推动进珠管316的钢珠通过推杆通道317后进入行星架轨迹槽。上述技术方案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1),底板(111)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钢珠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机上的安装座(1)和拨球叉(2)以及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钢珠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1)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所述拨球叉(2)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角度校正推板(4),角度校正推板(4)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1),底板(111)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和钢珠安装装置,钢珠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机上的安装座(1)和拨球叉(2)以及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钢珠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1)用于放置待装配零件组,所述拨球叉(2)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移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角度校正推板(4),角度校正推板(4)与待装配零件组的扳手座(19)的打击部分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固定板(9)、设置在固定板(9)上的第一气缸(10)和移动设置在第一气缸(10)推杆上的第一安装板(11),所述角度校正推板(4)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座轨迹槽的钢珠快速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安装座(3)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安装架(31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1)上的第二气缸(312)、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312)推杆上的第二安装板(31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13)上的下钢珠主板(314)、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的小气缸(315)和设置在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的进珠管(316),所述下钢珠主板(314)上开设有推杆通道(317),推杆通道(317)贯穿所述下钢珠主板(314),所述小气缸(315)推杆移动设置在推杆通道(317)内,所述推杆通道(317)与进珠管(316)之间相贯通,实现小气缸(315)推杆推动进珠管(316)的钢珠通过推杆通道(317)后进入行星架轨迹槽。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利朱禄禄吕超施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