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923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精品肝素钠溶解加入苄索氯铵得到肝素‑苄索铵盐,洗涤干燥,再加入二氯甲烷、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和乙酸钠甲醇溶液,得到粗品贝米肝素钠,再通过溶解、过滤、冻干,得到贝米肝素钠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精品肝素钠为起始原料采用特殊成盐方式、降解的方式制备贝米肝素钠,通过控制成盐的干燥失重、降解的温度、时间以及所加入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的手段,制备质量稳定的贝米肝素钠,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此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且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Preparation of Bemiheparin So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肝素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已知的分子结构最复杂的化合物,短期内无法人工化学合成,目前只有来源于猪小肠粘膜的肝素能够用于临床治疗。肝素是由己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和D-硫酸氨基葡萄糖以1→4糖苷键交替形成的粘多糖,具有六糖或八糖重复单位的线性链状结构,其分子量在3000—37000之间,平均分子量在15000。自1916年首次发现肝素以来,其在医药方面作为抗凝试剂和抗栓试剂的应用越来月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癌、调血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低分子肝素是肝素原料药通过化学或酶方法降解获得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肝素,通常分子量小于8000D。与标准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具有如下优点:无须监测凝血酶时间参数;潜在的出血危险更小;长期使用骨质疏松症风险小;诱发血小板减少症风险小。根据生产工艺不同,目前常见的有5种低分子肝素分别为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Sodium)、达肝素钠(DalteparinSodium)、那屈肝素钙(NadroparinCalcium)、帕肝素钠(ParnaparinSodium)、汀肝素(Tiniparin)。贝米肝素钠(BemiparinSodium)是低分子肝素的一种,由于其分子量更低,AXa/AIIa更大,被专家称为第二代低分子肝素代表。作为最新的第二代低分子肝素,与其它低分子肝素比,贝米肝素较其他低分子肝素安全系数更高。国外临床研究表明,贝米肝素钠比其它低分子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子量更低,抗Xa/抗IIa更大的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精品肝素钠利用纯化水溶解,保证其浓度(w/v)10%;2)向步骤1)中加入苄索氯铵得到肝素-苄索铵盐,纯化水洗涤;3)将步骤2)中的肝素-苄索铵盐烘干至其干燥失重≤2%;4)加入5倍肝素-苄索铵盐体积的二氯甲烷,加热至33~36℃并冷凝回流,搅拌至溶解完全;5)加入0.68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反应期间维持温度34~35℃;6)终止反应即将反应液冷却至20℃,向其中加入6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10%(W/V)乙酸钠甲醇溶液,搅拌30min,得到贝米肝素钠粗品;7)加入10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8)用20%(W/V)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料液pH9.0~10.0,加入0.06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过氧化氢,在20~30℃搅拌反应6~8小时,微孔过滤;9)抽走上清,将沉淀物利用10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调PH6.0~7.0,利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冻干即可。步骤2)中采用10倍肝素钠体积的纯化水洗涤3次。步骤3)中烘干可采用热风循环烘箱或低温真空干燥箱干燥,主要控制其水分含量≤2%。步骤4)、5)、6)和8)中的温度控制均可采用冷、热水进行控制,温度相对稳定。步骤5)中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控制每次加入间隔时间24h,第4次加入后,再反应24h,共计反应96h。步骤8)和9)中微孔过滤器的滤芯采用亲水性材质,孔径为0.22μ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以精品肝素钠为起始原料采用特殊成盐方式、降解的方式制备贝米肝素钠,通过控制成盐的干燥失重、降解的温度、时间以及所加入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的手段,制备质量稳定的贝米肝素钠,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此专利技术效率高,且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下述实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实施例1中所用实验原料和仪器如下:精品肝素钠(ZH160712批质量满足CP2015)、苄索氯铵、纯化水、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二氯甲烷、甲醇、10%(W/V)乙酸钠甲醇溶液、30%过氧化氢、药用乙醇、氯化钠、玻璃反应罐(5000ml)三口烧瓶500ml、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烧杯、冻干机(上海东富龙)等。本专利技术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成盐1.1称量、溶解、反应1.1.1称取10g的精品肝素钠倒入罐内,向反应罐中加入100ml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1.1.2在烧杯中加入25g苄索氯铵,加入125ml纯化水搅拌溶解。1.1.3将苄索氯铵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反应罐中的肝素钠溶液中,滴加时间4.5h,控制料液温度35℃,继续搅拌2小时,停止搅拌静置2小时,然后将上层澄清液尽可能的除去。1.2洗涤、离心、干燥:1.2.1向剩余沉淀悬浮物中加入300ml纯化水分三次洗涤,然后开始第一次洗涤,控制料液温度20℃,搅拌1小时,停止搅拌静置2小时,再重复以上操作两次。1.2.2将上层澄清液除去,搅拌下抽滤并用水洗,记录洗涤用水量,收集沉淀物。1.2.3将最终所得沉淀物均匀平摊于不锈钢盘中,转移至热风循环烘箱中,调节温度40℃,干燥6h,然后60℃干燥目测至固体不粘后,将固体用万能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固体继续转移至热风循环烘箱中,直至干燥失重≤2.0%。收料得到肝素-苄索铵盐约32g,干燥失重1.5%。2.降解2.1称量将上述30g肝素-苄索铵盐于500ml三口烧瓶中,向反应罐中加入150ml的二氯甲烷加入到三口烧瓶中。2.2溶解:将三口烧瓶放入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内,加热至33℃并搅拌至溶解完全。2.3降解: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4ml的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每次加入间隔时间为24h。第4次加入后,再反应24h,共计反应96h,反应期间维持温度34℃。2.4终止反应: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20℃,向其中加入180ml10%(W/V)乙酸钠甲醇溶液,搅拌30min,过滤得其沉淀。2.5洗涤:用300ml甲醇溶液洗涤上述沉淀物,干燥得贝米肝素粗品约9g。3.精制3.1将上述干燥得9g贝米肝素粗品倒入罐内,向反应罐中加入90ml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3.2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料液pH9.5。加入0.54ml过氧化氢在20℃搅拌反应7.5小时,经0.22μm的微孔过滤。3.3向料液中加入1.8g氯化钠,然后用4mol/L盐酸调料液pH至6.5,向料液中加入450ml药用乙醇,搅拌30分钟后,停止搅拌,放置4小时。3.4抽走上清,加入90ml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调PH6.5,经0.22μm的微孔过滤,装盘冻干。3.5冻干36h后,收集物料称重7g。三、所得贝米肝素的主要质量指标统计序号项目控制标准检测结果1重均分子量3000~420036502分子量大于6000的组分含量<15%12.9%3分子量小于2000的组分含量<35%36.7%4分子量介于2000~6000组分含量50%~75%50.4%5抗Xa活性80~120IU/mg116IU/mg6抗IIa活性5~20IU/mg14.6IU/mg7抗Xa/抗IIa≥77.95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精品肝素钠利用纯化水溶解,保证其浓度(w/v)10%;2)向步骤1)中加入苄索氯铵得到肝素‑苄索铵盐,纯化水洗涤;3)将步骤2)中的肝素‑苄索铵盐烘干至其干燥失重≤2%;4)加入5倍肝素‑苄索铵盐体积的二氯甲烷,加热至33~36℃并冷凝回流,搅拌至溶解完全;5)加入0.68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反应期间维持温度34~35℃;6)终止反应即将反应液冷却至20℃,向其中加入6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10%(W/V)乙酸钠甲醇溶液,搅拌30min,得到贝米肝素钠粗品;7)加入10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8)用20%(W/V)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料液pH9.0~10.0,加入0.06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过氧化氢,在20~30℃搅拌反应6~8小时,微孔过滤;9)抽走上清,将沉淀物利用10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调PH6.0~7.0,利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冻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米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精品肝素钠利用纯化水溶解,保证其浓度(w/v)10%;2)向步骤1)中加入苄索氯铵得到肝素-苄索铵盐,纯化水洗涤;3)将步骤2)中的肝素-苄索铵盐烘干至其干燥失重≤2%;4)加入5倍肝素-苄索铵盐体积的二氯甲烷,加热至33~36℃并冷凝回流,搅拌至溶解完全;5)加入0.68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40%(W/V)三甲氧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反应期间维持温度34~35℃;6)终止反应即将反应液冷却至20℃,向其中加入6倍肝素-苄索铵盐质量的10%(W/V)乙酸钠甲醇溶液,搅拌30min,得到贝米肝素钠粗品;7)加入10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纯化水,搅拌至溶解完全;8)用20%(W/V)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料液pH9.0~10.0,加入0.06倍贝米肝素钠粗品体积的过氧化氢,在20~30℃搅拌反应6~8小时,微孔过滤;9)抽走上清,将沉淀物利用10倍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中孙峰京韩冉王玉平翟川川陶川宁孙彦征田宽王业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