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874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包括送料及裁切机构、转盘、治具及开合机构、上料机构、成型机构、切脚机构及下料机构,转盘水平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台上;送料及裁切机构设置于转盘的一侧;治具及开合机构包括治具及开合组件,治具的放置槽内放置有待加工的元器件;开合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下方;上料机构设置在送料及裁切机构与转盘之间;成型机构、切脚机构及下料机构分别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编带元器件自动裁编带及单个物料送出,元器件自动夹装、折弯成型、压脚、切脚及下料。

An Automatic Cutting, Forming and Foot Cutting Device for Tape Components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指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电路及功能控制集成载体为PCB板,而PCB板上需要插设多种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传统的PCB板制造一般采用人工流水线方式,通过在流水线上安排多个人工工位,随着PCB板不断流动将各种元器件插入PCB板内;近年来针对PCB板插件出现了专用插件机,通过这些插件机可实现元器件插件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插件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现有的插件机技术与传统手工插件实现的效果差距不大,生产厂商受各方面因素考量,进行加工方式更迭替换的意愿不大,插件机市场占用率不大。在插件之前需要对来料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各种预加工,以适应不同电子元器件的插件需求。编带类的电子元器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物料来料方式;如编带电容,多个电容均匀间隔的排列,电容两端的引脚粘接固定在两侧的编带上,这样在来料之前可通过卷绕的方式实现物料存储。但是,这种编带电容无法直接用于插件机进行插件,需要将单个的电容从编带上取下,且需要将电容的引脚进行折弯成型,以便两引脚同向,最后还需要将折弯成型后的两引脚进行切脚,以保证插件时各电容的插件均一性,提高插件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实现编带元器件自动裁编带及单个物料送出,元器件自动夹装、折弯成型、压脚、切脚及下料的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包括送料及裁切机构、转盘、治具及开合机构、上料机构、成型机构、切脚机构及下料机构,其中,上述转盘水平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台上,转盘上沿圆周方向间隔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转盘旋转以便进行工位切换;上述送料及裁切机构设置于转盘的一侧,待加工的编带元器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朝转盘方向导出,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的裁切组件将编带元器件两侧的编带裁切,形成单独的元器件;上述治具及开合机构包括治具及开合组件,治具包括至少二个,且各治具分别设置于转盘的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处,治具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待加工的元器件;上述开合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下方,开合组件打开或关闭放置槽,并同时将成型块插入或拔出治具;上述上料机构设置在送料及裁切机构与转盘之间,裁切组件将单独的元器件导出后经上料机构取出并移送至转盘上料工位处的治具内,治具将元器件夹紧固定;上述成型机构、切脚机构及下料机构分别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一侧;上述成型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弯杆及第二折弯杆,治具带动元器件移动至成型工位处时,第一折弯杆及第二折弯杆分别将元器件的长引脚绕着成型块在水平面内依次折弯两次,且成型机构同时将长引脚及短引脚沿竖直方向向下折弯°;上述切脚机构包括切脚组件及压脚组件,成型折弯后的元器件在切脚工位处,经压脚组件向下压紧固定后,切脚组件将元器件的长引脚及短引脚的下端部切除;切脚完成后的元器件移动至下料工位处,开合组件打开治具后,下料机构将元器件取出下料。优选地,所述的送料及裁切机构包括料带卷、物料中转座、导料座、裁切组件及出料槽,其中,上述导料座及物料中转座直线连接,物料中转座的一端延伸至转盘外侧;上述料带卷设置于物料中转座的端部,料带卷内卷绕有带状的编带元器件;编带元器件依次经物料中转座及导料座向前导入至设置在导料座一端处的裁切组件内,裁切组件将编带元器件上依次间隔排列的元器件的两端引脚间断;上述出料槽设置在导料座的侧部,且出料槽的进料口分别与裁切组件的两侧连通,裁切组件裁断的引脚及编带滑入出料槽内,并经出料槽导出。优选地,所述的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支板、裁切支座、裁切气缸、裁切支台、裁切压板、裁切推座、裁切升降座、裁切辊轮、活动板、切刀、裁切支块及导料槽,其中,上述裁切支板竖直设置;裁切支座水平设置在裁切支板上;裁切气缸设置在裁切支座的下部,且输出端穿过裁切支座向上延伸;上述裁切支台水平设置在裁切支座的顶部;上述裁切压板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裁切支台上,并通过扭簧与裁切支台连接;上述裁切推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裁切支座的一侧,且与裁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裁切推座的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导向弧面及第二导向弧面,且第二导向弧面沿着第一导向弧面下端朝外侧延伸;上述活动板包括二块,两活动板分别竖直设置在裁切支座的两侧,活动板的一端与裁切支座可转动地连接,且两活动板与裁切压板连接,自然状态下,扭簧的弹力向外推动裁切压板及活动板;上述裁切辊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活动板上,并位于裁切推座的上方,待裁切的编带元器件两端的引脚放置在两活动板上,经活动板支撑;上述切刀包括二块,两切刀分别连接于裁切支台的侧壁上,且位于活动板的外侧;上述裁切支块竖直设置在裁切支座上,且位于裁切推座的外侧,裁切支块的顶面形成水平支撑面;上述裁切升降座设置在裁切推座的上部,裁切升降座上开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槽;裁切时,裁切推座经裁切气缸驱动由下而上运动,第一导向弧面与裁切辊轮接触,并随着裁切推座上升,推动裁切辊轮带动两活动板向外运动,放开活动板与切刀之间已经被裁脚的元器件;裁切推座继续上升,第二导向弧面与裁切辊轮接触,直至裁切辊轮滑入第二导向弧面底部的水平支撑面处,被裁脚的元器件两端的引脚滑入支撑槽内,经支撑槽支撑;裁切推座继续上升,支撑槽将被裁脚的元器件向上送出,以便上料机构取出,同时,裁切推座底部的水平支撑面向上抬升裁切辊轮,使活动板上未裁断的编带元器件滑入活动板与切刀之间,切刀将元器件从编带元器件上裁离;支撑槽内的被裁脚元器件取出后,裁切推座下降,裁切辊轮贴着第二导向弧面滑动,且被第二导向弧面向外抵住,以防止干涉裁切推座向下回退,直至支撑槽继续向下移动至元器件下方,裁切辊轮贴着第一导向弧面,裁切气缸转为向上驱动裁切推座,重复循环裁断及向上推送被裁断元器件的动作。优选地,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开合支座、开合气缸、开合升降座、第一斜推块、第二斜推块及成型块拉伸部件,其中,上述开合支座竖直设置在转盘的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下方;上述开合气缸竖直设置在开合支座的侧壁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开合升降座连接于开合气缸的输出端上;上述第一斜推块及第二斜推块分别竖直设置在开合升降座上,且第一斜推块及第二斜推块的顶面分别设有倾斜的斜推面,开合升降座同步驱动第一斜推块及第二斜推块向上运动,第一斜推块及第二斜推块的斜推面分别斜向上顶推治具,以便打开治具;上述成型块拉伸部件设置于开合气缸的一侧,成型块拉伸部件通过气缸驱动扣座升降运动,通过扣座与治具的成型块下端连接,以便将成型块向下拉出治具,便于取放元器件。优选地,所述的治具固定设置于转盘上,治具包括治具座、端压部件及侧夹上压部件,其中,上述治具座为盒状结构,其内设有安装空间,治具座靠近转盘外侧部处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的外侧及左右两侧为开放,放置槽内放置有经上料机构从裁切组件处取出的元器件;上述端压部件设置于治具座内,端压部件的力输入端穿过治具座向下延伸至第一斜推块上方,端压部件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及裁切机构(2)、转盘(3)、治具及开合机构(4)、上料机构(5)、成型机构(6)、切脚机构(7)及下料机构(8),其中,上述转盘(3)水平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台(1)上,转盘(3)上沿圆周方向间隔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转盘(3)旋转以便进行工位切换;上述送料及裁切机构(2)设置于转盘(3)的一侧,待加工的编带元器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2)朝转盘(3)方向导出,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2)的裁切组件(24)将编带元器件两侧的编带裁切,形成单独的元器件(0);上述治具及开合机构(4)包括治具及开合组件,治具包括至少二个,且各治具分别设置于转盘(3)的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处,治具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待加工的元器件(0);上述开合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下方,开合组件打开或关闭放置槽,并同时将成型块(420)插入或拔出治具;上述上料机构(5)设置在送料及裁切机构(2)与转盘(3)之间,裁切组件(24)将单独的元器件(0)导出后经上料机构(5)取出并移送至转盘(3)上料工位处的治具内,治具将元器件(0)夹紧固定;上述成型机构(6)、切脚机构(7)及下料机构(8)分别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一侧;上述成型机构(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弯杆(6113)及第二折弯杆(6114),治具带动元器件(0)移动至成型工位处时,第一折弯杆(6113)及第二折弯杆(6114)分别将元器件(0)的长引脚绕着成型块(420)在水平面内依次折弯两次,且成型机构(6)同时将长引脚及短引脚沿竖直方向向下折弯90°;上述切脚机构(7)包括切脚组件及压脚组件,成型折弯后的元器件(0)在切脚工位处,经压脚组件向下压紧固定后,切脚组件将元器件(0)的长引脚及短引脚的下端部切除;切脚完成后的元器件(0)移动至下料工位处,开合组件打开治具后,下料机构(8)将元器件(0)取出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及裁切机构(2)、转盘(3)、治具及开合机构(4)、上料机构(5)、成型机构(6)、切脚机构(7)及下料机构(8),其中,上述转盘(3)水平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台(1)上,转盘(3)上沿圆周方向间隔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转盘(3)旋转以便进行工位切换;上述送料及裁切机构(2)设置于转盘(3)的一侧,待加工的编带元器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2)朝转盘(3)方向导出,并经送料及裁切机构(2)的裁切组件(24)将编带元器件两侧的编带裁切,形成单独的元器件(0);上述治具及开合机构(4)包括治具及开合组件,治具包括至少二个,且各治具分别设置于转盘(3)的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处,治具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待加工的元器件(0);上述开合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下方,开合组件打开或关闭放置槽,并同时将成型块(420)插入或拔出治具;上述上料机构(5)设置在送料及裁切机构(2)与转盘(3)之间,裁切组件(24)将单独的元器件(0)导出后经上料机构(5)取出并移送至转盘(3)上料工位处的治具内,治具将元器件(0)夹紧固定;上述成型机构(6)、切脚机构(7)及下料机构(8)分别成型工位、切脚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一侧;上述成型机构(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弯杆(6113)及第二折弯杆(6114),治具带动元器件(0)移动至成型工位处时,第一折弯杆(6113)及第二折弯杆(6114)分别将元器件(0)的长引脚绕着成型块(420)在水平面内依次折弯两次,且成型机构(6)同时将长引脚及短引脚沿竖直方向向下折弯90°;上述切脚机构(7)包括切脚组件及压脚组件,成型折弯后的元器件(0)在切脚工位处,经压脚组件向下压紧固定后,切脚组件将元器件(0)的长引脚及短引脚的下端部切除;切脚完成后的元器件(0)移动至下料工位处,开合组件打开治具后,下料机构(8)将元器件(0)取出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及裁切机构包括料带卷(21)、物料中转座(22)、导料座(23)、裁切组件(24)及出料槽(25),其中,上述导料座(23)及物料中转座(22)直线连接,物料中转座(22)的一端延伸至转盘(3)外侧;上述料带卷(21)设置于物料中转座(22)的端部,料带卷(21)内卷绕有带状的编带元器件;编带元器件依次经物料中转座(22)及导料座(23)向前导入至设置在导料座(23)一端处的裁切组件(24)内,裁切组件(24)将编带元器件上依次间隔排列的元器件(0)的两端引脚间断;上述出料槽(25)设置在导料座(23)的侧部,且出料槽(25)的进料口分别与裁切组件(24)的两侧连通,裁切组件(24)裁断的引脚及编带滑入出料槽(25)内,并经出料槽(25)导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切组件(24)包括裁切支板(241)、裁切支座(242)、裁切气缸(243)、裁切支台(244)、裁切压板(245)、裁切推座(246)、裁切升降座(249)、裁切辊轮(2411)、活动板(2412)、切刀(2413)、裁切支块(2414)及导料槽(2415),其中,上述裁切支板(241)竖直设置;裁切支座(242)水平设置在裁切支板(241)上;裁切气缸(243)设置在裁切支座(242)的下部,且输出端穿过裁切支座(242)向上延伸;上述裁切支台(244)水平设置在裁切支座(242)的顶部;上述裁切压板(245)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裁切支台(244)上,并通过扭簧与裁切支台(244)连接;上述裁切推座(246)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裁切支座(242)的一侧,且与裁切气缸(243)的输出端连接;裁切推座(246)的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导向弧面(247)及第二导向弧面(248),且第二导向弧面(248)沿着第一导向弧面(247)下端朝外侧延伸;上述活动板(2412)包括二块,两活动板(2412)分别竖直设置在裁切支座(242)的两侧,活动板(2412)的一端与裁切支座(242)可转动地连接,且两活动板(2412)与裁切压板(245)连接,自然状态下,扭簧的弹力向外推动裁切压板(245)及活动板(2412);上述裁切辊轮(24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活动板(2412)上,并位于裁切推座(246)的上方,待裁切的编带元器件两端的引脚放置在两活动板(2412)上,经活动板(2412)支撑;上述切刀(2413)包括二块,两切刀(2413)分别连接于裁切支台(244)的侧壁上,且位于活动板(2412)的外侧;上述裁切支块(2414)竖直设置在裁切支座(242)上,且位于裁切推座(246)的外侧,裁切支块(2414)的顶面形成水平支撑面;上述裁切升降座(249)设置在裁切推座(246)的上部,裁切升降座(249)上开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槽(2410);裁切时,裁切推座(246)经裁切气缸(243)驱动由下而上运动,第一导向弧面(247)与裁切辊轮(2411)接触,并随着裁切推座(246)上升,推动裁切辊轮(2411)带动两活动板(2412)向外运动,放开活动板(2412)与切刀(2413)之间已经被裁脚的元器件(0);裁切推座(246)继续上升,第二导向弧面(248)与裁切辊轮(2411)接触,直至裁切辊轮(2411)滑入第二导向弧面(248)底部的水平支撑面处,被裁脚的元器件(0)两端的引脚滑入支撑槽(2410)内,经支撑槽(2410)支撑;裁切推座(246)继续上升,支撑槽(2410)将被裁脚的元器件(0)向上送出,以便上料机构(5)取出,同时,裁切推座(246)底部的水平支撑面向上抬升裁切辊轮(2411),使活动板(2412)上未裁断的编带元器件滑入活动板(2412)与切刀(2413)之间,切刀(2413)将元器件(0)从编带元器件上裁离;支撑槽(2410)内的被裁脚元器件(0)取出后,裁切推座(246)下降,裁切辊轮(2411)贴着第二导向弧面(248)滑动,且被第二导向弧面(248)向外抵住,以防止干涉裁切推座(246)向下回退,直至支撑槽(2410)继续向下移动至元器件(0)下方,裁切辊轮(2411)贴着第一导向弧面(247),裁切气缸(243)转为向上驱动裁切推座(246),重复循环裁断及向上推送被裁断元器件(0)的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开合支座(41)、开合气缸(42)、开合升降座(43)、第一斜推块(44)、第二斜推块(49)及成型块拉伸部件,其中,上述开合支座(41)竖直设置在转盘(3)的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的下方;上述开合气缸(42)竖直设置在开合支座(41)的侧壁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开合升降座(43)连接于开合气缸(42)的输出端上;上述第一斜推块(44)及第二斜推块(49)分别竖直设置在开合升降座(43)上,且第一斜推块(44)及第二斜推块(49)的顶面分别设有倾斜的斜推面,开合升降座(43)同步驱动第一斜推块(44)及第二斜推块(49)向上运动,第一斜推块(44)及第二斜推块(49)的斜推面分别斜向上顶推治具,以便打开治具;上述成型块拉伸部件设置于开合气缸(42)的一侧,成型块拉伸部件通过气缸驱动扣座升降运动,通过扣座与治具的成型块(420)下端连接,以便将成型块(420)向下拉出治具,便于取放元器件(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固定设置于转盘(3)上,治具包括治具座(45)、端压部件及侧夹上压部件,其中,上述治具座(45)为盒状结构,其内设有安装空间,治具座(45)靠近转盘(3)外侧部处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的外侧及左右两侧为开放,放置槽内放置有经上料机构(5)从裁切组件(24)处取出的元器件(0);上述端压部件设置于治具座(45)内,端压部件的力输入端穿过治具座(45)向下延伸至第一斜推块(44)上方,端压部件的力输出端位于放置槽的外侧,以便从外侧向内压住元器件(0)的外端面,第一斜推块(44)向上斜推端压部件时,端压部件松开元器件(0);上述侧夹上压部件设置在治具座(45)内,侧夹上压部件的力输入端穿过治具座(45)向下延伸至第二斜推块(49)的上方,侧夹上压部件的力的输出端位于放置槽的右侧,从右向左侧夹元器件(0)的侧壁,并向下压紧元器件(0);上述成型块(420)竖直设置于放置槽的左侧,成型块(420)的下部设有成型柱(419),成型块(420)经成型柱(419)支撑,成型块(420)沿竖直方向穿过治具座(45)及设置在治具座(45)下方的连接座(418),且成型块(420)位于连接座(418)上方部位套设有弹簧,成型块(420)的下端与成型块拉伸部件的扣座连接,自然状态下弹簧提供的反弹力上推成型柱(419),使成型块(420)凸起于放置槽的左侧;扣座向下运动时,带动成型柱(419)向下运动克服弹簧弹力,使成型块(420)向下滑出治具座(45),以便取放元器件(0);上述端压部件包括第一滑轨(46)、第一斜推轮(47)及端夹块(48),其中,上述第一滑轨(46)水平设置在治具座(45)的安装空间内,并沿内外方向设置,第一滑轨(46)上可滑动地连接有端滑座;上述端夹块(48)与端滑座连接,且与治具座(45)之间连接有弹簧;端夹块(48)的上部水平延伸至放置槽的外侧,自然状态下,弹簧的弹力向内拉动端夹块(48),端夹块(48)向内夹紧元器件(0);端夹块(48)的下部穿过治具座(45)向下延伸;上述第一斜推轮(47)可转动地连接在端夹块(48)的下端;上述侧夹上压部件包括第二滑轨(413)、侧滑座(412)、斜推座(411)、第二斜推轮(410)、侧连接块(414)、侧支座(415)、上压座(416)及上压块(417),其中,上述第二滑轨(413)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治具座(45)的安装空间内;上述侧滑座(412)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413)上,侧滑座(412)与治具座(45)之间连接有弹簧,自然状态下弹簧的弹力向左侧抵推侧滑座(412);上述斜推座(411)设置在侧滑座(412)的下方,斜推座(411)上开设有轮槽;上述第二斜推轮(410)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槽内,并位于第二斜推块(49)的上方;上述侧支座(415)设置在放置槽的右侧,且通过侧连接块(414)与侧滑座(412)连接;上述上压座(416)可转动地设置在侧支座(415)中部开设的槽体内,上压座(416)的右侧底面与侧支座(415)之间连接有弹簧;上述上压块(417)连接在上压座(416)的左侧,且延伸至放置槽的上方;自然状态下,侧滑座(412)经弹簧的推力推动带动侧支座(415)从右侧压紧元器件(0),且上压座(416)右端的弹簧向上推动,使上压块(417)从上压紧元器件(0);开治具时,第二斜推块(49)向上插入轮槽内,第二斜推块(49)顶部的斜面向右侧推动第二斜推轮(410),使侧滑座(412)带动侧支座(415)向右滑动,以便松开元器件(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5)包括上料支座(51)、上料升降气缸(52)、上料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波黄道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图谱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