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箍及带有接箍的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5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箍及带有接箍的油管,涉及油管连接技术领域。带有接箍的油管包括油管和接箍,油管的两端部设有外螺纹,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中部具有通孔,通孔靠近接箍本体两端部的位置为内螺纹孔段,油管和接箍通过内、外螺纹装配连接,通孔中在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与两段油管的端部压紧密封,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外缘位置还设有锥形翻沿,油管端部轴向插入锥形翻沿内部的内锥扩口中,内锥扩口的内锥面与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而形成锥面密封,端面密封和锥面密封相比于仅一处端面密封,两处密封的接触面更大,即使油管的端部存在缺口或凸起,也可保证两段油管的密封连接。

A coupling and an oil pipe with a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箍及带有接箍的油管
本技术涉及油管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接箍及带有接箍的油管。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需要很长的连续油管下井,而油管成品都是固定长度的,下井前使用接箍将相邻的两段油管密封连接,油管的两端部具有外螺纹段,接箍的通孔靠近两端部位置为内螺纹孔段,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将接箍与油管螺纹紧固装配在一起。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每次起管和下管都会对油管的外螺纹段和接箍的内螺纹孔段产生磨损,当内、外螺纹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齿顶变尖锐,齿距变宽,内、外螺纹的配合间隙变大,在较大内部压力和腐蚀介质作用下,油管的螺纹连接位置密封失效,导致躺井。如授权公告号CN203147100U、授权公告日2013.08.2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密封油管接箍,该接箍包括管状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两端具有连接内螺纹孔段,接箍本体两端的连接内螺纹孔段之间的接箍本体内壁上复合有橡胶密封环,当油管旋入接箍本体两端的连接内螺纹孔段时,油管端部压紧橡胶密封环并与橡胶密封环之间液密封。通过油管端部与橡胶密封环的挤压配合从而实现两段油管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出现原油渗漏的情况。但是,油管两端的外螺纹段的端部通常设有倒角,油管端部的倒角与密封环的接触面积小。并且在工程实际中,不能确保油管端部完全平整,如果油管端部有缺口或凸起时,更难以实现与密封圈之间的压紧密封。因此,现有接箍在连接两段油管时,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箍,以解决现有接箍连接两段油管时,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接箍的油管,以解决现有接箍连接两段油管时,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接箍的技术方案是: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接箍本体两端部的位置为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段,所述通孔中在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具有用于与两段油管的端部压紧密封的两端面,在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外缘位置还设有锥形翻沿,锥形翻沿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油管端部轴向插入的内锥扩口,内锥扩口具有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而形成锥面密封的内锥面。有益效果:通过接箍的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与对应的油管端面压紧配合,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周向外缘设有锥形翻沿,锥形翻沿的内部为供油管端部插入的内锥扩口,通过内锥扩口的内锥面与对应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在油管和环形密封圈之间形成了端面密封和锥面密封的两处压紧密封,相比于现有的接箍仅有一处端面密封,两处密封的接触面更大,即使油管的端部存在缺口或凸起的情况,也可以保证两段油管的密封连接效果。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环形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接箍本体的通孔的壁面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接箍本体的通孔的孔壁上对应环形密封圈的位置设有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向内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凹凸配合的环形凹槽。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始终压紧在油管的端面上,所述环形密封圈中位于两端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环形密封圈的两个端面朝相互远离方向撑开的撑紧结构。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所述撑紧结构为支撑环。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将油管旋装在接箍上,所述内螺纹孔段的内螺纹为朝向接箍本体两端呈锥形扩口的形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带有接箍的油管的技术方案是:带有接箍的油管包括油管和接箍,油管的两端部设有外螺纹,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接箍本体两端部的位置为内螺纹孔段,油管和接箍通过内、外螺纹装配连接,所述通孔中在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与两段油管的端部压紧密封,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外缘位置还设有锥形翻沿,油管端部轴向插入锥形翻沿内部的内锥扩口中,内锥扩口的内锥面与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而形成锥面密封。有益效果:通过接箍的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与对应的油管端面压紧配合,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周向外缘设有锥形翻沿,锥形翻沿的内部为供油管端部插入的内锥扩口,通过内锥扩口的内锥面与对应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在油管和环形密封圈之间形成了端面密封和锥面密封的两处压紧密封,相比于现有的接箍仅有一处端面密封,两处密封的接触面更大,即使油管的端部存在缺口或凸起的情况,也可以保证两段油管的密封连接效果。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环形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接箍本体的通孔的壁面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接箍本体的通孔的孔壁上对应环形密封圈的位置设有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向内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凹凸配合的环形凹槽。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始终压紧在油管的端面上,所述环形密封圈中位于两端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环形密封圈的两个端面朝相互远离方向撑开的撑紧结构。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所述撑紧结构为支撑环。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将油管旋装在接箍上,所述内螺纹孔段的内螺纹为朝向接箍本体两端呈锥形扩口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接箍的油管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箍本体、10-环形内凸缘、11-内螺纹孔段、2-环形密封圈、20-密封端面、21-锥形翻沿、23-环形凹槽、24-支撑环、3-油管、30-外螺纹段、31-倒角、32-油管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带有接箍的油管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油管包括两端具有外螺纹段30的油管3和螺纹连接在油管3一端的接箍,通过接箍将相邻的两段油管3连接。接箍包括具有中部通孔的呈管状结构的接箍本体1和设置在接箍本体1中的环形密封圈2,接箍本体1的通孔中在靠近两端口位置为内螺纹孔段11,内螺纹孔段11在朝向两端口呈锥形扩口,在两段内螺纹孔段11之间的接箍本体1的通孔孔壁上设有沿通孔径向方向向内凸起的环形内凸缘10,环形内凸缘10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11的中间位置,环形内凸缘10的表面呈从轴向两端向中间凸出的圆弧形凸起,加上上述的朝向两端口呈锥形扩口的内螺纹孔段11,从而接箍本体1的管壁形成了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变薄的管状结构。在接箍本体1的环形内凸缘10位置设有环形密封圈2,环形密封圈2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且环形密封圈2的两个垂直于通孔轴线方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20,密封端面20与对应的油管3端面在轴向上压紧配合。环形密封圈2的周向外缘设有锥形翻沿21,锥形翻沿21的内壁面围成内锥扩口,通过内锥扩口与对应油管3端部的倒角31压紧配合,在油管3和环形密封圈2之间形成了对应密封端面20的端面密封和对应锥形翻沿21的锥面密封的两处压紧密封。相比于现有的接箍仅有一处端面密封,两处密封的接触面更大,即使油管3的端部存在缺口或凸起的情况,也可以保证两段油管3的密封连接效果。在环形密封圈2的周向外周面上还设有环形凹槽23,环形凹槽23与接箍本体1的环形内凸缘10之间凹凸配合,一方面在安装环形密封圈2时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环形密封圈2从接箍本体1上脱落,另一方面通过环形内凸缘10增加了接箍本体1和环形密封圈2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环形密封圈2的外周面与接箍本体1的通孔壁面之间的密封性能。再者,当两段油管3旋接在接箍上时,两段油管3对处于接箍本体1中部的环形密封圈2施加轴向相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接箍本体两端部的位置为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段,所述通孔中在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密封圈具有用于与两段油管的端部压紧密封的两端面,在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外缘位置还设有锥形翻沿,锥形翻沿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油管端部轴向插入的内锥扩口,内锥扩口具有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而形成锥面密封的内锥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接箍本体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接箍本体两端部的位置为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段,所述通孔中在位于两段内螺纹孔段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密封圈具有用于与两段油管的端部压紧密封的两端面,在环形密封圈的两端面的外缘位置还设有锥形翻沿,锥形翻沿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油管端部轴向插入的内锥扩口,内锥扩口具有用于与油管端部的倒角压紧配合而形成锥面密封的内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箍,其特征是,所述接箍本体的通孔的孔壁上对应环形密封圈的位置设有沿通孔的径向方向向内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凹凸配合的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箍,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密封圈中位于两端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环形密封圈的两个端面朝相互远离方向撑开的撑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箍,其特征是,所述撑紧结构为支撑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箍,其特征是,所述内螺纹孔段的内螺纹为朝向接箍本体两端呈锥形扩口的形状。6.一种带有接箍的油管,包括油管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聪孙新成李中华陈英杨帆柴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