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16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包括管状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上端开设有上入水空腔,所述接头本体下端开设有下出水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与上入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分流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上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接头本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方向向上的反出水口,所述反出水口通过反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上入水空腔通过正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通过使用这样的接头,将接头接在钻杆之间,当水流流过接头时,从上入水空腔进入,从正向循环管路进入分流空腔后,水流分流后分别进入反向循环管路和下出水空腔,进入反向循环管路的水流逆向从钻孔向上流动,可以有效的带动水流返回地面。

A Reverse Circulation Joint fo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rilling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
技术介绍
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水流从钻杆进入,从钻头水路流出,对钻头进行冷却和润滑,再从外管与钻孔的间隙流出至底面,同时将钻进碎屑粉末带出底面,只有将碎屑粉末带出钻孔才能维持钻头的钻进效率,否则钻头无法钻进。现有回流水流量较小,在钻孔与外管之间出现钻孔凹陷时,带有碎屑粉末的水流会淤积在钻孔凹陷处,无法排除到地面,大大影响钻进效率。现有的施工中通过加大水压来增加水流排除量,但是效果不佳,加大水压会加快流速,使得水流冲刷钻孔,使得钻孔孔径增大,不利于施工,且由于水量小,无法有效的将钻孔凹陷内的碎屑粉末带出。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将现钻孔凹陷内碎屑粉末带出地面,加快水流排出的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现钻孔凹陷内碎屑粉末带出地面,加快水流排出的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包括管状接头本体,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钻杆配合连接的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接头本体上端开设有上入水空腔,所述接头本体下端开设有下出水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与上入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分流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上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接头本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方向向上的反出水口,所述反出水口通过反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上入水空腔通过正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反向循环管路与正向循环管路不直接连通;所述正向循环管路的管径大于下出水空腔上部开口孔径。通过使用这样的接头,将接头接在钻杆之间,当水流流过接头时,从上入水空腔进入,从正向循环管路进入分流空腔后,水流分流后分别进入反向循环管路和下出水空腔,进入反向循环管路的水流逆向从钻孔向上流动,可以有效的带动水流返回地面,尤其是将钻孔凹陷内的碎屑粉末带出钻孔,提高对钻头的清洗效果,提高钻进效率。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入水空腔底部为盲端,所述盲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上出水孔,所述接头本体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正向循环管路,所诉两个上出水孔分别与两个正向循环管路上端口连通;所述两个正向循环管路下端口与分流空腔连通。这样的设计,可以快速的将水流引入分流空腔。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出水口在接头本体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反向循环管路设置在接头本体中部,下端口与分流空腔连通,上端口与V型反向管路连通,所述V型反向管路的出口与反出水口连通。这样的设计,可以快速的将水流从分流空腔引入反出水口,且两个对称的反出水口是的反向出水水流在钻孔内分布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发挥水流逆向的带动作用。反向循环管路设置在接头本体中部,正向循环管路设置在两侧的布局避免了两者的干涉,水流流动顺畅有序。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出水口外部设置有分水眼罩,所述分水眼罩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呈弧形;两端焊接在接头本体侧壁上,所述底板与侧板底部和接头本体侧壁围合焊接形成盲端;所述分水眼罩与接头本体侧壁配合形成眼罩反出水口,所述眼罩反出水口出水方向向上。这样的设计,逆向水流在分水眼罩的导向下,可以更好的逆流。作为优选地,所述正向循环管路由开设在接头本体侧壁上的正向循环水槽和回水槽板围合组成,所述回水槽板外缘焊接于接头本体侧壁上。这样的设计,是对正向循环管路一种选择。作为优选地,所述下出水空腔内安装有下喷嘴,所述下喷嘴内腔为上窄下宽的锥形内腔;这样的设计利于水流从下喷嘴释放压力,恢复到预定的水流压力。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向循环管路内连接有中喷嘴,所述中喷嘴包含有下聚集段和上释放段,所述下聚集段内腔为上窄下宽的锥形内腔,所述上释放段内腔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内腔。这样的设计,利于水流反向时,先通过下聚集段引导收集水流,再通过上释放段使得水流达到预定水压并通过V型反向管路分流。作为优选地,所述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均为外锥螺纹连接头。这样的设计,利于降低反循环接头的长度,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这样的接头,将接头接在钻杆之间,当水流流过接头时,从上入水空腔进入,从正向循环管路进入分流空腔后,水流分流后分别进入反向循环管路和下出水空腔,进入反向循环管路的水流逆向从钻孔向上流动,可以有效的带动水流返回地面,尤其是将钻孔凹陷内的碎屑粉末带出钻孔,提高对钻头的清洗效果,提高钻进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接头本体结构示意图(省略回水槽板和分水眼罩);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头本体结构剖视图(省略回水槽板、分水眼罩、中喷嘴、下喷嘴);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接头结构半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接头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下喷嘴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嘴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回水槽板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分水眼罩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接头与钻杆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头本体;2、上连接头;3、下连接头;4、入水空腔;5、下出水空腔;6、分流空腔;7、反出水口;8、反向循环管路;9、正向循环管路;10、盲端;11、上出水孔;12、V型反向管路连通;13、分水眼罩;14、底板;15、侧板;16、正向循环水槽;17、回水槽板;18、下喷嘴;19、中喷嘴;20、下聚集段;21、上释放段;22、钻杆;23、钻孔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包括管状接头本体1,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钻杆22配合连接的上连接头2和下连接头3;所述接头本体1上端开设有上入水空腔4,所述接头本体1下端开设有下出水空腔5,所述下出水空腔5与上入水空腔4之间设置有分流空腔6,所述下出水空腔5上端与分流空腔6连通;所述接头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出水方向向上的反出水口7,所述反出水口7通过反向循环管路8与分流空腔6连通,所述上入水空腔4通过正向循环管路9与分流空腔6连通;反向循环管路8与正向循环管路9不直接连通;所述正向循环管路9的管径大于下出水空腔5上部开口孔径。所述上入水空腔4底部为盲端10,所述盲端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上出水孔11,所述接头本体1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正向循环管路9,所诉两个上出水孔11分别与两个正向循环管路9上端口连通;所述两个正向循环管路9下端口与分流空腔6连通。所述反出水口7在接头本体1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反向循环管路8设置在接头本体1中部,下端口与分流空腔6连通,上端口与V型反向管路连通12,所述V型反向管路的出口与反出水口7连通。所述反出水口7外部设置有分水眼罩13,所述分水眼罩13包括底板14和侧板15,所述侧板15呈弧形;两端焊接在接头本体1侧壁上,所述底板14与侧板15底部和接头本体1侧壁围合焊接形成盲端10;所述分水眼罩13与接头本体1侧壁配合形成眼罩反出水口7,所述眼罩反出水口7出水方向向上。所述正向循环管路9由开设在接头本体1侧壁上的正向循环水槽16和回水槽板17围合组成,所述回水槽板17外缘焊接于接头本体1侧壁上。所述下出水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接头本体,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钻杆配合连接的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接头本体上端开设有上入水空腔,所述接头本体下端开设有下出水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与上入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分流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上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接头本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方向向上的反出水口,所述反出水口通过反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上入水空腔通过正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反向循环管路与正向循环管路不直接连通;所述正向循环管路的管径大于下出水空腔上部开口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接头本体,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钻杆配合连接的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接头本体上端开设有上入水空腔,所述接头本体下端开设有下出水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与上入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分流空腔,所述下出水空腔上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接头本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方向向上的反出水口,所述反出水口通过反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所述上入水空腔通过正向循环管路与分流空腔连通;反向循环管路与正向循环管路不直接连通;所述正向循环管路的管径大于下出水空腔上部开口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入水空腔底部为盲端,所述盲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上出水孔,所述接头本体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正向循环管路,所诉两个上出水孔分别与两个正向循环管路上端口连通;所述两个正向循环管路下端口与分流空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地质勘探钻具的反循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出水口在接头本体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反向循环管路设置在接头本体中部,下端口与分流空腔连通,上端口与V型反向管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颂贤张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钻地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