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龙彬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74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给排水工程的管道接口连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包括管道主体、插口管体和承口管体,插口管体与承口管体分别位于管道主体的两端,并一体成型,插口管体装配到承口管体形成自锁后,插口管体主扣槽与承口管体主扣勾,插口管体副扣槽与承口管体副扣勾,分别形成第一个自锁环和第二个自锁环,且插口管体设有的止水部与承口管体设置的压紧部咬紧压合,配合插口管体环形密封垫二次止水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易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安装过程扣勾扣槽不易损、密封可靠、接口结构的抗剪及轴向抗压抗拉能力强。

A Flexible Double-Sealed Self-Locking Pipeline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排水工程的管道接口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城市地下管道及农村雨污分流项目日益增多,各地政府要求工期尽量缩短、要求施工时要少占空间、施工安全文明及环保的措施要求更高、要求减少施工过程对社会的的干扰、小口径管道多设在小街小巷中、适应地质不均匀沉降;工程项目不得不选用非开挖拉顶管(水平定向钻)的新施工方法,以及选用对应的塑料短管(塑料顶管)来满足这些苛刻的条件。自锁承插式连接省掉焊接时间,可带水安装、安装空间小、施工更安全、对接速度大大加快,是一种省时省费用,能大规模缩小施工空间的管道设计各施工的替代方法。现有技术的承插连接方式,密封圈设置在插口端的根部处,即是在承口端(母端)的末端,此位置是接口受力后变形相对最大的位置。安装时接口受力不匀或使用过程地基有不均匀沉降时,由于现有技术用的是小压缩量O型的橡胶圈,接口存在易漏水的隐患。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承口端挤压O型的橡胶圈,目的使接口密封止水。如材质为塑料时,在安装及顶拉施工时,导入角不大时橡胶圈易推挤移位、承口端易受密封圈反作用力顶涨变形;从而导致自扣锁齿没完全扣死而造成密封及结构连接失效的隐患。现在技术如采用塑料材质,自锁齿在加工过程中,自锁齿加工精准度及锁齿的结构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成品率不可控,从而导致接口成本大。现在技术的接口自锁齿安装后只进不退,不符合柔性接口的“一定量的轴向线变位及相对角变位”的要求;其接口的柔性只单纯靠塑料(基材)的弹性变形。如用塑料材质,其自锁齿在扣合过程及扣死后;接口连接的可靠性易受温度及基材生产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易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安装过程扣勾扣槽不易损、密封可靠、接口结构的抗剪及轴向抗压抗拉能力强的具有柔性双密封自锁的承插管道接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包括管道主体、插口管体和承口管体,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分别位于管道主体的两端,并一体成型,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其自锁后剖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插口管体包括内撑端和外顶固端,所述内撑端与所述外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内凹陷的“L”形,所述内撑端的外壁设有主扣槽、止水部和副扣槽,所述主扣槽靠近外顶固端,所述副扣槽位于内撑端的外端,所述止水部位于所述主扣槽和所述副扣槽之间,所述承口管体包括外撑端和内顶固端,所述外撑端与所述内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外凸起的“L”形,所述外撑端的内壁设有主扣勾、压紧部和副扣勾,所述主扣勾位于外撑端的外端,所述副扣勾靠近内顶固端,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主扣勾和所述副扣勾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主扣槽呈向内凹陷的正四边形。进一步的,所述副扣槽呈向内凹陷的直角梯形,其靠近外端为直角,所述副扣槽的数量大于2个。承插口管体自锁后,副扣槽能与副扣勾结合,2个以上的数量,有助于自锁后的固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插口管体的外顶固端与所述的主扣槽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紧贴外顶固端。环形密封垫贴合外顶固端,在承插口管体自锁后,填充外顶固端与外撑端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止水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止水密封带,所述止水密封带填充凹槽,其表面与止水部的表面同处一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承口管体的压紧部设有止水齿,所述止水齿数量大于2个,其剖面为连续的锯齿状。更进一步的,所述止水部的凹槽设置有与所述止水齿数量相等,形状匹配可相互咬合的咬合齿。2个以上的凹槽咬合齿与止水齿在承插口管体自锁后咬紧,有助于止水密封带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起到主止水的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垫和所述止水密封带选自环形带,所述环形密封垫和所述止水密封带的材料选自丁腈橡胶、硅胶、氟胶、乙丙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插口管体主扣槽与承口管体主扣勾,插口管体副扣槽与承口管体副扣勾,分别形成第一个自锁环和第二个自锁环,增强接口结构的抗剪及轴向抗压抗拉能力;(2)本专利技术采用插口管体设有的止水部与承口管体设置的压紧部咬紧压合,再加上插口管体环形密封垫二次止水设计,有助于增加自锁后的密封性和抗变形性,能够更好适应不均匀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承插口管体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口管体;11、主扣槽;12、止水部;13、副扣槽;14、环形密封垫;15、止水密封带;16、内撑端;17、咬合齿;18、外顶固端;2、承口管体;21、主扣勾;22、压紧部;23、副扣勾;24、止水齿;25、内顶固端;26、外撑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包括管道主体、插口管体1和承口管体2,所述插口管体1与所述承口管体2分别位于管道主体的两端,并一体成型,所述插口管体1与所述承口管体2其自锁后剖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插口管体1包括内撑端16和外顶固端18,所述内撑端16与所述外顶固端18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内凹陷的“L”形,所述内撑端16的外壁设有主扣槽11、止水部12和副扣槽13,所述主扣槽11靠近外顶固端18,所述副扣槽13位于内撑端16的外端,所述止水部12位于所述主扣槽11和所述副扣槽13之间,所述承口管体2包括外撑端26和内顶固端25,所述外撑端26与所述内顶固端25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外凸起的“L”形,所述外撑端26的内壁设有主扣勾21、压紧部22和副扣勾23,所述主扣勾21位于外撑端26的外端,所述副扣勾23靠近内顶固端25,所述压紧部22位于所述主扣勾21和所述副扣勾23之间。所述主扣槽11呈向内凹陷的正四边形;所述副扣槽13呈向内凹陷的直角梯形,其靠近外端为直角,所述副扣槽13的数量大于2个;所述插口管体1的外顶固端18与所述的主扣槽11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14,所述环形密封垫14紧贴外顶固端18;所述止水部12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止水密封带15,所述止水密封带15填充凹槽,其表面与止水部12的表面同处一平面;所述承口管体2的压紧部22设有止水齿24,所述止水齿24数量大于2个,其剖面为连续的锯齿状;所述止水部12的凹槽设置有与所述止水齿24数量相等,形状匹配可相互咬合的咬合齿17;所述环形密封垫14和所述止水密封带15选自环形带,所述环形密封垫14和所述止水密封带15的材料选自丁腈橡胶、硅胶、氟胶、乙丙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包括管道主体、插口管体和承口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分别位于管道主体的两端,并一体成型,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其自锁后剖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插口管体包括内撑端和外顶固端,所述内撑端与所述外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内凹陷的“L”形,所述内撑端的外壁设有主扣槽、止水部和副扣槽,所述主扣槽靠近外顶固端,所述副扣槽位于内撑端的外端,所述止水部位于所述主扣槽和所述副扣槽之间,所述承口管体包括外撑端和内顶固端,所述外撑端与所述内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外凸起的“L”形,所述外撑端的内壁设有主扣勾、压紧部和副扣勾,所述主扣勾位于外撑端的外端,所述副扣勾靠近内顶固端,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主扣勾和所述副扣勾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包括管道主体、插口管体和承口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分别位于管道主体的两端,并一体成型,所述插口管体与所述承口管体其自锁后剖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插口管体包括内撑端和外顶固端,所述内撑端与所述外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内凹陷的“L”形,所述内撑端的外壁设有主扣槽、止水部和副扣槽,所述主扣槽靠近外顶固端,所述副扣槽位于内撑端的外端,所述止水部位于所述主扣槽和所述副扣槽之间,所述承口管体包括外撑端和内顶固端,所述外撑端与所述内顶固端形成一个相对于管道主体向外凸起的“L”形,所述外撑端的内壁设有主扣勾、压紧部和副扣勾,所述主扣勾位于外撑端的外端,所述副扣勾靠近内顶固端,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主扣勾和所述副扣勾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扣槽呈向内凹陷的正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双密封自锁承插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扣槽呈向内凹陷的直角梯形,其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龙彬陈楚荣
申请(专利权)人:章龙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