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56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包含汽车底盘,在汽车底盘上设有水箱、副发动机、液压驱动系统、风机、垃圾箱、吹吸式吸嘴机构、纯吸式吸嘴机构、清扫机构及清扫喷淋系统;液压驱动系统、风机由副发动机提供动力,吹吸式吸嘴机构由风机动力,清扫喷淋系统由底盘电瓶提供动力,清扫机构及垃圾箱由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吹吸式吸嘴机构及纯吸式吸嘴机构均与垃圾箱连通,吹吸式吸嘴机构用于吸拾比重大的垃圾,纯吸式吸嘴机构用于吸拾比重小的垃圾。本发明专利技术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可实现树叶、浮灰与土石颗粒等不同比重大小的垃圾分开吸拾,可大幅提高路面清扫效率、清洁度,和减少二次扬尘,具有作业效率高、清洁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Type Classified Suction Cleaning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专用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新式的清扫车。
技术介绍
传统垃圾清扫车的吸拾系统通常没有针对比重大的垃圾和比重小的垃圾进行分开吸拾设置,而大多数是以吸拾比重大的垃圾为标准,来同时完成对比重大的垃圾和比重小的垃圾吸拾。由于吸拾比重大的垃圾所需要的负压大、气流大,空气流速高,当以吸拾比重大的垃圾为标准去进行轻重垃圾吸拾时,其往往存在如下缺陷:(1)在高气流下,比重小的垃圾,如:树叶、灰尘,在垃圾箱内不易沉降,会发生树叶封堵垃圾箱的垃圾箱出风隔网,造成垃圾箱出风通道不畅,影响垃圾吸拾效果和效率;(2)大量灰尘进入风机内,对风机造成损害,降低其使用寿命;(3)二次扬尘大;(4)作业功率大,能耗大。目前国内已有针对比重大的垃圾和比重小的垃圾分类收集这类问题的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139250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多功能路面清扫车》、公开号为CN206486855U的中国技术专利《新型垃圾清扫车》及公开号为CN10730455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永运畅通扫吸式街道清扫车》,虽然以上这些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案,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比重大的垃圾和比重小的垃圾分类收集问题,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所需的作业功率及能耗都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能对比重不同的垃圾分开吸拾收集的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其主要是通过将轻泡垃圾采用较小的风力收集,将比重大的颗粒垃圾采用较大的风力收集,来实现对比重不同的垃圾的压差式分类吸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包含汽车底盘,在所述汽车底盘上设有水箱、副发动机、液压驱动系统、风机、垃圾箱、垃圾吸拾装置、清扫机构及清扫喷淋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分别与所述清扫机构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清扫机构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提供工作动力;所述副发动机分别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风机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风机提供工作动力;所述水箱与所述清扫喷淋系统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水源;所述清扫喷淋系统与汽车底盘电瓶连接,汽车底盘电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电源,清扫喷淋系统用于给清扫机构的前方地面喷淋降尘;所述垃圾吸拾装置包含吹吸式吸嘴机构及纯吸式吸嘴机构;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位于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风机、垃圾箱及外部大气连通,吹吸式吸嘴机构主要是利用风机的排气动力和垃圾箱的内外气压差,将风机排出的部分空气及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内;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位于所述清扫机构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垃圾箱及外部大气连通,纯吸式吸嘴机构主要是利用垃圾箱的内外气压差,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内;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垃圾箱及吹吸式吸嘴机构连通,风机主要是用于抽出垃圾箱内的空气,使垃圾箱内产生负压,并给所述垃圾箱及吹吸式吸嘴机构提供风循环动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设置在汽车底盘上部的右前侧且位于驾驶室后方,所述副发动机设置在汽车底盘上部的左前侧且位于驾驶室后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汽车底盘上部的中间且位于水箱的后方,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设置在汽车底盘上部的中间,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汽车底盘上部的后侧且位于副发动机及风机的后方;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设置在汽车底盘后下部的中间,且位于纯吸式吸嘴机构的后方;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设置在汽车底盘后下部的中间,且位于清扫机构的后方;所述清扫机构设置在汽车底盘下部的中间,且位于风机的下方;所述清扫喷淋系统设置在汽车底盘的左侧下部或右侧下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发动机包含副发动机主体、前输出机构、后输出离合器及后输出机构,所述前动力输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副发动机主体前端,所述后动力输出机构通过后输出离合器连接在所述副发动机主体后端,所述副发动机主体、前动力输出机构、后输出离合器及后动力输出机构的轴向均与风机的叶轮轴向平行,且均还与汽车底盘的行驶方向平行;所述副发动机通过前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连接,所述副发动机通过后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风机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含直连油泵、液压驱动油箱及液压控制阀,所述直连油泵装设在副发动机的前输出机构上,并通过其泵轴上的齿轮与副发动机的前输出机构上的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液压驱动油箱及液压控制阀均装设在汽车底盘上部,所述液压驱动油箱通过液压进油管道与所述直连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直连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液压出油管道与所述液压控制阀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通过液压油分支管道与各液压执行元件连接,所述液压执行元件包含清扫机构扫盘马达、垃圾箱倾翻油缸、垃圾箱后门开闭油缸及清扫机构提升油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发动机的后输出机构通过风机传动皮带与所述风机的叶轮轴连接,所述风机装设在汽车底盘上部的中间,且其进风口垂直于汽车底盘朝上设置,其出风口平行于汽车底盘朝向右侧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箱包含中隔仓、左隔仓、右隔仓、垃圾箱出风隔网及垃圾箱出风通道;所述中隔仓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内腔的中部,并与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连通;所述左隔仓及右隔仓对称分设在所述垃圾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并均与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连通;所述垃圾箱出风隔网设置在所述中隔仓的前部,并与所述垃圾箱出风通道连通;所述垃圾箱出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垃圾箱出风隔网的前部,并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所述中隔仓与所述左隔仓通过左隔板及左隔网隔开,且所述左隔网呈倾斜设置在所述左隔仓的顶部,所述左隔板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左隔仓的右侧;所述中隔仓与所述右隔仓通过右隔板及右隔网隔开,且所述右隔网呈倾斜设置在所述右隔板的顶部,所述右隔板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右隔仓的左侧;所述中隔仓的容腔体积均小于所述左隔仓及右隔仓的容腔体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包含有导风罩、循环风软管、循环风助吹管、吹吸式吸盘及吹吸式吸管;所述导风罩装设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罩有两个出口,一个为循环风口,另一个为排风口,所述导风罩的循环风口与所述循环风软管的前端连通,所述循环风软管的后端与所述循环风助吹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风助吹管的出口与所述吹吸式吸盘的中后部连通,所述吹吸式吸盘的上部吸口与所述吹吸式吸管的下端连通,所述吹吸式吸管的上端伸设在所述垃圾箱的中隔仓)中,并与所述垃圾箱的中隔仓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包含有纯吸式吸盘、左纯吸式吸管及右纯吸式吸管,所述纯吸式吸盘的上部吸口分别与所述左纯吸式吸管及右纯吸式吸管的下端相连,所述左纯吸式吸管的上端伸设在所述垃圾箱的左隔仓中,并与所述垃圾箱的左隔仓连通,所述右纯吸式吸管的上端伸设在所述垃圾箱的右隔仓中,并与所述垃圾箱的右隔仓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罩为回旋结构、且其循环风口的口径大小可调节,所述循环风助吹管为U型结构、且出口与汽车底盘纵向平行、并与水平地面成一定夹角向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扫喷淋系统包含电驱隔膜泵及喷淋架,所述电驱隔膜泵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与汽车底盘电瓶电连接,所述喷淋架安装在清扫机构的扫盘上,所述电驱隔膜泵的进口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电驱隔膜泵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喷淋架的喷嘴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创新点在于:(1)针对不同比重大小的垃圾,将垃圾箱的内腔划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包含汽车底盘(1),在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有水箱(2)、副发动机(3)、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垃圾箱(6)、垃圾吸拾装置、清扫机构(9)及清扫喷淋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分别与所述清扫机构(9)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连接,液压驱动系统(4)用于给所述清扫机构(9)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提供工作动力;所述副发动机(3)分别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提供工作动力;所述水箱(2)与所述清扫喷淋系统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水源;所述清扫喷淋系统与汽车底盘电瓶连接,汽车底盘电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电源,清扫喷淋系统用于给清扫机构(9)的前方地面喷淋降尘;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吸拾装置包含吹吸式吸嘴机构(7)及纯吸式吸嘴机构(8);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7)位于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8)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风机(5)、垃圾箱(6)及外部大气连通,吹吸式吸嘴机构(7)用于将风机(5)排出的部分空气及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6)内;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8)位于所述清扫机构(9)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垃圾箱(6)及外部大气连通,纯吸式吸嘴机构(8)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6)内;所述风机(5)分别与所述垃圾箱(6)及吹吸式吸嘴机构(7)连通,风机(5)用于抽出垃圾箱(6)内的空气,使垃圾箱(6)内产生负压,并给所述垃圾箱(6)及吹吸式吸嘴机构(7)提供风循环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包含汽车底盘(1),在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有水箱(2)、副发动机(3)、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垃圾箱(6)、垃圾吸拾装置、清扫机构(9)及清扫喷淋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分别与所述清扫机构(9)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连接,液压驱动系统(4)用于给所述清扫机构(9)及其它液压执行元件提供工作动力;所述副发动机(3)分别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风机(5)提供工作动力;所述水箱(2)与所述清扫喷淋系统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水源;所述清扫喷淋系统与汽车底盘电瓶连接,汽车底盘电瓶用于给所述清扫喷淋系统提供电源,清扫喷淋系统用于给清扫机构(9)的前方地面喷淋降尘;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吸拾装置包含吹吸式吸嘴机构(7)及纯吸式吸嘴机构(8);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7)位于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8)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风机(5)、垃圾箱(6)及外部大气连通,吹吸式吸嘴机构(7)用于将风机(5)排出的部分空气及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6)内;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8)位于所述清扫机构(9)的后方,并分别与所述垃圾箱(6)及外部大气连通,纯吸式吸嘴机构(8)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垃圾箱(6)内;所述风机(5)分别与所述垃圾箱(6)及吹吸式吸嘴机构(7)连通,风机(5)用于抽出垃圾箱(6)内的空气,使垃圾箱(6)内产生负压,并给所述垃圾箱(6)及吹吸式吸嘴机构(7)提供风循环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部的右前侧且位于驾驶室后方,所述副发动机(3)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部的左前侧且位于驾驶室后方,所述风机(5)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部的中间且位于水箱(2)的后方,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部的中间,所述垃圾箱(6)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部的后侧且位于副发动机(3)及风机(5)的后方;所述吹吸式吸嘴机构(7)设置在汽车底盘(1)后下部的中间,且位于纯吸式吸嘴机构(8)的后方;所述纯吸式吸嘴机构(8)设置在汽车底盘(1)后下部的中间,且位于清扫机构(9)的后方;所述清扫机构(9)设置在汽车底盘(1)下部的中间,且位于风机(5)的下方;所述清扫喷淋系统设置在汽车底盘(1)的左侧下部或右侧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发动机(3)包含副发动机主体(3.1)、前输出机构(3.2)、后输出离合器(3.3)及后输出机构(3.4),所述前动力输出机构(3.2)设置在所述副发动机主体(3.1)前端,所述后动力输出机构(3.4)通过后输出离合器(3.3)连接在所述副发动机主体(3.1)后端,所述副发动机主体(3.1)、前动力输出机构(3.2)、后输出离合器(3.3)及后动力输出机构(3.4)的轴向均与风机(5)的叶轮轴向平行,且均还与汽车底盘(1)的行驶方向平行;所述副发动机(3)通过前动力输出机构(3.2)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连接,所述副发动机(3)通过后动力输出机构(3.4)与所述风机(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4)包含直连油泵(4.1)、液压驱动油箱(4.2)及液压控制阀(4.3),所述直连油泵(4.1)装设在副发动机(3)的前输出机构(3.2)上,并通过其泵轴上的齿轮与副发动机(3)的前输出机构(3.2)上的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液压驱动油箱(4.2)及液压控制阀(4.3)均装设在汽车底盘(1)上部,所述液压驱动油箱(4.2)通过液压进油管道与所述直连油泵(4.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直连油泵(4.1)的出油口通过液压出油管道与所述液压控制阀(4.3)连通,所述液压控制阀(4.3)通过液压油分支管道与各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林黄璜杨武红方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