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48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煮装置,属于加工设备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蒸煮罐与加热单元;蒸煮罐顶端具有用于向蒸煮罐内通入原料的第一进口,以及用于向蒸煮罐内通入液体的第二进口,蒸煮罐底端具有用于排出蒸煮罐内产物的第一出口;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组件、控制机构与加热管;加热组件套设在蒸煮罐上,加热管与加热组件连通;控制机构与蒸煮罐和加热管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蒸煮罐内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与蒸煮罐、加热管连接的控制机构对蒸煮罐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蒸煮罐内熟浆的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满足了产物的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煮浆是植物蛋白饮料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由于植物蛋白饮料原料具有特殊性与差异性,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选取合适的蒸煮装置对原料进行加工。相关技术提供的人工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蒸煮罐的上端设置有加料管,下端设置有蒸汽输送管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原料通过加料管进入蒸煮罐内进行混合;通过蒸汽输送管口为蒸煮罐内输送蒸汽,达到对蒸煮罐内原料加热的目的;蒸煮后的熟浆通过底端的出料口释放。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提供的蒸煮装置通过蒸汽输送管口输送蒸汽提供的温度难以满足植物蛋白饮料的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蒸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蒸煮罐与加热单元;所述蒸煮罐顶端具有用于向所述蒸煮罐内通入原料的第一进口,以及用于向所述蒸煮罐内通入液体的第二进口,所述蒸煮罐底端具有用于排出所述蒸煮罐内熟浆的第一出口;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组件、控制机构与加热管;所述加热组件套设在所述蒸煮罐上,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组件连通;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蒸煮罐和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蒸煮罐内的温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疏水单元;所述疏水单元与所述加热组件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蒸煮罐上;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均具有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加热管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上均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疏水单元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与控制箱均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蒸汽调节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蒸煮罐连接;所述蒸汽调节阀与所述加热管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自动控制阀;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阀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蒸煮罐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顺次连接的动力设备、搅拌轴、搅拌桨与密封件;所述动力设备位于所述蒸煮罐的上端,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蒸煮罐的内部,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蒸煮罐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溢流管;所述蒸煮罐上端还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溢流口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原料管、出料管、第三自动控制阀与第四自动控制阀;所述原料管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阀位于所述原料管上;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阀位于所述出料管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为盘管或套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原料通过第一进口进入蒸煮罐、水通过第二进口进入蒸煮罐,加热源通过加热管进入套设在蒸煮罐上的加热组件内,对蒸煮罐内的原料与水进行加热。通过与蒸煮罐、加热管连接的控制机构对蒸煮罐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蒸煮罐内熟浆的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满足了熟浆的品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煮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蒸煮罐,2-加热单元,21-加热组件,211-第一加热组件,212-第二加热组件,22-控制机构,221-控制箱,222-温度传感器,223-蒸汽调节阀,23-加热管,3-疏水单元,4-进水管,5-压力传感器,6-第二自动控制阀,71-动力设备,72-搅拌轴,73-搅拌桨,8-溢流管,9-原料管,10-出料管,11-第三自动控制阀,12-第四自动控制阀,101-第一进口,102-第二进口,103-第一出口,104-第三进口,105-第二出口。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煮浆是植物蛋白饮料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尤其是在豆制品行业应用较为广泛。而由于原料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在制备植物蛋白饮料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蒸煮装置对植物蛋白饮料的品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植物蛋白饮料的包装形式一般为马口铁三片罐包装,需要加热后灌装封口,保证罐内低真空。但对原料的蒸煮过程中,一方面要达到灌装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达到原料制备时的温度。原料制备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原料混合,达到均匀,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煮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蒸煮罐1与加热单元2;蒸煮罐1顶端具有用于向蒸煮罐1通入原料的第一进口101与用于向蒸煮罐1通入水的第二进口102,底端具有用于排出蒸煮罐1内熟浆的第一出口103;加热单元2包括:加热组件21与控制机构22;加热组件21套设在蒸煮罐1上,加热管23与加热组件21连通;控制机构22与蒸煮罐1和加热管23连接,控制机构22用于控制蒸煮罐1内的温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原料通过第一进口101进入蒸煮罐1、水通过第二进口102进入蒸煮罐1,通过加热管23与套设在蒸煮罐1上的加热组件21对蒸煮罐1内的原料与液体进行加热。通过与蒸煮罐1、加热管23连接的控制机构22对蒸煮罐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蒸煮罐1内的温度达到熟浆所需的温度,满足了产物的品质要求。以下将通过可选地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疏水单元3;疏水单元3与加热组件21连通。通过设置疏水单元3,将加热组件21中利用后的冷凝水进行外排,或者当加热组件21中的压力过大时,通过疏水单元3对加热组件21中的压力进行缓减。也可以当蒸煮罐1内的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打开疏水单元3,将加热组件21内的热源外排,达到对蒸煮罐1降温的目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21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11与第二加热组件212;第一加热组件211与第二加热组件212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蒸煮罐1上;加热管23与第一加热组件211、第二加热组件212均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加热组件211与第二加热组件212可以实现对蒸煮罐1内原料分不同温度段加热。作为一种示例,可以是在第一温度段采用较高的蒸汽量进行快速蒸煮,当产物的温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在第二温度段采用较低的蒸汽量进行微度蒸煮。第一加热组件211与第二加热组件212加热的第一参考温度与第二参考温度可以根据产物的品质要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蒸煮罐(1)与加热单元(2);所述蒸煮罐(1)顶端具有用于向所述蒸煮罐(1)内通入原料的第一进口(101),以及用于向所述蒸煮罐(1)内通入液体的第二进口(102),所述蒸煮罐(1)底端具有用于排出所述蒸煮罐(1)内熟浆的第一出口(103);所述加热单元(2)包括:加热组件(21)、控制机构(22)与加热管(23);所述加热组件(21)套设在所述蒸煮罐(1)上,所述加热管(23)与所述加热组件(21)连通;所述控制机构(22)与所述蒸煮罐(1)和所述加热管(23)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2)用于控制所述蒸煮罐(1)内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蒸煮罐(1)与加热单元(2);所述蒸煮罐(1)顶端具有用于向所述蒸煮罐(1)内通入原料的第一进口(101),以及用于向所述蒸煮罐(1)内通入液体的第二进口(102),所述蒸煮罐(1)底端具有用于排出所述蒸煮罐(1)内熟浆的第一出口(103);所述加热单元(2)包括:加热组件(21)、控制机构(22)与加热管(23);所述加热组件(21)套设在所述蒸煮罐(1)上,所述加热管(23)与所述加热组件(21)连通;所述控制机构(22)与所述蒸煮罐(1)和所述加热管(23)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2)用于控制所述蒸煮罐(1)内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疏水单元(3);所述疏水单元(3)与所述加热组件(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1)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11)与第二加热组件(212);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11)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212)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蒸煮罐(1)上;所述加热管(23)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11)、所述第二加热组件(212)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11)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212)上均具有第三进口(104);所述第三进口(104)与所述加热管(2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211)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212)上均还具有第二出口(105),所述疏水单元(3)与所述第二出口(105)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爱东赵顺阁陈宏杰高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顺天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