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27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护壳,安装在所述机组护壳内的主控模块4,与所述主控模块4相连接的供能水泵5,以及调节电池包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所述供能水泵5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4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运行,所述机组护壳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用以独立控制所述供能水泵5的排空开关,所述排空开关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主控模块4并联接入所述供能水泵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设置在机组护壳外侧表面的排空开关,独立控制水泵将水路循环回路中空气充分排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管理机组
本技术涉及车用电池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
技术介绍
电池热管理,是根据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产热机理,基于具体电池的最佳充放电温度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立在材料学、电化学、传热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基础之上,为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以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一门新技术。现有的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热管理机组,没有主动排空功能,在给水路循环系统加防冻液时存在排空困难,而水路循环系统内空气的存在,不仅会造成换热量下降和换热不均,还会造成水泵空转故障。原有的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热管理机组,没有检修口,在机组控制程序需要升级时,需要拔插低压接插件;在整车运行时只能通过整车系统监测基本的运行状态,电池热管理机组出现运行故障时,不能全面显示机组的运行数据,因而无法准确判定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在电池热管理机组的水路循环回路在排放空气存在困难,导致回路循环回路内空气排不干净,而造成换热量下降和换热不均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护壳,安装在所述机组护壳内的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的供能水泵,以及调节电池包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所述供能水泵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运行,所述机组护壳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用以独立控制所述供能水泵的排空开关,所述排空开关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主控模块并联接入所述供能水泵。上述电池热管理机组,可通过设置在机组护壳外侧表面的排空开关,独立控制水泵将水路循环回路中空气充分排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内集成有通信模块,所述机组护壳外侧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上述电池热管理机组,可通过安装在机组护壳外侧表面的第一端子,在不打开机组护壳的情况下,检查电池热管理机组的各元件的状态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还连通有排空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还设置有与所述排空管相连的膨胀水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空管为透明的管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的:风机,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且在相应的转速下运动;制冷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且给所述水路循环回路中的液体降温;以及加热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且给所述水路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加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的所述水路循环回路中进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液体温度数据,并且反馈给所述主控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所述水路循环回路中流出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液体温度数据,并且反馈给所述主控模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机组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池热管理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护壳1,安装在机组护壳1内的主控模块4,与主控模块4相连接的供能水泵5,以及调节电池包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所述供能水泵5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4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运行,所述机组护壳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用以独立控制所述供能水泵5的排空开关2,所述排空开关2通过所述机组护壳1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主控模块4并联接入所述供能水泵5。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包在充放电时,对周围环境的温度非常敏感,并且存在一个电池包最佳的充放电温度区间。所以在电池包周围设置有可调节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由供能水泵5提供一个作用力使液体在水路循环回路管道中不断的循环流动与电池包交换热能,使电池包在工作时处于最佳的充放电温度区间。例如将供能水泵5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分别接入水路循环回路管道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水路循环回路管道安装好后,需要将水路循环回路中的空气排尽,水路循环回路才会正常工作。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给电池热管理机组上低压电,在电源6接通后需要一段时间(大概100秒),供能水泵自运行来实现排空。这样的排空方式,排空时间很难再减少,且水路循环回路管道中的空气也难以充分排尽。如图1-2所示,在机组护壳1的外侧表面上安装有排空开关2,排空开关2通过机组护壳1内部的电路导线与主控模块4并联,并且接入供能水泵5。排空开关2可在主控模块4没有上电的情况下单独控制供能水泵5开启,使供能水泵5在电池热管理机组工作前,独自将水路循环回路中的空气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水路循环回路包括用于提供防冻液的防冻管路,和与防冻管路连接形成回路的电池包热交换管路,电池包热交换管路布置在电池包附近,用于调节电池包附近的温度。当电池热管理机组安装完成后,再往防冻液循环回路中加防冻液,或者在电池热管理机组维护重新加注防冻液使,通过排空开关2启动供能水泵5,使防冻液在水路循环回路内强制循环,达到排除水路循环回路内空气的目的,确保机组运行时的热交换效率,防止由于防冻液循环回路内有空气导致的水泵空载、过载等运行故障。并且,排空开关2设置在机组护壳1的外侧表面,不用将机组护壳1打开就可以直接启动供能水泵5,操作方便迅速。在本实施例中,在机组护壳1内部与排空开关2两端相连接的电路导线,一端接入电源6,一端接入供能水泵5的电机。当闭合排空开关2时,电源6与供能水泵5的电机相导通,使电机开始工作。具体的,主控模块4可以为单片机,通过单片机上的PWM输出端口与供能水泵5的电机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水路循环回路还连通有排空管,以及与排空管相连的膨胀水壶。具体的,当水路循环回路需要排空空气时,可将膨胀水壶从排空管一端拔下,使这一端呈开放状态。开启供能水泵5,使防冻液在水路循环回路内强制循环。当排空完成时,排空管开放一端会有防冻液流出,大概保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说明水路循环回路中的空气已经排空,再将膨胀水壶插回排空管。在本实施例中,排空管为透明的管子,在水路循环回路需要排出空气时,开启供能水泵5后,不用将膨胀壶从排空管上拔下,可以直接通过透明的排空管观察有没有液体从水路循环回路上涌到排空管,当液体上涌后没有气泡就说明水路循环回路中的空气已经排空。如图2所示,电池热管理机组还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4相连接的执行模块7。执行模块7包括风机,制冷模块以及加热模块。风机,用于接收来自主控模块4的指令并且在相应的转速下运动。可以在风冷模式下单独工作,用风冷降低电池包的温度。制冷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控模块4的指令并且给防冻液管路中的防冻液降温。加热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控模块4的指令并且给防冻液管路中的防冻液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块和加热模块在主控模块4的控制下配合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护壳,安装在所述机组护壳内的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的供能水泵,以及调节电池包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所述供能水泵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护壳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用以独立控制所述供能水泵的排空开关,所述排空开关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主控模块并联接入所述供能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机组护壳,安装在所述机组护壳内的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的供能水泵,以及调节电池包温度的水路循环回路,所述供能水泵接收来自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护壳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用以独立控制所述供能水泵的排空开关,所述排空开关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主控模块并联接入所述供能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内集成有通信模块,所述机组护壳外侧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机组护壳内的电路导线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还连通有排空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回路还设置有与所述排空管相连的膨胀水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江锋何贤刘敏宇钱程王亚苹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