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94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包括阀座,液压缸,活塞一,旋转螺杆,活塞二,双闸板组件,压簧,密封座,凹槽和密封圈,所述阀座上端设有液压缸,该液压缸的内腔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一,该活塞一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液压缸的内腔下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二,该活塞二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双闸板组件,该双闸板组件位于阀座内腔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缸,活塞一,旋转螺杆和活塞二的设置,通过旋转螺杆的旋转下落,将活塞一下压,将液压缸内油液压力提高,并压迫活塞二带动双闸板组件下移至阀座的内腔中部,且双闸板组件底面不与阀座底部内腔壁接触。

Self-Compensating Double Flat Gat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
本技术属于平板闸阀
,尤其涉及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
技术介绍
平板闸阀属于截止阀门类,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介质,主要有完全闭合或完全开启两种工作状态。闸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是这类阀门最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产生泄漏的,因此闸板与阀座之间常采用硬密封结构,也就是所说的硬密封平板闸阀。现有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阀体动作不稳定、阀体易渗漏、密封效果不理想、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密封严实和防抱死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以解决现有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阀体动作不稳定、阀体易渗漏、密封效果不理想、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密封严实和防抱死的问题。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包括阀座,液压缸,活塞一,旋转螺杆,活塞二,双闸板组件,压簧,密封座,凹槽和密封圈,所述阀座上端设有液压缸,该液压缸的内腔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一,该活塞一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液压缸的内腔下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二,该活塞二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双闸板组件,该双闸板组件位于阀座内腔的上端;所述阀座内腔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压簧,且压簧位于双闸板组件,该压簧的前端压设有密封座,该密封座上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双闸板组件包括基板,第一闸板,第二闸板,真空腔,导向槽,活塞三和导油孔,所述基板两侧通过滑杆连接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滑杆与基板形成真空腔,所述基板的中部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三,该活塞三外端通过连杆与第一闸板或第二闸板固定相连。所述导油孔垂直向上贯通的中部,有利于液体油的导入,且在一定的压力下促使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张开。所述活塞二底部两侧设有复位弹性部件,便于在液压缸内部泄压后及时复位,避免影响阀座内部液体的流动。所述密封座与阀座的内腔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且密封性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液压缸,活塞一,旋转螺杆和活塞二的设置,通过旋转螺杆的旋转下落,将活塞一下压,将液压缸内油液压力提高,并压迫活塞二带动双闸板组件下移至阀座的内腔中部,且双闸板组件底面不与阀座底部内腔壁接触。2.本技术的双闸板组件的设置,当双闸板组件移至阀座的内腔中部后,通过液压缸内部压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液压油压力的传导,使活塞三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闸板或第二闸板压在密封圈上,起到了断流密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闸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座,2-液压缸,3-活塞一,4-旋转螺杆,5-活塞二,6-双闸板组件,61-基板,62-第一闸板,63-第二闸板,64-真空腔,65-导向槽,66-活塞三,67-导油孔,7-压簧,8-密封座,9-凹槽,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包括阀座1,液压缸2,活塞一3,旋转螺杆4,活塞二5,双闸板组件6,压簧7,密封座8,凹槽9和密封圈10,所述阀座1上端设有液压缸2,该液压缸2的内腔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一3,该活塞一3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螺杆4;所述液压缸2的内腔下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二5,该活塞二5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双闸板组件6,该双闸板组件6位于阀座1内腔的上端;所述阀座1内腔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压簧7,且压簧7位于双闸板组件6,该压簧7的前端压设有密封座8,该密封座8上端开设有凹槽9,该凹槽9内设有密封圈10。所述双闸板组件6包括基板61,第一闸板62,第二闸板63,真空腔64,导向槽65,活塞三66和导油孔67,所述基板61两侧通过滑杆连接有第一闸板62和第二闸板63,所述滑杆与基板61形成真空腔64,所述基板61的中部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槽65,该导向槽6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三66,该活塞三66外端通过连杆与第一闸板62或第二闸板63固定相连。所述导油孔67垂直向上贯通的中部,有利于液体油的导入,且在一定的压力下促使第一闸板62和第二闸板63张开。所述活塞二5底部两侧设有复位弹性部件,便于在液压缸2内部泄压后及时复位,避免影响阀座1内部液体的流动。所述密封座8与阀座1的内腔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且密封性较好。工作原理本技术中,通过旋转螺杆4的旋转下落,将活塞一3下压,将液压缸2内油液压力提高,并压迫活塞二5带动双闸板组件6下移至阀座1的内腔中部,且双闸板组件6底面不与阀座1底部内腔壁接触,当双闸板组件6移至阀座1的内腔中部后,通过液压缸2内部压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液压油压力的传导,使活塞三66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闸板62或第二闸板63压在密封圈9上,起到了断流密封的作用。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液压缸(2),活塞一(3),旋转螺杆(4),活塞二(5),双闸板组件(6),压簧(7),密封座(8),凹槽(9)和密封圈(10),所述阀座(1)上端设有液压缸(2),该液压缸(2)的内腔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一(3),该活塞一(3)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螺杆(4);所述液压缸(2)的内腔下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二(5),该活塞二(5)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双闸板组件(6),该双闸板组件(6)位于阀座(1)内腔的上端;所述阀座(1)内腔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压簧(7),且压簧(7)位于双闸板组件(6),该压簧(7)的前端压设有密封座(8),该密封座(8)上端开设有凹槽(9),该凹槽(9)内设有密封圈(10)。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液压缸(2),活塞一(3),旋转螺杆(4),活塞二(5),双闸板组件(6),压簧(7),密封座(8),凹槽(9)和密封圈(10),所述阀座(1)上端设有液压缸(2),该液压缸(2)的内腔上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一(3),该活塞一(3)上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螺杆(4);所述液压缸(2)的内腔下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二(5),该活塞二(5)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双闸板组件(6),该双闸板组件(6)位于阀座(1)内腔的上端;所述阀座(1)内腔的侧壁上水平设有压簧(7),且压簧(7)位于双闸板组件(6),该压簧(7)的前端压设有密封座(8),该密封座(8)上端开设有凹槽(9),该凹槽(9)内设有密封圈(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补偿式双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剑钢金涛雷剑
申请(专利权)人:凯尔特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