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91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属于抽铅泵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抽铅泵存在高温下工作不稳定、运转不正常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包括电机、联轴器、轴承座总成、上支架、泵体固定支架、输铅管道、泵轴、泵体、叶轮、中间导轴承体、中间导轴承、泵体压盖和泵体固定加强板;所述中间导轴承通过中间导轴承体装于泵体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泵体固定支架上端固定于上支架的下部,下端与泵体连接固定;所述泵体压盖与泵体固定连接,叶轮装于泵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铅液通过顺畅、适宜高温液态铅输送的特点,主要用于铅基合金铅液的管道输送。

A High Temperature Lead Pump for Lead-based Alloy Ingot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
本技术属于抽铅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基合金铅液输铅管道输送的高温铅泵。
技术介绍
铅基合金在铸锭过程中,根据要求,须用铅泵将熔铅锅(可装纳铅液达100吨甚至更多)内的合金铅液(根据铅基合金品种不同,铅液温度最高可达720℃)通过输铅管道输送至供铅中间装置中去,由供铅中间装置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铅液倒进铸锭模具内形成铅锭。现有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1、联轴器2、轴承座总成3、上支架4、直立泵体5、中间轴承6、泵轴7、蜗壳8和叶轮9,蜗壳8通过螺栓连接于于直立泵体5的下端,叶轮9安装在蜗壳内部、通过轴端螺母固定于泵轴上。大多数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一般蜗壳式泵壳8内腔呈螺旋型液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甩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蜗壳8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与输铅管道相连。中间轴承6采用长间距、双列调心轴承。叶轮9、直立泵体5采用耐锌蚀的特殊合金钢,具有耐高温、防腐蚀、耐磨等特点。泵壳8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蜗壳8是不适合高温铅液泵的部件。铅泵在高温下工作,由于蜗壳8、中间轴承6性能等原因,常导致设备无法工作,使用时间不长,即使新泵寿命也只是2-3个月,严重时停产待修直至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轴承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的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包括电机、联轴器、轴承座总成、上支架、输铅管道、泵轴、泵体和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固定支架、中间导轴承体、中间导轴承、泵体压盖和固定泵体加强板;所述中间导轴承通过中间导轴承体装于泵体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泵体固定支架上端固定于上支架的下部,下端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压盖与泵体固定连接,叶轮装于泵体内。优选的,所述的泵体采用切线式流道;叶轮为半开式叶片结构,外形平直。优选的,所述泵体压盖通过螺栓紧固在泵体上。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出液口与输铅管道间设有连接法兰。优选的,所述泵体固定支架包括左、右固定槽钢、上部连接板,左、右固定槽钢焊接固定在上部连接板上;中间导轴承体固定于左、右槽钢之间。优选的,所述叶轮的轴孔与泵轴配合,装配后焊接在泵轴端部。优选的,所述泵体外形为四方体,内部为切线型宽流道结构。本技术在现有抽铅泵的基础上,由于在泵体固定支架的中部通过中间导轴承体装有中间导轴承,将泵体连接在泵体固定支架下端,泵体压盖通过止扣与泵体螺栓连接,泵体插入与泵体固定支架内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叶轮装于泵体内,因而泵体可采用切线式流道,叶轮可为半开式叶片结构,外形平直,叶片较高,确保铅液顺畅通过,使泵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适宜高温液态铅的输送,解决了现有铅泵在高温下工作不稳定、运转不正常的问题,另外,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泵体固定支架和泵轴,可使铅泵液下深度达到2.8米。本技术主要用于铅基合金铅液的管道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抽铅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联轴器;3、轴承座总成;4、上支架;5、直立泵体;6、中间轴承;7、泵轴;8、蜗壳;9、叶轮;10、泵体固定支架;11、输铅管道;12、泵体;13、叶轮;14、中间导轴承体;15、中间导轴承;16、泵体压盖;17、固定泵体加强板;18、法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机1、联轴器2、轴承座总成3、上支架4、泵体固定支架10、输铅管道11、泵轴7、泵体12、叶轮13、中间导轴承体14、中间导轴承15、泵体压盖16、泵体固定加强板17和法兰18。其中,电机1、联轴器2、轴承座总成3、上支架4和泵轴7与现有铅泵中的相同。泵体固定支架10包括左、右两支槽钢、上部连接板,中间导轴承15通过中间导轴承体14固定于左、右两支槽钢中部,中间导轴承15装于泵轴7中部。泵体压盖16通过止扣与泵体12螺栓连接。泵体12外形为四方体,内部为切线型宽流道结构,内部的蜗室与叶轮13的间隙相对比一般的离心泵蜗壳要大,泵体12与泵体压盖16固定连接。叶轮13为半开式叶片结构,外形平直,叶片较高,装于泵体12内,通过与泵轴7配合后焊接固定。泵体12和泵体压盖16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切线式大流道可确保铅液顺畅通过。叶轮13是唯一的做功部件,泵通过叶轮13对高温液态铅做功。泵体12的出液口设有连接法兰18,便于与输铅管道11连接。泵体压盖16、泵体12和叶轮13的结构形式使泵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使铅泵在高温下稳定、正常的运转,适宜高温液态铅的输送,并且可使铅泵液下深度达到2.8米。使用时,铅液从进液管进入泵体的蜗壳内,当需供铅液时,启动电机,铅液经过蜗壳、出液孔进入输铅管道,输铅管道输送至供铅中间装置,由供铅装置通过人工铸锭或机械铸锭的方式将铅液倒进铸锭模具内形成铅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包括电机(1)、联轴器(2)、轴承座总成(3)、上支架(4)、输铅管道(6)、泵轴(7)、泵体(12)和叶轮(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固定支架(10)、中间导轴承体(14)、中间导轴承(15)、泵体压盖(16)和固定泵体加强板(17);所述中间导轴承(15)通过中间导轴承体(14)装于泵体固定支架(10)的中部;所述泵体固定支架(10)上端固定于上支架(4)的下部,下端与泵体(12)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压盖(16)与泵体(12)固定连接,叶轮(13)装于泵体(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包括电机(1)、联轴器(2)、轴承座总成(3)、上支架(4)、输铅管道(6)、泵轴(7)、泵体(12)和叶轮(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固定支架(10)、中间导轴承体(14)、中间导轴承(15)、泵体压盖(16)和固定泵体加强板(17);所述中间导轴承(15)通过中间导轴承体(14)装于泵体固定支架(10)的中部;所述泵体固定支架(10)上端固定于上支架(4)的下部,下端与泵体(12)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压盖(16)与泵体(12)固定连接,叶轮(13)装于泵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基合金铸锭用高温铅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2)采用切线式流道;叶轮(13)为半开式叶片结构,外形平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和明袁朝阳梅立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