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打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54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打刻机构,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下方的转动板,固定板上设有提升气缸、驱动机构,提升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两侧且驱动固定板相对机壳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回转支承,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转动板的下部设有夹紧机构,固定板与转动板上设有贯通的通孔,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相机,夹紧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辊道,传输辊道的下方设有打刻机,打刻机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进行轮毂识别与确定打刻原点、打刻效率高。

Hub engrav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打刻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毂打刻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打刻机构。
技术介绍
对汽车轮毂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在轮毂上进行标识打刻,作为永久性的标记,以便于追踪各个轮毂。现有常规的轮毂打刻机首先采用扫码枪简单识别轮毂上的一维码或二维码,以进行数据筛选,确定打码内容,然后对轮毂进行反复定位,确定打刻原点,最终实现轮毂标识打刻。随着轮毂的形式和结构不断变化,采用现有常规的轮毂打刻方式,一般存在以下缺陷:(1)一维码或二维码的数据信息量有限,随着轮毂生产量的大幅度提升,需要不断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完善,工作量大,识别效率低。(2)使用一维码或二维码进行扫码识别的方式,容易出现一维码或二维码上的信息与实际的轮毂信息不匹配,或者一维码或二维码不清晰的情况,造成误判或无法识别,导致批量生产故障。(3)确定打刻原点占用生产时间,导致生产效率大幅降低。(4)现有的轮毂固定方式采用气缸直接对轮毂进行夹紧固定,需要采用多个气缸同时启动,实现对轮毂的夹紧,此种方式不能保证气缸启动的同步性,夹紧稳定性差。(5)结构复杂,自动化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进行轮毂识别与确定打刻原点、打刻效率高的轮毂打刻机构。本技术一种轮毂打刻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下方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提升气缸、驱动机构,所述提升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两侧且驱动固定板相对所述机壳移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回转支承,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下部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上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相机,所述夹紧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的下方设有打刻机,所述打刻机设置在行走机构上;还包括主控机构、工控机,所述相机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工控机的输出端与主控机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提升气缸、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行走机构以及打刻机分别与主控机构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紧组件与第二夹紧组件之间形成夹紧区域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下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固定在转动板下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夹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与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一滑动组件,所述夹紧区域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架、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架下部的第一夹紧辊,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夹紧架、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紧架下部的第二夹紧辊,所述第一夹紧架与第二夹紧架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下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组件之间均设有与同步带组件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同步带组件固定在转动板的上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气缸连接板和夹块,所述第一夹紧架、第二夹紧架的一端端部分别通过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架、第二夹紧架上,所述夹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轮设置在转动板的各拐角处,相邻所述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形成闭合环路。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的下部设有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紧固件,所述调节板通过紧固件与转动板固定,所述调节板与同步轮固定,所述调节板的外侧设有调节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组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打刻机的下方设有废料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通过采用相机对轮毂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片传输给主控机,实现对轮毂的快速识别,识别精确度以及识别效率高,不会出现误判或者无法识别,导致批量生产故障的情况。(2)通过采用相机对轮毂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片传输给主控机,实现轮毂打刻原点的定位,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依次驱动主动齿轮、回转支承,通过夹紧机构带动轮水平旋转,使轮毂上定位的打刻原点快速与打刻机的打刻针位置对应,打刻原点定位精准,且能够实现一次定位,不需要进行多次反复定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件产品的打刻效率可提升3~5s。(3)夹紧机构中气缸通过采用第一滑动组件与同步带组件相结合的结构实现推拉夹紧组件,各夹紧组件之间能够实现同步稳定运动,保证夹紧与松开轮毂的同步性,加强夹紧稳定性。(4)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主动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连接的传动方式,带动轮毂水平旋转,传动稳定,能够实现轮毂平稳旋转以及定位。综上,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识别轮毂以及一次定位,适用于批量轮毂标识打刻生产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轮毂打刻机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中夹紧机构与同步带组件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中张紧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中传输辊道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轮毂打刻机构中支架在侧板上的安装结构图;其中:1、机壳;2、废料盒;3、打刻机;4、传输辊道;41、传送辊;42、从动链轮;43、电机;44、主动链轮;45、侧板;451、滑槽;46、防护板;47、支架;471、竖板;472、支架连接板;473、弯折板;48、发射器;49、接收器;5、轮毂;6、提升气缸;7、相机;8、驱动机构;9、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11、固定板;12、转动板;13、主动齿轮;14、回转支承;15、行走机构;16、第二夹紧架;17、同步带;18、同步轮;19、第一气缸;20、气缸连接板;21、夹块;22、张紧组件;2201、调节板;2202、调节槽;2203、紧固件;2204、调节件;23、滑轨;24、滑块;25、第二夹紧辊;26、第一夹紧架;27、第一夹紧辊;28、第二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轮毂打刻机构,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固定板11、设置在固定板11下方的转动板12,固定板11上设有提升气缸6,提升气缸6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1两侧且驱动固定板11相对机壳1移动,机壳1的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9,固定板11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板10,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组件。固定板11上设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回转支承14,固定板11与转动板12之间通过回转支承14连接,转动板12的下部设有夹紧机构,固定板11与转动板12上设有贯通的通孔,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相机7,夹紧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辊道4,传输辊道4的下方设有打刻机3,打刻机3设置在行走机构15上。其中,相机7、提升气缸6、传输辊道4以及行走机构15均固定在机壳1上。回转支承14包括内圈、外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打刻机构,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下方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提升气缸、驱动机构,所述提升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两侧且驱动固定板相对所述机壳移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回转支承,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下部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上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相机,所述夹紧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的下方设有打刻机,所述打刻机设置在行走机构上;还包括主控机构、工控机,所述相机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工控机的输出端与主控机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提升气缸、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行走机构以及打刻机分别与主控机构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打刻机构,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下方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提升气缸、驱动机构,所述提升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两侧且驱动固定板相对所述机壳移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回转支承,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下部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上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相机,所述夹紧机构的下方设有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的下方设有打刻机,所述打刻机设置在行走机构上;还包括主控机构、工控机,所述相机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工控机的输出端与主控机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提升气缸、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行走机构以及打刻机分别与主控机构的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打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夹紧组件与第二夹紧组件之间形成夹紧区域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下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固定在转动板下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夹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与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一滑动组件,所述夹紧区域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打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架、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架下部的第一夹紧辊,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宾唐辉王广强陈金玥石磊陈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