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9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包括顶板、单片机控制器和抓取夹,顶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靠近抓取夹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柱靠近连接柱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齿,定位柱和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旋齿螺旋套接,顶板的底部位于两个第一气缸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红外线接收器、抓取夹、红外线发射器和防撞片、定位柱和气囊,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效率低下、定位不准确和容易出现机械损伤的问题。

A New Energy Motor Shell Positioning Gr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机装配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目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中的驱动电机的生产需求潜力巨大,而高自动化的新能源电机装配线所依靠的最关键的装置之一便是可以精确定位、抓取壳体,并能够对壳体的抓取状态进行检测的定位抓具。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一般通过人工操作来进行抓取,定位也主要靠操作人员手动定位,这样的抓取方式一方面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定位也不准确;2.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一般都采用机械器具进行硬性的抓取,这样的抓取方式在机械器具和电机壳接触时很容易造成电机壳出现抓痕等机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效率低下、定位不准确和容易出现机械损伤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包括顶板、单片机控制器和抓取夹,所述顶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抓取夹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靠近连接柱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齿,所述定位柱和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旋齿螺旋套接,同时定位柱的另一端套合有防撞套,所述顶板的底部位于两个第一气缸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表面上,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腔,且安装腔位于连接架的内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抓取夹,所述抓取夹的上端穿过安装腔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架的内部,同时抓取夹的下端穿过安装腔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抓取夹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侧的安装板上,所述抓取夹的上端一侧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安装腔上方一侧的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穿过抓取夹上的限位槽延伸至抓取夹的另一侧内侧面位置,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侧滑动套合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安装在抓取夹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抓取夹内侧的电动伸缩杆上套合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上套合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通过固定夹套固定安装在定位柱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夹套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栓,所述气囊上靠近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表面上,所述第三气缸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表面上。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靠近抓取夹的一侧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同时与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的连接块对立的另一侧连接块上与红外线发射器水平对齐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优选的,所述抓取夹下端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撞片。优选的,所述顶板靠近红外线发射器一侧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通过传导线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柱、抓取夹、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使用时通过单片机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气缸开始向下伸出,当向下伸出到电机外壳的位置时,电机外壳会对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的信号进行阻挡,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时,会将该信息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接收到该信息之后会控制第一气缸停止伸出,同时第二气缸开始向外伸出,此时设置在第二气缸前端的定位柱插入电机壳的内部,从而对电机壳起到一个轴向固定的作用,轴向固定完成之后,安装在顶板底部中心位置的第三气缸开始向下伸出,使抓取夹夹在电机壳的外表面上,同时电动伸缩杆开始收缩,因为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和抓取夹上端侧面的连接关系,会带动抓取夹进行抓取固定,从而对电机壳起到一个径向的固定,该设置抓取快速,定位准确,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效率低下、定位不准确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囊和防撞片,当定位柱上的气囊伸进电机壳的内部之后,通过进气口向气囊中鼓入空气,来使气囊在电机壳内部膨胀起来,气囊的膨胀可以很好的充斥电机壳内部的空间,对电机壳内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和固定的作用,同时抓取夹内表面设置的防撞片可以防止在抓取夹对电机壳进行抓取时导致电机壳外部出现抓痕和损伤,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电机壳在抓取时一般都采用机械器具进行硬性的抓取,这样的抓取方式在机械器具和电机壳接触时很容易造成电机壳出现抓痕等机械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安装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安装板部分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顶板;2、第三气缸;3、连接架;4、安装板;5、单片机控制器;6、第一气缸;7、连接块;8、红外线接收器;9、第二气缸;10、抓取夹;11、红外线发射器;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固定螺母;14、安装腔;15、第二固定螺母;16、第二固定板;17、限位槽;18、防撞片;19、弹簧;20、电动伸缩杆;21、固定架;22、转动柱;23、固定片;24、螺旋齿;25、定位柱;26、气囊;27、固定夹套;28、螺栓;29、防撞套;30、连接柱;31、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包括顶板1、单片机控制器5和抓取夹10,顶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上端靠近抓取夹10的一侧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1,同时与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1的连接块7对立的另一侧连接块7上与红外线发射器11水平对齐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8,连接块7靠近抓取夹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9,第二气缸9的伸缩端与连接柱30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柱3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25,定位柱25靠近连接柱3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齿24,定位柱25和连接柱30之间通过螺旋齿24螺旋套接,同时定位柱25的另一端套合有防撞套29,定位柱25和连接柱30之间的螺旋设置,根据需要抓取的电机壳内腔的大小来进行更换相匹配尺寸的定位柱25,防撞套29的设置可以在两个定位柱25相向伸出到保护定位柱25,定位柱25的外表面上套合有气囊26,气囊26的两端通过固定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包括顶板(1)、单片机控制器(5)和抓取夹(1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靠近抓取夹(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端与连接柱(30)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柱(3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25),所述定位柱(25)靠近连接柱(3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齿(24),所述定位柱(25)和连接柱(30)之间通过螺旋齿(24)螺旋套接,同时定位柱(25)的另一端套合有防撞套(29),所述顶板(1)的底部位于两个第一气缸(6)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气缸(2),所述第三气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的顶部表面上,所述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腔(14),且安装腔(14)位于连接架(3)的内部,所述安装腔(14)的内部设置有抓取夹(10),所述抓取夹(10)的上端穿过安装腔(14)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架(3)的内部,同时抓取夹(10)的下端穿过安装腔(14)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4)的下方,所述抓取夹(10)固定安装在安装腔(14)内侧的安装板(4)上,所述抓取夹(10)的上端一侧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7),所述安装腔(14)上方一侧的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穿过抓取夹(10)上的限位槽(17)延伸至抓取夹(10)的另一侧内侧面位置,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22),所述转动柱(22)的外侧滑动套合有固定片(23),所述固定片(23)固定安装在抓取夹(10)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抓取夹(10)内侧的电动伸缩杆(20)上套合有弹簧(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定位抓具,包括顶板(1)、单片机控制器(5)和抓取夹(1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靠近抓取夹(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端与连接柱(30)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柱(3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25),所述定位柱(25)靠近连接柱(3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齿(24),所述定位柱(25)和连接柱(30)之间通过螺旋齿(24)螺旋套接,同时定位柱(25)的另一端套合有防撞套(29),所述顶板(1)的底部位于两个第一气缸(6)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气缸(2),所述第三气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的顶部表面上,所述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腔(14),且安装腔(14)位于连接架(3)的内部,所述安装腔(14)的内部设置有抓取夹(10),所述抓取夹(10)的上端穿过安装腔(14)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架(3)的内部,同时抓取夹(10)的下端穿过安装腔(14)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4)的下方,所述抓取夹(10)固定安装在安装腔(14)内侧的安装板(4)上,所述抓取夹(10)的上端一侧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7),所述安装腔(14)上方一侧的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穿过抓取夹(10)上的限位槽(17)延伸至抓取夹(10)的另一侧内侧面位置,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22),所述转动柱(22)的外侧滑动套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坤李林郝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意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