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7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绕线柱上被配置为绕设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绕线柱轴向两端。第一侧板形成有沿绕线柱的轴向贯穿第一侧板的第一过线槽。第一侧板还形成有位于第一过线槽一侧的第一针孔和连通第一过线槽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针孔被配置为插装第一针脚。第一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定从第一过线槽穿过并绕设在第一针脚上的绕线的位置。通过第一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嵌于第一限位槽中,从而使得绕线不会松动,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能。

Transformer skeleton, transformer and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及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及电源。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高频开关电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变压器骨架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可以为变压器中的绕组提供缠绕的空间。变压器骨架在结构设计上并未完全规避安规问题,都是在后期变压器的绕线过程中进行物理隔离,来增加安全距离、满足抗电强度要求;变压器在绕线完成后,绕线容易松动,不满足安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变压器骨架,所述绕组不易松动,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绕线柱上被配置为绕设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所述绕线柱轴向两端。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有沿所述绕线柱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一侧的第一针孔和连通所述第一过线槽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针孔被配置为插装第一针脚。所述第一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定从所述第一过线槽穿过并绕设在所述第一针脚上的绕线的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嵌于第一限位槽中,从而使得绕线不会松动,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根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一针孔倾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槽沿所述绕线柱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一个并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过线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沿所述绕线柱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二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过线槽一侧的第二针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过线槽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针孔被配置为插装第二针脚,所述第二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定从所述第二过线槽穿过并绕设在所述第二针脚上的绕线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过线槽的根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二针孔倾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上设置有挂线部和针脚部,所述挂线部与所述针脚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过线槽,所述针脚部形成有所述第二针孔,所述挂线部被配置为供一次侧绕组的绕线端绕设在所述挂线部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挂线部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防脱槽,所述多个防脱槽沿所述绕线柱的径向排布。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变压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和绕组,所述第一针孔中插设有第一针脚。所述绕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柱的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所述一次侧绕组的绕线端或所述二次侧绕组的绕线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槽及所述第一限位槽并绕设在所述第一针脚上。根据本技术的变压器,通过采用上述变压器骨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嵌于第一限位槽中,从而使得绕线不会松动,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变压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通过采用上述的变压器,简化了电源的加工工艺,提升了电源的加工效率,便于实现电源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同时有效提升了电源的良品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的又一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的再一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与一次侧绕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示出了绝缘件;图7是图6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与一次侧绕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未示出绝缘件;图8是图1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图;图10是图6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与绕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虚线表示绕组;图1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变压器骨架的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C部的放大图;图1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D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变压器100、绕组1、绝缘件10、一次侧绕组11、二次侧绕组12、子次级线圈121、线材13、导电芯131、绝缘层132、最外层绝缘层1321、最内层绝缘层1322、变压器骨架2、绕线柱21、绕线柱的中心轴线210、绕线柱本体211、第一挡板212、第一走线槽212a、第一本体部2121、第一延长部2122、第二挡板213、第一侧板22、针脚220、第一过线槽221、第三过线槽222、第一壁面223、第二过线槽224、第二侧板23、挂线部231、防脱槽231a、防脱结构231b、挡板40、第一针孔41、第一限位槽42、第二针孔43、第二限位槽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至图1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100,变压器100可以为立式变压器100(例如,如图1、图5至图15所示)或卧式变压器100(例如,如图16所示)等,而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图17至图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2,包括绕线柱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绕线柱21上被配置为绕设有一次侧绕组11和二次侧绕组12。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分别连接绕线柱21轴向两端。第一侧板22形成有沿绕线柱21的轴向贯穿第一侧板22的第一过线槽221。第一侧板22还形成有位于第一过线槽221一侧的第一针孔41和连通第一过线槽221的第一限位槽42。第一针孔41被配置为插装第一针脚220。第一限位槽42被配置为限定从第一过线槽221穿过并绕设在第一针脚220上的绕线的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骨架2,通过第一限位槽42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嵌于第一限位槽42中,从而使得绕线不会松动,提升变压器100的安全性能。具体地,在变压器骨架2上进行绕线时候,绕线容易从变压器骨架2上脱落,导致变压器100存在安全隐患。通过第一限位槽42的设置,在变压器骨架2上进行绕线的时候,绕线能够嵌于第一限位槽42中,防止绕线在变压器骨架2上上下窜动,不会出现由于绕线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变压器100出现安全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被配置为绕设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分别连接在所述绕线柱轴向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有沿所述绕线柱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一侧的第一针孔和连通所述第一过线槽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针孔被配置为插装第一针脚,所述第一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定从所述第一过线槽穿过并绕设在所述第一针脚上的绕线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被配置为绕设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分别连接在所述绕线柱轴向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有沿所述绕线柱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一侧的第一针孔和连通所述第一过线槽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针孔被配置为插装第一针脚,所述第一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定从所述第一过线槽穿过并绕设在所述第一针脚上的绕线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一针孔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槽沿所述绕线柱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一个并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过线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有沿所述绕线柱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二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过线槽一侧的第二针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过线槽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针孔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水云徐佳高小明周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