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77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磁体和导体,磁体包括相对设置形成腔体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导体设置于腔体内,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相对形成磁体间隙,导体包括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形成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交线,第五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第二交线,第六表面与第四表面之间形成第四交线,第一交线与连接部的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交线与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交线与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交线与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导体远离磁体间隙,减小电感器的交流损失。

An I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器。
技术介绍
电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设备、监视器、主板等电气设备上。相关技术中,电感器用扁平的导体替代原有的用导线绕制而成的导体。扁平的导体为导电性能良好的扁平金属片,将导体安装于两个磁体内就形成了电感器,两个磁体之间设有磁体间隙。由于导体安装于两个磁体内,且两个磁体之间设有磁体间隙,因此,相关技术中,导体与磁体间隙之间的距离较近。目前,电感器主要应用于低频环境中,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发展,电感器逐渐应用于高频环境中。当电感器在高频环境下使用时,由于从磁体间隙泄漏的磁通量而使在导体产生的漩涡电流增大,又由于导体与磁体间隙之间的距离较近,增大了电感器的交流损失,进一步影响了电感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以减少交流损失,提高电感器的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感器,包括磁体和导体,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对设置形成腔体,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磁体间隙;所述导体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第二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五表面与所述磁体间隙平行,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六表面与所述磁体间隙平行,所述第六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形成第四交线;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七表面为与所述磁体间隙相对的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七表面成预设角度,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七表面成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以及所述第七表面均是平的;或者,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均为弧面。可选的,所述预设角度在3°-40°范围内。可选的,所述预设角度在10°-25°范围内。可选的,所述第五表面通过第八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连接,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八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交线,其中,所述第八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七表面;所述第六表面通过第九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连接,所述第六表面与所述第九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四交线,其中,所述第九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七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磁体具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凸起,两个第一侧壁均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设有宽度相等的间隙,两个第一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壁的上端齐平,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一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部,两个第一侧壁的下端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磁体具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侧壁,两个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凸起,两个第二侧壁均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设有宽度相等的间隙,两个第二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上端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三台阶部,两个第二侧壁的下端设有第四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四台阶部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腔体。可选的,两个第一侧壁分别为第一左侧壁和第一右侧壁,两个第二侧壁分别为第二左侧壁和第二右侧壁;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左侧壁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左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右侧壁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右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表面为两个第一侧壁的外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凸起的外端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两个第二侧壁的外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起的外端面;所述第七表面为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可选的,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二左台阶部和第二右台阶部,所述第四台阶部包括第四左台阶部和第四右台阶部;所述第一基部的下端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外翻部,所述第二基部的下端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二外翻部,所述第一外翻部和所述第二外翻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外翻部位于所述第二左台阶部与所述第四左台阶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外翻部位于所述第二右台阶部与所述第四右台阶部之间的间隙内。可选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部嵌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可选的,所述第一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磁体的底部设有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以及所述第五凹槽构成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基部的下端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内翻部,所述第二基部的下端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内翻部,所述第一内翻部和所述第二内翻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基部嵌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基部嵌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翻部嵌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内翻部嵌于所述第五凹槽内;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除所述第一凹槽外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二磁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七表面为所述连接部的左端面与右端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感器,包括磁体和导体,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上下相对设置形成腔体,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磁体间隙;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导体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嵌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五表面与所述磁体间隙平行,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六表面与所述磁体间隙平行;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表面为与所述磁体间隙相对的表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了磁体和导体,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设置形成腔体,导体设置于腔体内,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磁体间隙,导体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形成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一交线,形成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第二交线,形成腔体的第一磁体的第五表面与磁体间隙平行,第五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腔体的第二磁体的第六表面与磁体间隙平行,第六表面与第四表面之间形成第四交线,第一交线与连接部的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交线与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交线与第七表面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1)和导体(2),所述磁体(1)包括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12),所述第一磁体(11)和所述第二磁体(12)相对设置形成腔体,所述导体(2)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磁体(11)的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磁体(12)的第二表面(121)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1)之间形成磁体间隙(3);所述导体(2)包括第一基部(21)和第二基部(22),所述第一基部(21)和所述第二基部(22)通过连接部(23)连接;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11)的第三表面(112)与所述第一表面(111)之间形成第一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12)的第四表面(122)与所述第二表面(121)之间形成第二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11)的第五表面(113)与所述磁体间隙(3)平行,所述第五表面(113)与所述第三表面(112)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12)的第六表面(123)与所述磁体间隙(3)平行,所述第六表面(123)与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形成第四交线;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连接部(23)的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七表面(231)为与所述磁体间隙(3)相对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1)和导体(2),所述磁体(1)包括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12),所述第一磁体(11)和所述第二磁体(12)相对设置形成腔体,所述导体(2)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磁体(11)的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磁体(12)的第二表面(121)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1)之间形成磁体间隙(3);所述导体(2)包括第一基部(21)和第二基部(22),所述第一基部(21)和所述第二基部(22)通过连接部(23)连接;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11)的第三表面(112)与所述第一表面(111)之间形成第一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12)的第四表面(122)与所述第二表面(121)之间形成第二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一磁体(11)的第五表面(113)与所述磁体间隙(3)平行,所述第五表面(113)与所述第三表面(112)之间形成第三交线,形成所述腔体的第二磁体(12)的第六表面(123)与所述磁体间隙(3)平行,所述第六表面(123)与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形成第四交线;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连接部(23)的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交线与所述第七表面(231)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七表面(231)为与所述磁体间隙(3)相对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112)与所述第七表面(231)成预设角度,所述第四表面(122)与所述第七表面(231)成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表面(112)、所述第四表面(122)以及所述第七表面(231)均是平的;或者,所述第三表面(112)与所述第四表面(122)均为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在3°-40°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在10°-25°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表面(113)通过第八表面(114)与所述第三表面(112)连接,所述第五表面(113)与所述第八表面(114)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交线,其中,所述第八表面(114)平行于所述第七表面(231);所述第六表面(123)通过第九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122)连接,所述第六表面(123)与所述第九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四交线,其中,所述第九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七表面(2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11)和所述第二磁体(1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磁体(11)具有第一底壁(115),所述第一底壁(115)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一侧壁(116),两个第一侧壁(116)之间设有第一凸起(117),两个第一侧壁(116)均与所述第一凸起(117)之间设有宽度相等的间隙,两个第一侧壁(1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壁(115)的上端齐平,所述第一凸起(11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壁(115)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一凸起(117)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部,两个第一侧壁(116)的下端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磁体(12)具有第二底壁(125),所述第二底壁(125)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侧壁(126),两个第二侧壁(126)之间设有第二凸起,两个第二侧壁(126)均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设有宽度相等的间隙,两个第二侧壁(12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壁(125)的上端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底壁(125)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三台阶部,两个第二侧壁(126)的下端设有第四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四台阶部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一侧壁(116)与所述第一凸起(117)之间的间隙以及两个第二侧壁(126)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利昭相泽贵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