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50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包括:底板、支撑板、若干插杆、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水平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以及检测杆;在底板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底板用于支撑进气歧管的管体,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环绕在进气歧管外,第一定位板用于与管体凹槽内壁紧贴,水平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板上;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安装板,插杆用于插入至安装板上的穿孔内。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在管体上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一定的问题。

Intake manifold integrated position che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
本技术涉及进气歧管检测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
技术介绍
进气歧管包括:管体以及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管体侧壁上,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穿孔,在管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管体内腔连通的通孔,由于穿孔是安装板制作好后打在安装板上的,后期在安装板上开设穿孔,容易导致出现漏打穿孔的问题出现,管体外壁凹陷形成位于安装板旁的凹槽,虽然人工数数能够实现保证穿孔的个数一定,导致能够检测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准确,不能保证产品出厂前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准确,因此导致产品出厂前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在管体上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一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包括:底板、支撑板、若干插杆、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水平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以及检测杆;在底板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底板用于支撑进气歧管的管体,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环绕在进气歧管外,第一定位板用于与管体凹槽内壁紧贴,水平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板上;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安装板,插杆用于插入至安装板上的穿孔内;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第二定位板开设有用于与管体通孔对准的插孔,检测杆用于穿过插孔后插入至通孔内;在底板上安装有竖直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底板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若干插杆的设置,实现了仅当安装板上所有穿孔均被插杆穿过后,安装板才能放置在支撑板上,方便了检测,不需要去数穿孔的个数,方便了检测;2)实现了对进气歧管夹紧,对安装板进行了定位,从而定位通孔的位置,当且仅当检测杆能够穿过第二安装座后插入至通孔内,就能正面安装板与通孔的相对位置一定,如果两个相对位置有错误就会导致检测杆不能插入至通孔内,提高了检测效果以及效率,保证了产品出厂前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符合规定,保证了产品出厂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竖直压紧装置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第二定位板的左视图。附图标记:底板1、支撑板2、插杆3、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水平压紧装置7、第二安装座71、压紧盘72、气缸73、竖直压紧装置8、第一安装座81、压紧臂82、第一限位环83、第二限位环84、旋转杆85、螺杆86、检测杆9、插筒91、橡胶环92、弹簧连接线9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包括:底板1、支撑板2、若干插杆3、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水平压紧装置7、竖直压紧装置8以及检测杆9;在底板1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以及水平压紧装置7,底板1用于支撑进气歧管的管体,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以及水平压紧装置7环绕在进气歧管外,第一定位板4用于与管体凹槽内壁紧贴,水平压紧装置7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上;在底板1上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用于支撑安装板,插杆3用于插入至安装板上的穿孔内;第二定位板5位于第一定位板4与第三定位板6之间,第二定位板5开设有用于与管体通孔对准的插孔,检测杆9用于穿过插孔后插入至通孔内;在底板1上安装有竖直压紧装置8,竖直压紧装置8用于将管体压紧在底板1上。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竖直压紧装置8,竖直压紧装置8包括:第一安装座81、压紧臂82、第一限位环83、第二限位环84、旋转杆85以及螺杆86,第一安装座81安装在底板1上,第一安装座81顶面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压紧臂82一端,压紧臂82另一端用于压紧管体设置凹槽的端部,压紧臂82被旋转杆85穿过,压紧臂82能够相对旋转杆85旋转,旋转杆85固定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限位环83和第二限位环84,压紧臂82被夹在第一限位环83与第二限位环84之间,第一限位环83位于压紧臂82下方,第一限位环83固定至螺杆86一端,螺杆86另一端螺纹连接入第一安装座81。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水平压紧装置7,水平压紧装置7包括:第二安装座71、压紧盘72以及气缸73,第二安装座71安装在底板1上,第二安装座71上安装有气缸73,气缸73位于第二安装座71背离管体一侧,气缸73的活塞杆固定至压紧盘72,压紧盘72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上。为了方便定位进气歧管,为了方便进气歧管安装在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旁,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均靠近管体的侧面均为斜面,斜面底边缘到管体的距离小于斜面顶边缘靠管体的距离。为了方便将检测杆9收集,以避免整个底板1杂乱,同时也避免检测杆9影响进气歧管的安装,在底板1上安装有位于第二定位板5旁的插筒91,插筒91内安装有橡胶环92,橡胶环92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橡胶环92供检测杆9插入,检测杆9连接至弹簧连接线93一端,弹簧连接线93另一端固定至插筒91外壁。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转动旋转杆85,使得螺杆86升高,使得压紧臂82脱离凹槽,压紧臂82能够相对旋转杆85旋转;然后,旋转压紧臂82,使得压紧臂82旋转到偏离进气歧管的安装位置,避免压紧臂82阻挡;再后,将进气歧管放置在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以及压水平压紧装置7之间,滑动时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的倾斜面对进气歧管进行导向,最终保证进行歧管与第三定位板6、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一定位板4紧贴,第一定位板4伸入至管体上凹槽内,凹槽进行定位,同时插杆3插入至安装板上每个插孔内,如果将进气歧管放置不到位,就知道穿孔的个数不足,如果能够到位穿孔的个数和位置均正确,同时保证底板1支撑管体;再后,启动气缸73,使得气缸73推动压紧盘72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以及第三定位板6,实现水平方向定位;再后,转动旋转杆85,使得压紧臂82与凹槽对准,最终保证第一限位板与凹槽内壁紧贴,同时压紧臂82将进气歧管压紧在底板1上,实现进气歧管的夹紧;最后,将橡胶环92内的检测杆9拔出,将检测杆9穿过插孔看是否能插入至通孔内,当检测杆9穿过插孔后插入到通孔内时,则证明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是正确的,若检测杆9穿过插杆3后不能插入至通孔内,则证明通孔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是不正确的,实现了对通孔与安装板相对位置的检测,方便了检测。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板、若干插杆、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水平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以及检测杆;在底板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底板用于支撑进气歧管的管体,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环绕在进气歧管外,第一定位板用于与管体凹槽内壁紧贴,水平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板上;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安装板,插杆用于插入至安装板上的穿孔内;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第二定位板开设有用于与管体通孔对准的插孔,检测杆用于穿过插孔后插入至通孔内;在底板上安装有竖直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板、若干插杆、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水平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以及检测杆;在底板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底板用于支撑进气歧管的管体,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以及水平压紧装置环绕在进气歧管外,第一定位板用于与管体凹槽内壁紧贴,水平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板上;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安装板,插杆用于插入至安装板上的穿孔内;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第二定位板开设有用于与管体通孔对准的插孔,检测杆用于穿过插孔后插入至通孔内;在底板上安装有竖直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用于将管体压紧在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综合位置检具,其特征在于,竖直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压紧臂、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旋转杆以及螺杆,第一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第一安装座顶面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压紧臂一端,压紧臂另一端用于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比芯汽车进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