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07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18
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包括:带钢输送装置、可移动通道和锌锅,带钢输送装置上端与可移动通道连接,带钢输送装置下端与锌锅连接,可移动通道设于锌锅上方,可移动通道上侧设有冷却工艺段,可移动通道后侧设有退火工艺段。其中,可移动通道包括:前通道、后通道、可移动机构、第一盲板法兰和第二盲板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一个可移动通道,有效的将连续退火和镀锌两条不同的机组线连接在一起,通过切换可移动通道可以灵活实现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大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A Vertical Annealing Galvanizing Mixed Line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
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立式冷轧处理线中,一般分为连续退火线和镀锌线,并由两条不同的机组线组成,分设两条机组线,提高了生产成本和能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包括:带钢输送装置、可移动通道和锌锅,所述带钢输送装置上端与可移动通道连接,所述带钢输送装置下端与锌锅连接,所述可移动通道设于锌锅上方,所述可移动通道上侧设有冷却工艺段,所述可移动通道后侧设有退火工艺段;其中,所述可移动通道包括:前通道、后通道、可移动机构、第一盲板法兰和第二盲板法兰,所述前通道与带钢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一侧与前通道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另一端与后通道连接,所述后通道与退火工艺段连接,所述第一盲板法兰与前通道内侧连接,所述第二盲板法兰与可移动机构连接。进一步,所述可移动机构包括:操作手轮、蜗轮蜗杆、底部滚轮、连接通道和可伸缩膨胀节,所述操作手轮与蜗轮蜗杆连接,所述蜗轮蜗杆一端与连接通道连接,所述连接通道底部与底部滚轮连接,所述连接通道上端与可伸缩膨胀节和第二盲板法兰连接,所述可伸缩膨胀节与后通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一个可移动通道,有效的将连续退火和镀锌两条不同的机组线连接在一起,通过切换可移动通道可以灵活实现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大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移动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带钢输送装置100、可移动通道200、前通道210和后通道220。可移动机构230、操作手轮231、蜗轮蜗杆232、底部滚轮233、连接通道234和可伸缩膨胀节235。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和锌锅3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移动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包括:带钢输送装置100、可移动通道200和锌锅300,带钢输送装置100上端与可移动通道200连接,带钢输送装置100下端与锌锅300连接,可移动通道200设于锌锅300上方,可移动通道200上侧设有冷却工艺段,可移动通道200后侧设有退火工艺段。其中,可移动通道200包括:前通道210、后通道220、可移动机构230、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前通道210与带钢输送装置100连接,可移动机构230一侧与前通道210连接,可移动机构230另一端与后通道220连接,后通道220与退火工艺段连接,第一盲板法兰240与前通道210内侧连接,第二盲板法兰250与可移动机构230连接。如图3所示,可移动机构230包括:操作手轮231、蜗轮蜗杆232、底部滚轮233、连接通道234和可伸缩膨胀节235,操作手轮231与蜗轮蜗杆232连接,所述蜗轮蜗杆232一端与连接通道234连接连接通道234底部与底部滚轮233连接,连接通道234上端与可伸缩膨胀节235和第二盲板法兰250连接,可伸缩膨胀节235与后通道22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有效的把连续退火和镀锌两条不同的机组线连接在一起。通过切换可以实现不同的生产工艺。可移动通道200主要由前通道210、后通道220和可移动机构230组成。当机组为镀锌模式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这时为了保证炉内气份的气密性,分别在前通道210和后通道220上加上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密封两端炉壳,带钢从出口段经过锌锅300之后直接穿过打开的可移动通道200进入后续的冷却工艺段。当机组切换到连续退火模式时,分别移除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然后通过可移动机构230把前通道210和后通道220连接起来,最后通过螺栓固定压紧密封,带钢从出口段往上经过通道进入后续的退火工艺段。由操作手轮、蜗轮蜗杆、底部滚轮、连接通道及可伸缩膨胀节组成可移动机构。当左右转动操作手轮231的时候,通过蜗轮蜗杆232的作用带动连接通道234左右移动,实现可移动功能。本技术通过增设一个可移动通道,有效的将连续退火和镀锌两条不同的机组线连接在一起,通过切换可移动通道可以灵活实现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大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钢输送装置(100)、可移动通道(200)和锌锅(300),所述带钢输送装置(100)上端与可移动通道(200)连接,所述带钢输送装置(100)下端与锌锅(300)连接,所述可移动通道(200)设于锌锅(300)上方,所述可移动通道(200)上侧设有冷却工艺段,所述可移动通道(200)后侧设有退火工艺段;其中,所述可移动通道(200)包括:前通道(210)、后通道(220)、可移动机构(230)、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所述前通道(210)与带钢输送装置(100)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230)一侧与前通道(210)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230)另一端与后通道(220)连接,所述后通道(220)与退火工艺段连接,所述第一盲板法兰(240)与前通道(210)内侧连接,所述第二盲板法兰(250)与可移动机构(2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式退火镀锌混合线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钢输送装置(100)、可移动通道(200)和锌锅(300),所述带钢输送装置(100)上端与可移动通道(200)连接,所述带钢输送装置(100)下端与锌锅(300)连接,所述可移动通道(200)设于锌锅(300)上方,所述可移动通道(200)上侧设有冷却工艺段,所述可移动通道(200)后侧设有退火工艺段;其中,所述可移动通道(200)包括:前通道(210)、后通道(220)、可移动机构(230)、第一盲板法兰(240)和第二盲板法兰(250),所述前通道(210)与带钢输送装置(100)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230)一侧与前通道(210)连接,所述可移动机构(230)另一端与后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杨杰杜锋王招娣段睿赵康俞菁袁仙祥
申请(专利权)人: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