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182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直线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和两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与其中一夹持机构连接;还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支撑板铰连接,连杆机构的两端部分别与两夹持机构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线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配合,可同时驱动两夹持机构进行相对运动,实现同步夹持和松开功能;导向板在逐渐收紧的同时,其凸起部可起到预定位效果,导向板在继续收紧的同时,导向板的夹持部与产品表面紧贴,形成线接触,夹持牢固可靠,产品被夹持时不易跑偏。

A Guid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向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家电行业普遍采用激光打标方式,在产品上印制LOGO等标识信息。全自动生产线在进行激光打标时,如果产品位置发生偏移,会批量出现LOGO偏斜的现象,影响产品外观。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采用两组对夹气缸分别进行产品夹紧动作。这种方法因气缸不能同步动作,夹紧气缸会各自动作,导致产品夹持位置会偏离预设位置,夹紧效果不够理想,激光打标仍然会出现打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产品预夹紧与导向功能、能对产品两侧同步进行夹紧动作的导向夹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直线驱动机构(2)、连杆机构(3)和夹持机构(4),直线驱动机构(2)固定在支撑板(1)上;所述夹持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与其中一夹持机构(4)连接;所述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二连杆(32)与支撑板(1)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另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1)和推杆(22),所述气缸(21)固定在支撑板(1)上,气缸(21)内设置有推杆(22),推杆(22)与气缸(21)滑动连接,推杆(22)的端部与一夹持机构(4)固定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滑动板(41)、固定板(42)和导向板(5),滑动板(41)与支撑板(1)的侧面滑动连接,滑动板(4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沿铅垂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固定板(42)底部设置有导向板(5),导向板(5)与固定板(42)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板(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1)和第二凸起部(52),第一凸起部(51)与第二凸起部(52)之间的导向板(5)侧面向内侧凹陷形成夹持部(5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1)上还水平设置有两导轨(11),导轨(11)固设在支撑板(1)的侧面,滑动板(41)嵌设在导轨(11)上并与导轨(11)滑动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导轨(11)相对于支撑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导轨(11)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板(12),两限位板(1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设置在两限位板(12)之间,直线驱动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两限位板(1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两夹持机构(4)相对于支撑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向夹持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直线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配合,可同时驱动两夹持机构进行相对运动,实现同步夹持和松开功能,产品定位、夹持效果好;(2)导向板在逐渐收紧的同时,其凸起部可起到预定位效果,导向板在继续收紧的同时,导向板的夹持部与产品表面紧贴,形成线接触,夹持牢固可靠,产品被夹持时不易跑偏;(3)只需一个直线驱动机构即可实现预定位和夹紧功能,设备结构大大简化,运行维护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导向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导向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导向夹持装置的导向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直线驱动机构2、连杆机构3和两夹持机构4。支撑板1用于对直线驱动机构2、连杆机构3和两夹持机构4进行支撑和承托。夹持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与其中一夹持机构4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固定在支撑板1上。直线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1和推杆22,气缸21固定在支撑板1上,气缸22内设置有推杆22,推杆22与气缸21滑动连接,推杆22的端部与一夹持机构4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直线驱动机构2不限于气缸驱动,也可以采用丝杠驱动、液压驱动、齿轮齿条驱动等其他直线驱动方式。本技术中,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二连杆32与支撑板1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另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夹持机构4包括滑动板41、固定板42和导向板5,滑动板41与支撑板1的侧面滑动连接,滑动板4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沿铅垂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固定板42底部设置有导向板5,导向板5与固定板42固定连接。夹持机构4的滑动板41可在直线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相对支撑板1进行滑动,夹持机构4滑动时,与其铰连接的连杆机构3会带动另一个夹持机构4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夹持机构4的相对运行。另外,两夹持机构4相对于支撑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利于同步驱动,实现同时伸出或缩回。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支撑板1上还水平设置有两导轨11,导轨11固设在支撑板1的侧面,夹持机构4的滑动板41嵌设在导轨11上并与导轨11滑动连接。两导轨11相对于支撑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导轨11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板12,两限位板1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设置在两限位板12之间,直线驱动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两限位板1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导向板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1和第二凸起部52,第一凸起部51与第二凸起部52之间的导向板5侧面向内侧凹陷形成夹持部53。导向板5在逐渐收紧的同时,其第一凸起部51、第二凸起部52可起到预定位效果,导向板5在继续收紧的同时,导向板5的夹持部53与产品表面紧贴,形成线接触,夹持牢固可靠,产品被夹持时不易跑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直线驱动机构(2)和夹持机构(4),直线驱动机构(2)固定在支撑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与其中一夹持机构(4)连接;还包括连杆机构(3),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二连杆(32)与支撑板(1)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另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直线驱动机构(2)和夹持机构(4),直线驱动机构(2)固定在支撑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2)与其中一夹持机构(4)连接;还包括连杆机构(3),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二连杆(32)与支撑板(1)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另一夹持机构(4)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1)和推杆(22),所述气缸(21)固定在支撑板(1)上,气缸(21)内设置有推杆(22),推杆(22)与气缸(21)滑动连接,推杆(22)的端部与一夹持机构(4)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滑动板(41)、固定板(42)和导向板(5),滑动板(41)与支撑板(1)的侧面滑动连接,滑动板(4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4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辉付惠斌胡元意林少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益源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