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75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涉及石化存储设备领域,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操作井主体、操作井中节、至少一个增高节、内井盖、井盖底座和外井盖,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增高节的下端套设于操作井中节的上端,内井盖盖合于增高节的上端,增高节上端的外周设置有井盖底环,井盖底座设置于井盖底环的上部,外井盖盖合于井盖底座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孔操作井通过将操作井主体与操作井中节分节设置,连接时,将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并使用螺栓连接,将对操作井中节进行固定,既方便安装和拆卸,又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密封性。

A fully composite waterproof and load-bearing manhole operation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
本技术涉及石化存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
技术介绍
在加油站油罐井的井口通常设置有承重人孔操作井,以防止人或者物体坠入油罐井,发生意外事故。但是现有的承重人孔操作井安装和拆卸不便,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由于昼夜出现的温差或油气膨胀,加油站油罐井内外气压容易失衡,当井内为负压时,井盖开启极为困难;当井内为正压时,会导致着火甚至发生爆炸事故。而且,现有的井盖密封性和防水性差,导致油气蒸发损耗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用以解决现有的承重人孔操作井启闭不便、安装不便、无法平衡井内外气压、防水性和密封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所述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操作井主体、操作井中节、至少一个增高节、内井盖、井盖底座和外井盖,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所述增高节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上端,所述内井盖盖合于所述增高节的上端,所述增高节上端的外周设置有井盖底环,所述井盖底座设置于所述井盖底环的上部,所述外井盖盖合于所述井盖底座的上端,所述外井盖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防水透气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底盖、底座、防水透气膜、压盖、开启口盖,所述预埋件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预埋件本体的内侧底部,在所述底盖中心设置螺纹孔,所述底座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和延伸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置外螺纹,以使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上部,所述延伸部的顶部下凹形成柱形沉孔,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柱形沉孔连通的气流通孔,所述柱形沉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气流通孔的孔径,所述防水透气膜嵌接在所述柱形沉孔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部,所述压盖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插入所述柱形沉孔并压接在所述防水透气膜顶部边缘,所述压盖的侧壁设置透气孔,所述开启口盖设置于所述预埋件本体内侧的顶部,在所述开启口盖上设置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开启口;在所述底盖中心的顶部设置环状下沉部,在所述下沉部内设置密封垫,所述延伸部压接在所述密封垫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操作井主体和所述操作井中节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根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下端插入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所述操作井中节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上凸沿,所述操作井主体上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下凸沿,所述上凸沿与所述下凸沿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下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操作井中节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边,所述凸边抵靠于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面,并通过带有压板的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操作井主体和所述操作井中节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优选的,所述井盖底环与所述增高节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间隙。优选的,所述外井盖的侧壁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井盖底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台,所述井盖底座的下端插入所述井盖底环的上端,所述井盖底座的下端抵靠于所述环形限位台上。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通过将操作井主体与操作井中节分节设置,连接时,将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并使用螺栓连接,将对操作井中节进行固定,既方便安装和拆卸,又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密封性。2、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通过在外井盖的通孔内镶嵌防水透气装置,能够实现井内与外界气压平衡,提高安全性能,避免出现井内正压时危险,井内负压时井盖打不开。3、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通过在外井盖的侧壁设置有密封圈,避免灰尘和湿气进入井内,进一步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透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透气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井主体;2、操作井中节;3、增高节;4、内井盖;5、外井盖;6、井盖底环;7、井盖底座;11、加强筋;12、下凸沿;13、凸边;14、压板;15、限位凸起;16、间隙;17、密封圈;18、外边;19、内边;20、地面;21、上凸沿;22、环形凹槽;23、防水透气装置;24、细沙;61、预埋件本体;62、底盖;63、底座;64、防水透气膜;65、压盖;66、开启口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操作井主体1、操作井中节2、增高节3、内井盖4、井盖底座7和外井盖5。操作井主体1呈上小下大的管状结构,操作井主体1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且向外延伸的外边18,外边18设置有通孔,安装时可使用螺栓将操作井主体1与油罐的法兰连接。操作井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22,环形凹槽2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栓,螺栓上套设有压板14,安装时可通过螺栓和压板14来固定操作井中节2。操作井主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根加强筋11,加强筋11可增加操作井主体1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承载力。操作井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15。由于运输操作井主体1时,往往需要将多个操作井主体1叠放在一起,通过设置限位凸起15,可避免多个操作井主体1叠放在一起时卡住而无法逐一将其取出。操作井主体1与操作井中节2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使用模压机高温高压成型。操作井主体1与操作井中节2的内部添加有导电添加剂(导电炭黑或者金属粉),有效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安全性能。如图2所示,操作井中节2呈上小下大的管状结构,操作井中节2同轴设置于操作井主体1的上部,操作井中节2的下端插入环形凹槽22,操作井中节2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边13,凸边13抵靠于操作井主体1的上端面,并通过压板14和螺栓进行对其进行固定。操作井中节2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根加强筋11,加强筋11可增加操作井中节2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承载力。操作井中节2的外表面同样也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操作井主体、操作井中节、至少一个增高节、内井盖、井盖底座和外井盖,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所述增高节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上端,所述内井盖盖合于所述增高节的上端,所述增高节上端的外周设置有井盖底环,所述井盖底座设置于所述井盖底环的上部,所述外井盖盖合于所述井盖底座的上端,所述外井盖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防水透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操作井主体、操作井中节、至少一个增高节、内井盖、井盖底座和外井盖,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下端与所述操作井主体的上端承插连接,所述增高节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操作井中节的上端,所述内井盖盖合于所述增高节的上端,所述增高节上端的外周设置有井盖底环,所述井盖底座设置于所述井盖底环的上部,所述外井盖盖合于所述井盖底座的上端,所述外井盖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防水透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复合材料防水承重人孔操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装置包括预埋件本体、底盖、底座、防水透气膜、压盖、开启口盖,所述预埋件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预埋件本体的内侧底部,在所述底盖中心设置螺纹孔,所述底座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和延伸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置外螺纹,以使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上部,所述延伸部的顶部下凹形成柱形沉孔,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柱形沉孔连通的气流通孔,所述柱形沉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气流通孔的孔径,所述防水透气膜嵌接在所述柱形沉孔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部,所述压盖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插入所述柱形沉孔并压接在所述防水透气膜顶部边缘,所述压盖的侧壁设置透气孔,所述开启口盖设置于所述预埋件本体内侧的顶部,在所述开启口盖上设置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博李敬臧飞贵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优捷特石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