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3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型井盖,包括井盖体、密封圈和井座。密封圈包括环状密封圈本体,在密封圈本体的内圈沿其轴向设置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在井盖体的外侧壁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分别包裹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外使得密封圈套接在井盖体的外侧壁,形成双层密封效果,加强了井盖的防水性能。而且,密封圈本体的外壁紧贴在所述井座的内侧壁,在密封圈本体外壁的下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防滑凸纹,有效避免了密封圈的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安装工序简单、井盖稳固、抬卸方便、在施工作业时节省时间、节省人力、井盖承重能力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井盖
本技术涉及井盖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井盖。
技术介绍
人孔井的井盖主要包括井盖体和井座,通常,井盖体嵌置在井座内。下雨时,雨水会沿井盖体与井座内壁之间的缝隙或通过井盖体的开启口流入人孔井中。人孔井中一旦积水,会对工人们的施工作业带来不便而且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现有的防水型井盖往往需要设置密封圈并通过螺栓固定来达到防水目的,但这种方式的工序太过复杂。还有一些井盖通过在井盖体侧壁套接一道密封圈来防水,仅仅依靠井盖体的重力将密封圈挤压在井盖体与井座内,这种防水的方式简单方便,但是设置一道密封圈依然密封性不强,而设置多道密封圈工序繁琐、更换不便,在井盖体启闭过程中,密封圈极易脱落。若密封圈的外环面长时间与井座内侧壁完全贴合接触,会造成密封圈的外环面与井座内侧壁粘合在一起,导致井盖很难被再次开启,影响井盖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井盖,用以解决现有井盖密封性不强、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井盖,所述防水型井盖包括井盖体、密封圈和井座,所述井盖体嵌置在所述井座内,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为环状结构,在所述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井盖包括井盖体、密封圈和井座,所述井盖体嵌置在所述井座内,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为环状结构,在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圈沿其轴向设置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在所述井盖体的外侧壁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包裹部和所述第二包裹部分别包裹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以使得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井盖体的外侧壁,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壁紧贴在所述井座的内侧壁,在所述密封圈本体外壁的下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防滑凸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井盖包括井盖体、密封圈和井座,所述井盖体嵌置在所述井座内,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为环状结构,在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圈沿其轴向设置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在所述井盖体的外侧壁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包裹部和所述第二包裹部分别包裹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以使得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井盖体的外侧壁,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壁紧贴在所述井座的内侧壁,在所述密封圈本体外壁的下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防滑凸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包括支撑部和施工基准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施工基准部的内圈,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沿其周向设置凹齿,在所述井盖体的底部且与所述支撑部接触的部位设置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凹齿的尺寸及数量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井盖还包括积水槽、若干排水孔和排水管,所述积水槽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施工基准部的连接处,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博臧飞贵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优捷特石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