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31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由面板和此面板后侧的多个按阵列均匀满布、向后凸起、其锥台体顶面朝后的锥台体、设在锥台体顶面中心部的灯穴以及由设在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四周的护壁围成的灯槽一体成型的光扩散模块、安装在灯槽中的长条形光源模块;光扩散模块由散光材料制成;在长条形光源模块上设有与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排列相同的光源;将长条形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灯槽内,使光源置于灯穴中;在长条形光源模块之间经由导线连接或电路板电连接。可知,由于锥台体是按阵列均匀满布于面板的后侧,相互拼接后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暗线和暗纹,满足大面积发光展示设备的拼接要求。

A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源的应用及其广泛,不仅用于TFT-LCD(液晶显示屏),还广泛应用于灯箱、照明和其它特殊显示设备,其中灯箱的应用领域最为广泛,它涉及到建筑领域(如:橱窗、采光顶、采光墙、标识牌、应急光源等)、工业领域(如:看片仪、仪器仪表的面板,机器标识、产线流程指示、计量设备等)、照明领域(如:平板光源、光源幕,光源墙、地光源等)、民用领域(如:相框、装饰画、化妆台等)、商业领域(如:物品阵列柜、引导牌、标识标牌等)、医疗领域(如:X光看片发光器、视力检测器、保育箱、试剂盒,恒温罩,操作柜等)、广告传播领域(如:灯箱广告、招牌、指示牌、展示架等)、交通领域(如:指路牌、导示牌等)以及其它特殊用途(如:航母、潜水艇、舰船、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等)。主流灯箱有:面板灯箱、水晶超薄灯箱、塑胶超薄灯箱、镜面感应超薄灯箱、磁吸超薄灯箱、LED拉布灯箱等;无论什么灯箱都少不了背光源。由于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结构缺陷或不合理,导致市面上缺少大面积发光的背光源展示设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各种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为满足现代城市建筑需求,迫切需要发展大面积发光背光源展示设备(如灯箱、发光墙、动感屏、大型背光源显示屏等设备)。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无影拼接背光模块。目前,背光源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侧入式背光源,主要由导光板和光源组成,将光源安装在导光板侧部,在导光板底部设有雕刻或印刷而成的导光点。由于导光距离限制,适用发光面积较小的产品,常用于民用级的TFT-LCD、小规格灯箱、装饰画、橱窗展示、平板照明等。由于侧入式背光源的光源安装在导光板侧部,光源本身结构占据了导光板侧部的一定空间,因此,无法实现无影拼接。二是直下式背光源,主要由散光板、光源和箱体组成,将散光板安装在箱体前侧,光源安装在箱体后侧;因此,直下式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光源可控性强等优势,因此,应用极为广泛,如:高端TFT-LCD、灯箱、导示牌、橱窗;以及照明灯具和交通灯具等。由于散光板安装在箱体前侧,光源安装在箱体后侧,光源与前侧部有一个较大的距离,因此,直下式背光源比较厚;同时,箱体四周为不透光的箱体壁,拼接成后,箱体之间会出严重的暗影,也无法实现无影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缺陷,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无缝拼接、结构简单、光效率高、防水效果好、制造成本低、的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的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由面板和此面板后侧的多个按阵列均匀满布、向后凸起、其锥台体顶面朝后的锥台体、设在锥台体顶面中心部的灯穴以及由设在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四周的护壁围成的灯槽一体成型的光扩散模块、安装在灯槽中的长条形光源模块;光扩散模块由散光材料制成;在长条形光源模块上设有与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排列相同的光源;将长条形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灯槽内,使光源置于灯穴中;在长条形光源模块之间经由导线连接或电路板电连接。从以上所述的技术特征可知,光源发出的光经锥台体后,在面板前侧射出比较匀和柔光。由于面板后侧面的多个锥台体是按陈列排列、均匀满布的一体化结构,四周无任何遮挡光的部件,因此,背光模块的四周不会出现明显的暗线,可实现无影拼接。适用于大型展示设备、大型灯箱和大面积照明设施的背光源。根据以上所述的长条形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灯槽中,可由胶贴固定;也可在灯槽中设置卡位,由卡位固定;还可通过螺钉固定。根据以上所述的长条形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灯槽中通过螺钉固定的技术方案是:在灯槽内设有若于个保持一定距离、螺孔朝后、与光扩散模块一体成型的第一螺钉基柱;该第一螺钉基柱设在锥台体相连的部位,其高度与所述锥台体顶面平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的进一步改进,在光扩散模块后侧设有的用于固定安装本光扩散模块、与光扩散模块一体成型的第二螺钉基柱;该第二螺钉基柱设在灯槽之间靠近四周边沿部的锥台体相连处,其后端口与灯槽后部平齐或略高于灯槽的后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的更进一步改进,灯槽之间设有连接槽,且将长条形光源模块之间的导线或电路板置于此连接槽中。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背光模块,为满足户外应用,在灯槽和连接槽中灌注防护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的再进一步改进,面板前侧设有一种散光纹;该散光纹可为凸起的纹,也可为凹入的纹;该散光纹可采用为线状的纹;也可采用块状的纹。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其有益效果表现在于:一是,位于面板后侧面的多个形状相同、大小一致、按陈列排列、均匀满布的锥台体,该锥台体可起到一定的散光作用;同时,面板后侧面的多个锥台体是按陈列排列、均匀满布的一体化结构,四周无任何遮挡光的部件;因此,背光模块的四周不会出现明显的暗线,可实现无影拼接;二是,面板后侧面的的多个形状相同、大小一致、按陈列排列、均匀满布的锥台体,对光源发出的光起到一定散射作用;在面板前侧射出比较匀和柔光;三是,将长条形光源模块安装在灯槽中,长条形光源模块之间的导线或电路板置于此连接槽中;且在灯槽和连接槽中灌注防护胶;从而满足户外应用的防水要求;总之,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既能安装灯板;又能对光源发出的光起到一定散射作用;还能实现无能拼接;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仅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该成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后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如图1中的上、下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图1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图1所示的b—b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如图1中的右、右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图1所示的c—c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所述的光扩散模块后侧面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光扩散模块、10—面板、11—锥台体、12—锥台体顶面、13—灯穴、14—护壁、15—灯槽、16—连接槽、17—第一螺钉基柱、18—第二螺钉基柱、19—散光纹、2—长条形光源模块、20—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实施例中的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实施例中对前侧、后侧、四周的描述,是以附图1的视图方向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模块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该背光模块包括:由面板10和此面板10后侧的多个按阵列均匀满布、向后凸起、其锥台体顶面12朝后的锥台体11、设在锥台体顶面12中心部的灯穴13以及由设在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四周的护壁14围成的灯槽15一体成型的光扩散模块1、安装在灯槽15中的长条形光源模块2;光扩散模块1由散光材料制成;如:在PC、PVC、PS、PMMA、PET、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可加入光扩散原料(如:光扩散粉、碳酸钙系列的光扩散剂等),且通过注塑工艺制造而成。有长条形光源模块2上设有与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排列相同的光源20;将长条形光源模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槽15内;使光源20置于灯穴13中;长条形光源模块2之间经由导线连接或电路板电连接。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面板后侧面的的多个形状相同、大小一致、按陈列排列、均匀满布的锥台体,对光源发出的光起到一定散射作用;在面板前侧射出比较匀和柔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由面板(10)和此面板(10)后侧的多个按阵列均匀满布、向后凸起、其锥台体顶面(12)朝后的锥台体(11)、设在锥台体顶面(12)中心部的灯穴(13)以及由设在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四周的护壁(14)围成的灯槽(15)一体成型的光扩散模块(1)、安装在所述灯槽(15)中的长条形光源模块(2);所述光扩散模块(1)由散光材料制成;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上设有与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排列相同的光源(20);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槽(15)内,所述光源(20)置于所述灯穴(13)中;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之间经由导线连接或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由面板(10)和此面板(10)后侧的多个按阵列均匀满布、向后凸起、其锥台体顶面(12)朝后的锥台体(11)、设在锥台体顶面(12)中心部的灯穴(13)以及由设在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四周的护壁(14)围成的灯槽(15)一体成型的光扩散模块(1)、安装在所述灯槽(15)中的长条形光源模块(2);所述光扩散模块(1)由散光材料制成;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上设有与每一排或每一列灯穴(13)排列相同的光源(20);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槽(15)内,所述光源(20)置于所述灯穴(13)中;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之间经由导线连接或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光源模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槽(15)中经由胶贴固定或卡位固定或螺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固定是在灯槽(15)内设有若于个保持一定距离、螺孔朝后、与光扩散模块(1)一体成型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言超姚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