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31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它包括散光罩;还包括透镜集成块;散光罩由散光罩面板和散光罩侧板一体构成。透镜集成块是一种由基板、该基板后侧的多个向后凸起的按陈列方式整齐排列的方盆形结构的盆形凸块和位于每个盆形凸块后侧的盆底部向前凹陷的灯穴;以及位于灯穴底部的球面结构;设在所有灯穴四周向后凸起的护壁;设在基板四周向外围凸起的基板四周的挡块;位于后侧部的若干个向后凸起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将透镜集成块安装在散光罩后侧;使基板嵌入散光罩侧板围成的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散光模块可实现无影拼接;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透光效率高、能实现防水等优势。

A Backlight Light Diffus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背光源的应用及其广泛,如:TFT-LCD(液晶显示屏)、灯箱、照明等背光源设备。光的均匀性是背光源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应用有不同要求,如(液晶显示屏)中的背光源模块,它由散光片、反光片和增光片以及光源等高技术材料组成,对背光源技术指标要求很高。因此,用于TFT-LCD的光扩散部件的价格昂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光扩散模块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大面积发光的背光源展示设备,如大面积灯箱、大面积发光墙和大面积背光源显示设备以及大型动感屏等。这些大面积发光的背光源展示设备,离不开背光源,尤其需要一种能实现无影拼接的背光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灯箱和照明设备的背光源模块来说,技术指标远低于TFT-LCD中的背光源模块。目前,灯箱和照明设备的背光源通常采用如下两种。一是侧入式背光源,主要由导光板和光源组成,将光源安装在导光板侧部,在导光板底部设有雕刻或印刷而成的导光点。由于导光距离限制,适用发光面积较小的产品,常用于民用级的TFT-LCD、小规格灯箱、装饰画、橱窗展示、平板照明等。由于侧入式背光源的光源安装在导光板侧部,光源本身结构占据了导光板侧部的一定空间,因此,无法实现无影拼接。二是直下式背光源,主要由散光板、光源和箱体组成,将散光板安装在箱体前侧,光源安装在箱体后侧;因此,直下式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光源可控性强等优势,因此,应用极为广泛,如:高端TFT-LCD、灯箱、导示牌、橱窗;以及照明灯具和交通灯具等。由于散光板安装在箱体前侧,光源安装在箱体后侧,光源与前侧部有一个较大的距离,因此,直下式背光源比较厚;同时,箱体四周为不透光的箱体壁,拼接成后,箱体之间会出严重的暗影,也无法实现无影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缺陷,解决背光源拼接问题,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实现无缝拼接的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实现无缝拼接的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它包括散光罩;还包括透镜集成块;所述的散光罩由:散光罩面板和设在该散光罩面板四周边沿部向后凸起的散光罩侧板一体构成。所述的透镜集成块是一种由:基板、该基板后侧的多个向后凸起的按陈列方式整齐排列的方盆形结构的盆形凸块和位于每个盆形凸块后侧的盆底部向前凹陷的灯穴;以及位于灯穴底部的球面结构;设在所有灯穴四周向后凸起的护壁;设在基板四周向外围凸起的基板四周的挡块;位于后侧部的若干个向后凸起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上述透镜集成块安装在散光罩后侧;使基板嵌入散光罩侧板围成的空间内,且紧靠基板;基板四周的挡块正好压在散光罩侧板的后侧部;经由透明胶固定。从以上技术特征可知,在护壁围成的空间内可安装一种灯板,且将灯板前侧的光源置于灯穴中;由于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为一体构成,四周无遮挡,因此,相互拼接后四周不会出现明显的暗线,可实现无影拼接;同时,灯穴底部的球面结构与基板形成一种光学透镜,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经球面结构折射后再进入到散光罩,从而,在散光面板获得均匀的散射光。为满足户外环境的应用,灯板安装在护壁围成的空间内之后,可在护壁围成的空间内内灌注防水胶,从而实现防水效果;改变球面结构的结构可在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前侧呈现不同的光照效果。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可拼接成大面积灯箱的发光墙或其它大面积展示设备的背光源。根据以上所述的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为便于在透镜集成块后侧位于护壁围成的空间内安装灯板,在透镜集成块后侧位于护壁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向后凸起、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与透镜集成块一体成型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为减少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对光路的影响,该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设在盆形凸块盆形凸块交汇处;该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后端面与盆底高度平齐。根据以上所述的球面结构,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提供的球面结构一种技术方案是:当需要在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面板上呈现散光效果时,该球面结构为向前凹陷的球面;从而使向前凹陷的球面与面板形成一种平凹透镜,对安装在灯穴中的光源射出的光路进行散射。根据以上所述的球面结构,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提供的球面结构的另一种方案,当需要在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面板上呈现聚光效果时,该球面结构为向后凸起的球面;从而使向前凹陷的球面与面板形成一种平凸透镜,对安装在灯穴中的光源射出的光路进行会聚。根据以上所述的盆形凸块,该盆形凸块四周的盆壁呈弧形;且在盆壁表面布涂发光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所述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在该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设在远离四周边沿部的盆形凸块交汇处;以减少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对光路的影响。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的凸起高度与护壁高度平齐或略高于护壁;以确保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平稳安装;在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的螺孔中设有铜柱;以确保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安装的牢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改进,在基板前侧面设有透镜集成块上的散光微结构;使透镜集成块射出的光更加均匀。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进一步改进,在散光罩面板的后侧面设有散光罩上第一散光纹;该散光罩上第一散光纹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细条纹组成;以提高散光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散光罩面板的前侧面设有散光罩上第二散光纹;该散光罩上第二散光纹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细条纹组成;该散光罩上的第二散光纹与散光罩上的第一散光纹成交叉设置;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散光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其有益效果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中所述的透镜集成块是一种由:基板、该基板后侧的多个向后凸起的按陈列方式整齐排列的方盆形结构的盆形凸块和位于每个盆形凸块后侧的盆底部向前凹陷的灯穴;以及位于灯穴底部的球面结构;设在所有灯穴四周向后凸起的护壁;设在基板四周向外围凸起的基板四周的挡块;位于后侧部的若干个向后凸起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可知,这种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四周无任何遮挡结构,相互拼接后四周不会出现明显的暗线,可实现无影拼接;因此,该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可拼接成大面积灯箱的发光墙或其它大面积展示设备;二是,在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护壁范围内可安装灯板,且将光源置于灯穴中,光源发出的光经球面结构整形、调整光强分布后,在散光罩面板前侧获得需要的光照应用要求;当球面结构为向前凹陷的球面时,与基板形成一种平凹透镜,使散光罩面板上呈现散光效果;当球面结构为向后凸起的球面时,与基板形成一种平凸透镜,使得散光罩面板上呈现聚光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展示效果的应用;三是,在透镜集成块的前侧还设有散光罩,从而使光强分布更加均匀;四是,将灯板安装在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护壁围拢的范围内,可在护壁围拢的范围内灌注防水胶,从而对灯板实施防水处理,满足户外应用;五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为透明实体块,具有透光效率高的优势;六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的各个结构匀为一体构成,具有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总之,本专利技术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不仅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包括散光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集成块(2);所述散光罩(1)由:散光罩面板(11)和设在该散光罩面板(11)四周边沿部向后凸起的散光罩侧板(12)一体构成;所述透镜集成块(2)是一种由:基板(21)、所述基板(21)后侧的多个向后凸起的按陈列方式整齐排列的方盆形结构的盆形凸块(22)和位于每个所述盆形凸块(22)后侧的盆底(23)部向前凹陷的灯穴(24);以及位于所述灯穴(24)底部的球面结构(240);设在所有所述灯穴(24)四周向后凸起的护壁(26);设在所述基板(21)四周向外围凸起的基板四周的挡块(27);位于后侧部的若干个向后凸起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28)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所述透镜集成块(2)安装在所述散光罩(1)后侧;使所述基板(21)嵌入散光罩侧板(12)围成的空间内,且紧靠基板(21);所述基板四周的挡块(27)正好压在所述散光罩侧板(12)的后侧部,经由透明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包括散光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集成块(2);所述散光罩(1)由:散光罩面板(11)和设在该散光罩面板(11)四周边沿部向后凸起的散光罩侧板(12)一体构成;所述透镜集成块(2)是一种由:基板(21)、所述基板(21)后侧的多个向后凸起的按陈列方式整齐排列的方盆形结构的盆形凸块(22)和位于每个所述盆形凸块(22)后侧的盆底(23)部向前凹陷的灯穴(24);以及位于所述灯穴(24)底部的球面结构(240);设在所有所述灯穴(24)四周向后凸起的护壁(26);设在所述基板(21)四周向外围凸起的基板四周的挡块(27);位于后侧部的若干个向后凸起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一螺孔基柱(28)一体构成的透明实体块;所述透镜集成块(2)安装在所述散光罩(1)后侧;使所述基板(21)嵌入散光罩侧板(12)围成的空间内,且紧靠基板(21);所述基板四周的挡块(27)正好压在所述散光罩侧板(12)的后侧部,经由透明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集成块(2)后侧位于所述护壁(26)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向后凸起、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与透镜集成块(2)一体成型的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29);所述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29)设在所述盆形凸块(22)之间的所述盆形凸块(22)交汇处;所述透镜集成块上的第二螺孔基柱(29)后端面与所述盆底(3)高度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光扩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结构(240)为向前凹陷的球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淑英罗言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